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高山冷水茭白的高產栽培技術,并對其經濟效益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高山冷水茭白;景寧縣;栽培技術;經濟效益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開始注重起自己的生活質量,尤其是作為人類重要的副食品蔬菜,因其在調節飲食營養、保障健康方面有獨特作用,而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其中茭白就是人們喜愛蔬菜之一,現將其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景寧縣高山冷水茭白產業發展現狀
高山冷水茭白是景寧縣重要的水生蔬菜,景寧縣大際鄉高山臺地海拔約為1030米,地處高山,夏季氣候涼爽,灌溉茭白的山水清冽,故得此名。近幾年種植面積迅速發展,2009年全縣種植面積已達到9719畝,總產量達1.6萬噸,總產值達4810.4萬元,平均每畝產量在1500—2500公斤,產值可達4000-6000元。在景寧縣海拔800米以上的冷水田種植茭白可比同緯度的平原茭白提早上市20—30天,且質量好,很受市場歡迎。大際鄉茭白種植規模達5000畝,總產值達4230萬元,畝產年均收入穩定在7500元以上。因此,在景寧推廣種植高山冷水茭白對發展山區農業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和豐富市場需求都具有重要意義。
2高山冷水茭白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現將高山冷水茭白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2.1茭田選擇
宜選取在具備山地氣候特征,平均海拔條件在8000—1050米以內的地方,光照條件好、土質均勻、砼層豐富、有水源的保水保肥力能力強的田塊,以有冷水路通過的大水田面積,以及靠近水庫或使用庫內較深層供水澆灌的土質為最佳。
2.2施足基肥
高山冷水茭白生長期長?一般為3月底~10月初?需肥較多。施足有機肥?培肥地力?穩定養分供應?是獲取高產的基礎。結合翻耕,一般每畝施用腐熟農村肥3000千克或濃人糞尿2500千克,但如上作為水稻田,則要加大底肥的用量,并耙平,隨后再灌2-3厘米深的水,以達到田平、泥爛、肥足。
具體來講,平畈田肥力較好?保肥能力強?耕耙時每667m2施用腐熟欄糞肥1750~2000kg;山邊陡坡田肥力較低?保肥能力差?每667m2施用腐熟欄糞肥2250~2500kg為宜。
同時因高山冷水茭白生長初期水土溫度較平地要低?在高山冷水茭白田耕耙時應施用草木灰?可發揮其吸熱作用提高水土溫度?有利于茭苗早發?并可減少鉀肥的使用?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補充磷、鈣、鎂、鈉、硼、錳、銅、鋅、鉬等營養元素。一般要求在耕耙時每667m2施草木灰400~530kg。
再加上,高山冷水茭白生長在偏酸性的土壤中?因此在栽培過程中應注意施用生石灰?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狀。經試驗探索?在景寧縣隔年施用生石灰的田塊每667m2施53.3~65.0kg?連年施用的田塊施25.3~34.7kg為宜。
2.3品種選用
應選產出高、質量優、抗病性強、熟成期適當的良種,如美人茭、麗茭1號、浙大茭白等。
2.4種株選育
種株要生長得整齊、節緊縮、結茭多、孕茭率高,茭白鮮嫩而油亮潔凈,成熟期一致性好,長足后所包圍的葉鞘邊邊略有裂縫,茭白眼呈乳潔白,無灰茭、無病蟲害發生、四周無雄茭的優質單株。由于茭白種株以土壤地表下一—二節地下莖所萌生的新芽為有效分蘗,所以宜切除種株的最上端和最下端各一節,于九月上旬一十月下旬,剪取中間一節的20-25公分進行插條假植。假植的行距一般為五十米,株距十五米,各隔五—六行留出約八十米的甬路,假植深度一般以齊茭墩泥為度,并保留約一負二米的淺水航道層。為促進假植苗的提早發根、發芽,并避免受凍,對秧田可采取土壤地膜遮蓋,可使茭白提前生長和發展,以便于提前成熟期和提高產量。在假植苗成活后,每畝秧田可施入碳酸氫銨三—四千克,以促使苗木的生長發育。
2.5新植
新栽田塊一般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在優選的幼苗栽植高度二十公分時,提前實施定植,一般每叢三—四個苗,并采取寬狹行種植,寬行1.2米、狹行0.8米、叢距零點四米左右,每畝栽植1300—1500叢。老茭田于谷雨前進行疏苗定種,疏苗時要把握去密留稀、去弱留壯、去內留外的基本原則,一般每墩留苗五—六棵,并補上去劣后的空墩處,以保證全苗。
2.6田間管理
2.6.1及時間苗
在苗高1-20公分時,要及時間除去瘦弱苗、剩余苗,在留苗時要注意適當的種苗間隔,刪苗要刪密留稀,刪弱留壯,刪內留外的基本原則,每穴保留三負六棵。當茭白分蘗后期,株叢擁擠,可適時摘掉植株基部的老樹木、黃葉等,以提高通氣透光,并促使孕茭,一般間隔7-10天摘黃葉1個,共2-3次。把剝下的黃葉及時踏入田泥中,可作為施肥。
2.6.2化學除草
待苗齊后,及時耘趟,去掉雜草,同時將插條的老桿下泥。除草前排干水,每畝用乙芐系列產品(18%田草星30克)或百分之十芐黃隆12-15克兌水四十千克噴灑,經過一天覆水。
2.6.3水漿管理
茭白水平控制,以淺水一深一淺為基本原則。在定植后的生長發育前期(分穗前后),維持在3-5公分的淺水平,可以增加地溫,促使發根和分蘗;在分蘗后期,把最高水位提高至12-15厘米,以控制無效分蘗的產生,在深入孕茭期,適時使用高山冷水持續串灌,以促使孕茭,最高水位宜提高至15-18厘米,但不要高于茭白眼的部分(最高水位不得超出假莖的三分之二,以免墓管進一步伸長;孕茭后期,宜調低水平高度至3-5厘米,以利于收獲;在收獲后的茭田宜處于淺水層或濕度狀況下過冬,但不要干燥。
2.6.4科學用肥
茭白定植7-10天成活后,每畝施用人糞尿水500千克或碳酸氫銨溶液15-20千克催苗,若茭白田底肥料充足,可降低施用肥量;在分蘗初期與第一次肥相隔十天左右),每畝施用人糞尿水1000千克或碳酸氫銨20-30千克,以促使有效分蘗和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如沒有施用提苗肥,則應適當及時追施分蘗畝施用碳酸氫銨10-15千克,若植株生長發育強健則可不施用;-6月上中旬第一代和7月上中旬第二代。
2.7病蟲防治
2.7.1螟蟲(大螟、二化螟)
在螟蟲的幼蟲化蛹之前,將茭田的水排干,使幼蟲在田間較低的部位化蛹。等到化蛹高峰期來臨,往田間灌入大量水,水深15±2cm,保持3~5天,就可以將幼蟲的蛹淹死。在幼蟲孵化階段,使用5%的銳勁特1000倍液噴霧除蟲,并在一周后再次噴灑。在二化螟羽化階段,可以使用黑光燈將其誘殺。
2.7.2蚜蟲、長綠飛虱
在越冬時期,對此兩種害蟲為進行重點防治,幼蟲孵化高峰時期,可以使用25%的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對六月上中旬第一代和七月上中旬第二代進行防治。
2.7.3銹病
茭白銹病可用20%三唑酮800~1000倍液,噴一二次,中間間隔7~10d。茭白胡麻斑病可用20%三環唑粉劑100g/667m2加水30kg噴霧一二次,中間間隔7~10d。
2.8適時采收
茭白一定要采收及時,這是保證茭白產量和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高山冷水茭白的采收期一般在7月上中旬,如果采收過早,茭白過嫩,產量低;采收過遲,茭肉發青,質地粗糙,纖維增多,品質變劣。及時采收的標準為葉鞘中部明顯膨大,葉鞘一側即將裂開或者略有裂口微露茭肉,即可采收。茭白大多分多次采收,一般隔2~4d采收1次,種性好的采收2~4次可以結束。采收次數越少,產量越集中,種性越好。采收方法是齊莖基部將薹管掰斷,統一齊茭白眼割去葉片,切去殘留薹管和殘須,保留茭長40~50cm不等。高山冷水茭白的畝產在1500~2500公斤之間。
參考文獻
[1]陳建明,林水娟.促進景寧高山冷水茭白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幾點建議[J].長江蔬菜,2020(17):6-8.
[2]黃旭,陳方景.浙江景寧高山冷水茭白綠色防控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04):149-150.
[3]陳利芬.浙南山區高山冷水茭白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探討[J].農業科技通訊,2014(03):6-7.
[4]張國平.高山冷水茭白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08,14(24):43-44.
作者簡介:梅利偉 1972.10.11 男 浙江景寧 漢 大學 林業工程師 景寧畬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 研究方向: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