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兵
摘 要:人口老齡化是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必然會產生的結果,是人類社會必須要面對的一項問題。我國有報告指出在2055年老齡化人口將達到4億之多,這對我國的經濟體系和社會環境產生強烈沖擊,進而對經濟發展和養老體系產生影響,為此我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來應對“銀發經濟”,爭取早日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快構建美麗和諧中國的進程。本文對以往國家產生的人口老齡化問題進行了分析,從中吸取經驗,為我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所下面臨的養老金融問題做出探討。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養老金融;養老體系吧
當下,人口老齡化問題作為一種常見問題成為人類社會的困擾,自歐美等一些發達國家進入老齡化時代后,我國也在1999年進入了人口老齡化時代,人口老齡化直接導致了我國的經濟文化發展發生變化,主要變現為人口年齡有了逐漸上升的趨勢,地區差異化日益嚴重。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在初次步入人口老齡化時期,我國的經濟水平遠不如發達國家,各項措施和社會保障也沒有系統進行,但隨著我國的經濟的快速發展,步入21世紀后我國相應的政策和養老體系開始向全國范圍內擴散。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部分差距,在人口老齡化的養老問題上我們應當吸取西方的經驗,用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和養老服務的進步和發展,為此我國也發展了一些養老金融體系。目前我國的養老金融仍處在一個初步發展階段,體系尚未完成,是發展的最關鍵時期。
1我國老齡化社會背景下養老金融的現狀及問題
1.1現狀
養老金融是一項特殊的金融服務,是基于我國居民在就業期間進行的終身理財投資服務,以及在退休后的養老保障服務,簡單來說是一項儲蓄投資項目,與老人退休后的生活密切相關。當下我國的金融體系仍是處在初級階段,是一項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的項目,往往是迫于當前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趨勢所做出的一些迎合性政策,沒有充分吸收西方發達世界的經驗,準備好迎接人口老齡化社會,為此做出政策性的改變?,F今我國的金融養老體系存在發展單一性、發展局限性的問題,在面對如此之大的市場,產品單一不能吸引用戶興趣,常以養老保險和銀行儲蓄這種風險性小、收益低的穩定項目為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對于養老金融所面向的客戶來說,大多是已經具備一定資金能力的中年人員,這部分居民對于養老金融體系沒有深入了解,存在目光短淺等問題,主要表現在居民寧愿把錢留在自己口袋里,也不愿用現在的資金換取未來的養老計劃,這是與我國傳統養老觀念分不開的。但是根絕研究顯示[1],我國的養老體系大多由家庭養老、企業退休金和養老保險組成,這種老舊的養老模式已經與快速發展的中國不想匹配,現今我國發展地區差異化越來越嚴重,農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造成了城鄉二元化,同時這種現象伴隨著諸多空巢老人的出現,養老模式的固化和計劃生育導致現在的年輕人在面對家庭時出現出了經濟無法承受的現狀,面對家中4個老人和膝下子女的情況,在人力方面也難以承受養老的壓力,迫使我國的金融養老體系進行改革,以迎合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趨勢。
1.2發展養老金融的必要性
根據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我國所面臨著諸多問題,例如人口老齡化加速,人口撫養比例逐年上升,傳統的養老模式受到沖擊,金融養老迫切需要轉型,在新思想逐漸深入人心的時代,以“養兒防老”的思想是行不通的,這是我國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必然結果,是家庭模式由大向小的轉變,逐漸從一個大家庭開始分散為小家庭式管理,家庭密度增大,家庭人口下降,也進一步說明了空巢老人的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再把兒女當做養老的經濟工具顯然是不現實的。
再者現有的養老模式存在三大問題沒有得以解決[2],嚴重影響了我國老年人口的養老問題。最主要的一方面是養老金存在巨大隱患,養老金一般是由三大部分組成,由企業、政府和家庭作為基礎,盡管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以養老保險和個人養老儲蓄為基本的養老體系,但對于企業年金仍存在諸多問題,這取決于國家的宏觀調控,同時與企業內部的決策也息息相關,由于大部分企業管理不規范導致了企業年金逐年出現少提甚至不提等現象。其次第二大問題是保障水平不高,我國仍是處在發展中國家的位置上,在建設美麗和諧中國的過程中,社會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經過了“九漲”[3]后仍停留在2000元左右,與我國當前的消費現狀不符,老年生活存在巨大壓力,需要子女的救濟。最后是養老保險的反正停滯,沒有與時代進步相匹配,不符合我國國民的需求,在老年人面對單一的養老保險(國債和銀行儲蓄)時沒有其他穩定的選擇,社會養老金融缺少創新性。
2我國老齡化社會背景下養老金融的措施
首先要明確認識我國老齡化社會背景下的養老金融存在的問題,在分析后發現我國的思想觀念和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政府的政策是與西方發達國家不一樣的,要想快速找到一條適合我國發展的養老金融之路,僅靠照搬西方是行不通的,但是他們成功的經驗我們是可以借鑒的,為此我們可以從金融體系、政府政策、監管等方面入手解決養老問題。
對于政府部門來說,將政府和市場的邊界理清是十分重要的,政府部門需要在適當的條件下對市場進行管控,市場失控時要進行及時糾正,不可放任其朝著不理想的方向發展,對于養老金融同樣如此,要想形成多層次的養老體系,政府部門的干預是分不開的,鼓勵和支持養老金融的發展,引導資金流入,加大財政部門對于養老金融的扶持,出臺相關政策,引起高度重視,培養發展養老金融的氛圍和環境。其次是要金融業改善金融環境,在加快養老金與資本市場的對接方面需要多努力,實現養老金的保值增值,同時需要警惕資本,對養老資金的投資風險資產進行嚴格限制,加強監管。在運營方面,培養專業從事養老金融體系人員,成立一個專門的養老金投資運營機構,通過專業投資管理人的不同時期的資產投資組合來規避風險。
小結
在我國老齡化社會的背景下,養老金融的發展迎來了黃金時期,在此階段需要緊抓養老金融和養老體系的發展,對于金融體系要大膽放開,積極引入,為我國的養老金融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參考文獻
[1] 張薇. 我國老齡化社會背景下養老金融的現狀探究[J]. 市場論壇, 2019(4):3.
[2] 謝乙溱, 王宇龍, 彭蕓指導. 老齡化背景下養老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1, 32(16):3.
[3] 趙廷彥, 潘亞男.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養老金融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J]. 現代商業, 20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