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后疫情時代,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重視對公共圖書館的疫情防控工作,與此同時,相關工作人員要對公共圖書館的外部環境進行綜合分析。需要工作人員對公共圖書館線下和線上的服務資源進行整合,搜集防疫相關的文件質量,建立健全圖書館服務制度,不斷提升圖書館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可以借助創建分館的方式把公共圖書館的服務進行劃分,需要對分館進行統一管理,需要圖書館推廣與疫情防控相關的知識,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持。本文主要就后疫情時代背景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進行分析。
關鍵詞:后疫情;公共圖書館;服務分析
公共圖書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務資源,閱讀對于人們的思想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對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即便已經到了后疫情時代,全國各個的圖書館需要按照防疫要求進行管控,需要對公共圖書館中的人數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這樣的狀況導致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益數據同比有所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公共圖書館的外部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并且,在后疫情時代,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重視對疫情的防控。公共圖書館需要結合后疫情時代的實際,需要重視對公共圖書館體系建設,資源組織,讀者服務,閱讀推廣等等工作的整改,優化服務質量,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整體效能,促進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為社會的建設發展創造更多的效益。
一、構建和完善公共圖書館的服務體系
在后疫情時代,由于需要對公共圖書館進行疫情管控,要對公共圖書館中的讀者數量進行管控,所以,不同地區不同級別的公共圖書館無論規模大小,每天的館內讀者人數比之前要少很多,盡管各大公共圖書館都提供了線上圖書館服務,線上閱讀的人數不斷增加,但是讀者對于線下圖書館的需求比較大,也是公共圖書館提供服務的有效方式[1]。讀者使用公共圖書館中需要一定的時間和交通成本,在后疫情背景下,導致被感染的風險不斷提升。所以,讀者在去公共圖書館的途中盡量減少乘坐公交車,地鐵,出租車等等公共交通設施,可以借助步行,自行車或者自駕的方式可以減少傳染的風險,保障讀者的安全。公共圖書館的讀者大多數的普通居民,開私家車去公共圖書館的讀者比較少,所以,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范圍比較小。在后疫情背景下,讀者對于公共圖書館的需求不斷提升,所以,需要相關部門創設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滿足居民的對圖書館的需求,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圖書館服務。
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具備比較多的組織和服務形式,公共圖書館的資源共享比較好,服務均等化和專業化比較高,比較科學的制度是總分館制。經過相關的實踐研究,總分館制度需要有人值守,館員是總管派出的社區分館和其他類型的分館,圖書館服務的效率比較高,對于總分館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對有人值守的社區分館進行考查,在圖書館服務均等化和專業化,服務能力,服務效能,社區居民交流,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和分館的發展等方面都比其他形式的圖書館要好,總館給分館安排館員,對于分館服務的良好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中占據重要位置。
二、加強文獻資源建設
(一)完善館藏發展政策
在后疫情時代,人們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出現了一定的變化,讀者的閱讀需求不斷增加,所以,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人員需要對圖書館所處的外部環境進行調查分析,需要借助有效措施對圖書館的內部環境和資源進行整合優化。館藏發展政策主要是對圖書館的文獻資料進行管理和配置,建立健全館藏發展政策,能夠對館藏結構進行優化升級,滿足圖書館發展的需求,同時,能夠為后疫情背景下的讀者提供閱讀便利[3]。
(二)搜集收藏疫情防控相關文獻
后疫情時代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公共圖書館需要對后疫情時代和疫情防控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整合保存,主要有網絡文獻資料和沒有正式出版的讀物,對于后續的疫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影響。實際來說,我國的抗疫文獻圖書館在2020年10月在廣州開放,同時,國家圖書館也發布了關于抗疫的方案。國內很多的圖書館在疫情開始時就向社會征集抗疫相關的文獻資料。但是,總體來說,大多數的圖書館沒有充分認識,收集保存抗疫文獻資料是公共圖書館的職責所在,對于后疫情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具有重要影響。
(三)調整文獻采購結構
后疫情時代,需要公共圖書館提升紙本書,暢銷書和熱門書的采購數量。從疫情開始到今天,各個公共圖書館的線下服務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所以,公共圖書館的開始重視線上服務,提供了很多線上服務的項目,在公共圖書館網站和微信公眾賬號上取得了很大成果[4]。加之財政部門加大對公共圖書館的資金投入,線上服務資源的增多使得線下的服務資源不斷減少,這樣的情況,進行合理管理,不會產生不良影響。所以,需要公共圖書館相關的管理工作人員加強對線上和線下服務的管理,要借助有效方法對文獻資源進行整合,為讀者提供更加滿意的圖書館服務,促進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為社會的建設發展創造更多的效益。
結束語:
總而言之,由于疫情的影響,使得公共圖書館事業建設發展受到阻礙。公共圖書館相關的管理工作人員,需要結合后疫情背景下的防控要求,讀者的實際需要等因素,對公共圖書館的進行整合,需要對館藏發展政策進行整改,要加強對公共圖書館服務政策和閱讀推廣工作進行科學整合,整理比較合適的文獻資料。與此同時,需要圖書館相關的工作人員結合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理念,設置展開滿足后疫情時期需求的公共圖書館服務和閱讀推廣活動,需要把公共圖書館的職能充分的發揮出來,展示出圖書館的價值。需要相關的管理工作人員加強對公共圖書館的線上和線上管理,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效率,為公共圖書館的高效可持續運行提供有效幫助,為社會的建設發展創造更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陳艷.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服務研究[J]. 江蘇科技信息,2022,39(1):4-6.
[2]王智麗. 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我國省級公共圖書館的應對策略研究[J].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1,(9):157-159+161.
[3]高奇奇. 疫情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在線服務的思考——以福建省圖書館為例[J]. 福建圖書館學刊,2021,4(1):38-41.
[4]姜曉曦.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應急信息服務的策略[J]. 圖書館學刊,2020,42(11):12-18.
作者簡介:房奇明 出生年月:1965年6月 性別:男 民族:漢 籍貫:天津 學歷:(大學專科) 職稱:(現目前的職稱)中級 研究方向:圖書館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