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偉
摘 要:電子商務的興起帶來了互聯網金融誕生和發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又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突飛猛進。本文就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
【正文】
電子商務是指買賣雙方依托互聯網技術,商品交易的全部流程多數可以在互聯網上實現。在商品交易的大部分流程,如商品篩選、貨比三家、貿易磋商、合同簽訂、資金支付、部分商品的線上物流及售后服務等,都可以在互聯網上完成。
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的金融企業依托互聯網技術和移動互聯技術,運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及相關信息服務的金融模式。與傳統的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具有高效率、低成本、覆蓋面廣、發展速度快等特點,并包括多種發展模式,如眾籌、第三方支付、數字貨幣等。互聯網金融的主要表現形式有普惠金融、平臺金融、移動支付等,需要將不同金融業務類產品與不同互聯網平臺架構進行有效融合。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傳統的金融業無法滿足電子商務這種商業模式對貿易全流程中資金流轉的需求。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的產生,滿足了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促進了傳統電子商務模式向電子商務金融的發展變革,保證了電子商務平臺從生產者、中間代理商、消費者等各個環節參與者對電子商務供應鏈金融的需求,改變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模式、盈利模式。同時,依托于電子商務平臺巨大的數據流量,以及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等,實現金融業的電子化和網絡化,完成從傳統的商業模式向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華麗轉型,促進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逐漸走向成熟。
一、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
電子商務的發展推動了傳統商務、消費、貿易模式的變革,同時也為互聯網金融帶來了機遇。從最早期的互聯網支付平臺開始,用戶利用網絡平臺獲取金融服務的意識逐漸覺醒,而平臺也抓住這一機遇,從電子商務中獲得信貸的空間。隨后,大數據的出現更是促進了平臺上各種信息流的交換,網絡支付平臺通過對用戶的信用評價、交易信息以及上下游信息的分析,形成了更加精準的用戶定位,并推動了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供應鏈的發展。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是比較典型的依托電子商務平臺發展起來的互聯網金融模式,這些平臺通過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完成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接口對接,進而促成雙方交易。根據數據調查顯示,在2019年年底,支付寶用戶已經超過 7.3億人,這一龐大的用戶群體會產生巨大的金融服務需求,而這也是支付寶平臺運作的基礎。此外,利用電商平臺的大數據服務進行金融服務的模式也比較常見,如阿里小額信貸、京東、蘇寧的供應鏈金融模式等。這一模式關鍵在于從海量的交易數據中快速獲取有用信息,并設計金融產品,提供金融服務。
二、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交互發展的問題
(一)促進互聯網金融和電子商務交互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體系不健全
互聯網金融和電子商務交互發展是新的趨勢,發展速度和產業變化非常迅速,政府監管部門沒有及時跟上互聯網發展形勢,統籌謀劃和相關舉措不足,缺乏促進互聯網金融和電子商務交互發展的制度,一些現行制度措施已經不適應互聯網金融和電子商務的發展要求。互聯網金融和電子商務交互發展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相關監管體制機制還不夠順暢,跨區域跨部門協調聯動不足,配套制度不完善,市場監管、資質準入、信用評價等存在盲區。我國《電子商務法》雖然頒布實施,但相關規章制度、政法規和細化配套措施還沒有完全出臺,法律法規體系還需要進一步細化。互聯網金融和電子商務交互發展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滯后,特別是互聯網國際金融和跨境電商發展缺乏相應技術標準規范。同時,金融電商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短板,基礎性技術研發能力不足,網絡安全存在一定隱患。
2、互聯網金融和電子商務企業風險管控和誠信體系建設不完善
近年來由于國家的大力扶持,電商企業迅速崛起,但絕大部分為小微企業,規模化、集約化能力不足,抗風險能力較弱,經營風險突出,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風險管控機制和制度,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法律風險都不同程度存在,虛假交易、制假售假等現象沒有杜絕,市場競爭秩序不規范,消費者權益得不到充分保障,難以滿足金融監管的條件和要求,直接導致小微電商企業融資能力不足,互聯網金融服務優勢難以發揮。特別是互聯網金融和電子商務交互發展剛剛起步,風險管控體系還不完善,信用評價體系也不健全,信息安全、信用安全、資金安全都面臨嚴峻挑戰。政府相關監管部門協調聯動不足,跨區域跨部門信息共享不暢,企業和政府之間的信息共享存在阻礙,還沒有形成信息良性互動機制,存在信息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能共享的問題,監管部門對企業誠信的監管有漏洞,導致對企業風險的預警和管控不到位。
3、互聯網金融和電子商務企業核心競爭力有待提升
我國電商企業數量較大,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商業模式差異很大。大多數企業規模較小,缺乏核心競爭力,受到假貨、成本、商業模式等多方面困擾,而且假貨問題仍然較為嚴重,服務質量有待提升,對金融機構缺乏足夠吸引力。部分企業商業模式創新不夠,客戶體驗較差,線上線下交互還存在較大空間。一些電商企業金融意識和改革意識不強,融資結構單一,資產證券化、上市融資能力不足,不善于也不具備用混合所有制等改革辦法,引入金融戰略投資者。一些企業對生產、物流、倉儲等環節掌控能力不足,特別是物流企業數字化、自動化水平不高,導致全過程服務有短板,導致客戶滿意度不高。互聯網金融機
構和電商企業交互發展程度仍然較低,全流程信息共享不夠,還沒有完全建立電商企業信息監控體系。與國際先進企業相比,我國互聯網金融和電商企業國際金融服務能力、企業管理水平、整體競爭實力都有待提升。
參考文獻:
[1]楊錚 .“互聯網 + 商貿流通 + 金融”的跨界融合發展模式研究 [J]. 商業經濟研究,2019(7)
[2]陳彥舟 , 尹應凱 .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跨境電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應對 [J]. 對外經貿實務 ,2019,363(4):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