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空氣監測是指對空氣中的污染物進行定點、連續或定時采樣和測量。為了對空氣進行監測,一般在一個城市設置幾個空氣監測點,安裝自動監測儀器進行連續的自動監測,并將監測結果定期回傳,或進行人工不定期監測。將樣品帶回實驗室進行分析,獲得相關數據。本文對春運期間各種污染源對自動空氣監測點的影響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春運期間;污染源;自動空氣監測點;影響
一、春運期間各種污染源影響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并沒有讓人感到輕松。最初,人們以為各行各業都進入了假日模式。隨著工廠、建筑工地和物流的關閉,霧霾應該也會消散。他們不希望霧霾再次"圍困城市"。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并沒有讓人們感到輕松。從北京、天津、河北及周邊地區8個城市的污染源分析結果來看,大型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量并沒有因為節假日而減少,而很多城市的PM 為5。主要污染源是燃煤排放。這種污染源對自動空氣監測點產生很大的影響。
從2013年到2017年,環保部連續五年觀察了春節煙花爆竹對空氣質量的影響。以上海、南京、杭州、太原等城市為例,由于實施了禁令和限制措施,PM 在除夕5。與正常時間相比,濃度沒有明顯增加。數據顯示,從18:00在新年前夕到6點的第一天,農歷新年的第一天,在2017年,PM 在上海,南京,杭州和太原5是17的平均濃度,44歲的39115μg / m3,分別是90%,78%,與2013-2015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77%和4%。因此春節煙花爆竹的燃放產生的污染源也對自動空氣監測點產生很大的影響。
二、春運期間各種污染源對監測點影響的原因分析
2.1城市排放減少,農村排放增加
春節期間,城市居民大批離開后,城鄉邊緣地區機動車排放和散煤燃燒排放明顯減少,但居住區供暖并沒有停止,集中供暖鍋爐的排放也沒有減少。另一方面,科學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中國環境科學院的十多個城市在北京、天津、河北及周邊地區顯示,大量農民工返鄉后,加熱區和加熱溫度的需求的農村居民在北京、天津、河北及周邊地區急劇增加,農村燃煤采暖排放明顯增加。
2.2公路貨運量明顯下降,但客運量明顯增加
春節假期初期,各工業企業提前儲備原材料、輔材、煤炭等生產必需品,導致與工業生產密切相關的柴油卡車運輸量大幅下降,貨運量下降0%以上。但是,由于春節返鄉的影響,道路客運量明顯增加,客運量增加了30%左右,因此柴油車的排放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
三、自動空氣監測的改進措施
3.1優化監測點布置
3.1.1監測點布置原則
在選擇測點的過程中,必須具有足夠的代表性。監測點能夠真實反映一定范圍內大氣污染物的變化規律和趨勢,以及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和特征。在布設監測點時,應考慮各監測點特征的一致性,以便在分析過程中監測數據具有可比性。在城市空氣質量檢測過程中,監測點的布置應反映城市空氣質量的變化規律。因此,在監測布置中應遵循均勻分布原則。在城市空氣質量監測過程中,不僅要考慮現有的城市規劃方案,還要考慮城市未來的規劃和發展,合理布置監測點。
3.1.2監測點設置方法
格點分布法:適用于監測污染源分布非常分散的情況。將監測區域劃分為若干方格網(根據人力、設備等條件確定分布密度,如LKM)×1km),原則上在每個方格網中心設置一個監測點。功能分區分布法:適用于了解污染物對不同功能區域的影響。通常按工業區、人口密集區、交通頻繁區、潔凈區等設置幾個監測點。不同的功能區采用不同的分布方式。例如,工業區的分布范圍比較寬,而住宅區的分布范圍則需要更詳細。此外,采樣點一般應布置在有關點、敏感點(如居民區、景區、文物古跡、醫院、高校等)和離下風方向最近的村莊。通常需要在逆風方向(即最小風向)的適當位置設置控制點。在分布的過程中,也可以利用遙感對城市的具體位置進行合理的分布。
3.2環境空氣監測
環境空氣污染是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和污染的過程。環境保護就是人們在自然環境中找到最合理利用的過程。雖然在開發資源的過程中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但如果我們能及時對大氣污染進行實時監測,并采取有效措施,就能減少污染,保證環境與經濟的同步發展。環境空氣監測是對空氣中的污染物進行采樣和測量。隨著國民經濟和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研究大氣監測已成為保障國計民生的重要措施。大氣監測的目的是檢測城市空氣的質量,根據監測和數據分析,比較這空氣中的物質影響空氣質量,最后根據分析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提高空氣質量,確保人們的身心健康。在空氣質量檢測過程中,儀器的選擇、后續的維護和不定期的檢查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監測點的布設應符合相關技術規范和原則,盡量減少監測儀器和監測站的選擇所造成的誤差。要不斷更新環境監測設備和方法,不斷加強和完善各方面的系統管理和管理措施,確保環境治理的有效性。空氣污染監測過程的質量至關重要,特別是現場采樣。通過分析當前環境空氣監測工作,我們發現現場抽樣質量控制只有"現場平行和整個過程空白",沒有實際作用,和監控分不受專職質量控制人員,因此,質量控制組織無法發揮作用。如果一個環節的質量控制不好,環境采樣就會出現嚴重的錯誤,因此,必須做好環境空氣監測現場采樣的質量控制工作。
四、結論
綜上所述,污染源監測是制定環境保護策略的主要依據。相關部門人員應更加重視污染源的自動監測,結合區域污染情況,引進最先進的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并與新環保理論的研究成果相結合,從而為充分發揮污染源自動監測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優勢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王海英,焦廣發,高峰,劉徽,楊金田.空氣污染對運動機能的影響研究現狀[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5:82-87.
[2]宋寧,王麗偉,郝曉凡.空氣自動監測對于大氣污染治理的促進作用[J].節能,2019:115-116.
[3]王亞空,葉春,張大磊,李春華.空間位置對非點源污染物入湖能力的影響[J].環境工程技術學報,2015:34-40.
作者簡介:馮樹堅(1992.9),男,漢族,廣東佛山人,本科,環境監測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