摘 要:手球是一項很有競爭力的體育競技項目。手球運動中,運動員不僅要有較高的快速移動的能力,還要在激烈的身體對抗下進行較有難度的傳接球和射門。對于男子手球,只有建立符合我國男子手球訓練系統準確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男子手球運動員的專項身體素質,提高國家男子手球運動水平。
關鍵詞:手球運動;專項素質;訓練特點
手球運動過程中,運動員需要靈活的頭腦、出色的身體條件和強有力的爆發力,才能在激烈的身體對抗中取得優勢。尤其在男子手球的發展過程中,受本身的身體條件的影響,并不足以完成高難度的攔截、過人、射門等規定動作,所以,在這一過程中,更有必要開發出一種既能滿足男子手球比賽需要,又能提高我國男子手球運動員的整體素質訓練方法。
1手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訓練理念
當前,從地方隊體能訓練的角度來看,技能訓練包括:發展下肢技能,主要通過抗重阻力、克服彈性物體等七種方法進行訓練,以提高下肢的運動能力。當身體相對平穩并處于中心位置時就會進行。大部分手球運動,尤其是空中的跳躍,是在靜止和不穩定狀態下進行的,運動員經常會出現重心不穩的問題。對此進行了專門的訓練,但在賽場上卻不盡如人意,這主要是因為缺乏專業的力量訓練,以及近年來興起的核心訓練理論:氣墊、瑞士球、平衡板、蹦床、半球形滾軸、滑板、以及特殊訓練需要的肌肉纖維,促進肌肉協調,進而提高力量訓練的肢體靈活性和平衡能力[1]。在核心力量訓練中,教練員、科研人員又根據核心力量不穩定因素深入研究,提出了懸吊訓練以及震動訓練,目的都是提供不斷變化、不穩定的訓練狀態,迫使機體迎合不穩定訓練因素,激發機體自我調適,適應不穩定因素的刺激,從而提高了神經系統、肌肉本體感覺功能的參與程度。必須指出,教師在運用現代體育訓練方法時,不能忽視甚至放棄基礎訓練,而應在不降低主力水平的前提下,組織主力訓練,借助彈性力量加強各種聯合訓練方向;促進新舊訓練方法的有效結合,進一步提高手球運動員專業訓練水平。
2男子手球運動員的專項素質特點
2.1力量
2.1.1射門力量
整場比賽,運動員的最終目標是射門得分,但射門的力量要求是相同的。作為唯一可以完成得分目標的動作,在男子手球比賽場上對于射門的要求也比較高,運動員不僅要完成相應的射門,而且要突破對手的嚴密防守。在特殊情況下,根據場上對手隊員的站位情況,選擇運動的范圍和強度,有時甚至需要對射門動作進行預判和調整[2]。所以,要想獲得更好的得分機會,男子手球運動員腰腹必須具有較強的爆發力,而在控制球方面,必須掌握一些技巧,另外,臂腕的爆發力也很重要。
2.1.2對抗力量
手球比賽是以激烈的拼搶動作為主,運動員的進攻結合,對球員的防守和掩護也會有較高的素質要求。運動員在球場上要和對手進行激烈的身體對抗,所以就需要運動員通過高強度的訓練方式努力提升自己的局部對抗力量。
2.1.3彈跳力量
手球運動中,跑和跳對運動員的作用十分重要。彈力和彈跳是運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術動作,在比賽中,運動員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變向的方式和距離。手球作為一種連續的對抗比賽,他們對變向的需求也很多樣化,這就要求手球運動員通過更高的跳躍能力來進行不同程度的跳躍[3]。
2.2速度
2.2.1位移速度
在手球比賽過程中,平均每場短距離高速跑120多次,可以說手球比賽出現最頻繁的就是短距離任意方向跑,在手球比賽過程中,想要在短時間內以多打少的情況下加強自己隊伍的戰斗力,就需要隊員快速跑動,在較短的時間內對隊友進行支援,手球運動的位移不僅距離較短,而且頻率較高,這對運動員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驗。
2.2.2反應和啟動速度
另外一個影響手球速度和場地反應的因素是速度。相對于外場的情況,變化往往很快,只有運動員在比賽中及時應對情況,才能夠讓整體的比賽場上呈現出穩定的隊友互動支援情況。
2.3耐力
比賽前必須進行密集的重復、短跑,以及一些低氧訓練。這樣,運動員就能提高耐力,并在賽場上展現出最佳的比賽狀態。
2.4韌性
手球運動中,為了完成一整套技術動作,運動員必須加強接觸面的幅度,尤其是腰肩關節,以保證運動員的身體健康,不斷地增強力量,從而做出精準的動作,這樣不僅能使運動員在運動中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快速躲避等動作,完成高質量的比賽。
3男子手球運動員的專項素質訓練策略
3.1力量訓練策略
專用振動器和運動員上肢的力量通常可以用來幫助運動員揮舞和手臂彎曲訓練,比如手臂和啞鈴的形狀,以及通過投擲不同重量的球來增加肩關節和射擊的力量。就下肢力量而言,可采用快速半坐式和多水平跳遠,以加強腰、腿力量和全身抵抗力,這種針對性訓練工具不僅體現了專項訓練的特點,而且可以有效地幫助運動員建立上肢力量的良好習慣,避免運動損傷。
3.2速度訓練策略
就訓練速度而言,可以主要利用信號來快速啟動短跑和多次跑,以及對快跑的特殊速度和接球練習,能有效地提高運動員的反應移動速度和傳球速度。通過輕重球交替擲遠等訓練方式來提升運動員的射門準確率。
3.3耐力訓練策略
關于男子手球運動員的耐力問題,由于手球運動需要運動員具備較強的耐力,因此需要通過嚴格的專項訓練提高男子手球運動員的上肢耐力。在短距離連續運動中,充分發揮比賽場地優勢,可提高運動員快速擊球的耐力。
3.4韌性訓練策略
為了更有效地保持運動員快速、連續往返的攻守能力,在訓練過程中,可采用50米快速交替跑和分段跑兩種方式進行強化訓練,使男子手球運動員能夠提升自身的韌性,在比賽中擁有較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耐力,在訓練過程中,男子手球運動員還可以接受特殊的柔韌性和敏感度訓練,以滿足運動場的要求,以增強男子肢體的韌性,不斷為男子運動員提供安全的競技機會,取得好成績。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男子手球訓練方法進行優化時,應提高訓練效率,制定專項訓練計劃,使男子手球運動員滿足比賽條件,注重訓練周期與強度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 許以誠,池泰棱,張長發,等. 男子手球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的特點與訓練方法[J]. 體育科研,2003,24(1):21-23.
[2] 鄭冬冬. 男子手球運動員專項素質訓練特點與方法探究[J]. 當代體育科技,2020,10(5):47,50.
[3] 宋永旺. 手球運動員專項能量代謝及專項素質特點[J]. 第一健身俱樂部(理論研究),2010,4(6):43-45.
作者簡介:趙涵 (1995.3.9),男 ,漢族 ,安徽滁州人,畢業于安徽省淮南師范學院,社會體育專業 ,本科 ,學歷,工作單位:滁州市體育職業學校 職稱:初級 研究方向:男子手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