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卓君 陳 勐 周 艷 楊 貞 萬小云
隨著近年來人們飲食結構不斷變化,糖尿病患者例數不斷增多,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病率也隨之不斷升高。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好發于20~65歲糖尿病人群,且已成為其失明的重要原因,對其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1]。目前尚未確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具體發病機制,且無統一治療方案,一旦治療不及時或不合理,則會造成不可逆視覺功能損害,增加了致盲風險性[2]。故而,早期及時防治對控制病情就顯得尤為關鍵。臨床工作中如何選擇一種操作簡單、高效安全的中醫傳統療法對改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十分重要。鑒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分析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基于溫腎助陽理論應用中藥霧化聯合穴位按摩治療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抽選2019年1月—2020年6月萬載縣中醫院收治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80例,根據納入標準篩選后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齡31~81歲,平均(51.03±2.89)歲。觀察組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齡27~87歲,平均(52.66±3.12)歲。2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作對比。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經萬載縣中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排除妊娠期、合并嚴重心肝功能不全、視網膜脫落、青光眼等患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西醫治療,包括降糖、酸堿平衡等,持續治療30 d。觀察組患者基于溫腎助陽理論給予中藥霧化聯合穴位按摩治療。①中藥霧化治療:給予自擬中藥霧化方劑,包括熟地黃6 g,菊花5 g,枸杞子5 g,山萸肉4 g,山藥4 g,桃仁3 g,谷精草3 g,紅花2 g,肉桂1 g。顆粒劑,1劑/d,每日分早晚2次霧化治療。取適當方劑,使用生理鹽水10 ml進行充分溶解,隨即準備一次性使用氣流霧化器,并將溶解后的藥物倒入其中,罩在患者眼部即可。②穴位按摩治療:待中藥霧化治療結束后,指導患者休息5 min,隨后展開穴位按摩。選睛明、攢竹、風池、太陽、足三里、瞳子髎、三陰交,各按摩1 min;該組患者持續治療30 d。
1.4 觀察指標評價及對比2組的療效、治療前后視力、眼底病變積分(根據眼底出血、熒光造影、微血管瘤、滲出、滲漏、毛細血管無灌區6個指標進行評價,每項2分,總分為12分,評分越低表示改善越好)、中醫證候積分。根據主癥視物模糊、雙目干澀分別記0、2、4、6分,次癥頭暈耳鳴、倦怠乏力等分別記0、1、2、3分,嚴重程度分為無、輕度、中度、重度4個級別。
1.5 統計學方法數據納入SPSS 22.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t檢驗;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療效比較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治療前后視力、眼底病變積分及中醫證候積分比較治療前,2組的視力、眼底病變積分、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視力高于對照組,眼底病變積分、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視力、眼底病變積分及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例,
2.3 2組患者中醫癥狀比較治療前,2組的視物模糊、雙目干澀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視物模糊、雙目干澀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中醫癥狀積分比較 (例,
在中醫學理論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歸屬“消渴內障”范疇,散見于“視瞻昏渺”“云霧移睛”“血灌瞳神”“暴盲”等疾病范疇[4]。眼部為主要病變部位,且與肝腎存在緊密聯系。目前臨床中多認為本病為本虛標實,主因氣血陰陽失調、氣陰兩虛所致[5]。伴隨病程推進與發展,可見氣虛加重,陰虛燥熱更甚,從而進一步導致陽氣不足、陰陽兩虛,最終促使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發生。在本次研究中,多主張以溫腎助陽為治則。基于“溫腎助陽”理論,予以中藥霧化配合穴位按摩治療,以達到提高視力、改善眼底病變的治療目的。其中,自擬中藥霧化方劑中,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之功;菊花具有平肝明目、散風清熱之功;枸杞子具有清熱明目、補虛益精之功;山萸肉具有補益肝腎之功;山藥具有補中益氣、補虛除熱之功;桃仁、紅花具有活血化瘀之功;谷精草具有明目退翳、疏散風熱之功;肉桂具有補中益氣、溫腎壯陽之功[6]。諸藥合用,共奏溫腎助陽、滋肝補腎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桃仁、紅花、熟地黃有利于改善血液微循環,促使血液黏稠度下降,進而緩解眼底病變。
據文獻報道,穴位按摩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手、足三陽經為主,有關臟腑經絡為輔,并配合任督二脈進行陰陽調和[7]。在穴位選擇中,以眼部周圍為主,以肢體遠端為輔。本次研究中,選睛明、攢竹、風池、太陽、足三里、瞳子髎、三陰交,具有通絡明目、活血化瘀、瀉熱生氣、補脾益腎之功。經手法按摩可補虛損之臟腑,化瘀阻之痰濁,使瘀血去而血絡通暢,氣血陽氣上升而目珠得養[8]。
本研究表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2.50%高于對照組80.00%,提示中藥霧化聯合穴位按摩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癥狀,從而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觀察組的視力高于對照組,眼底病變積分、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中藥霧化聯合穴位按摩治療可提高視力,改善癥狀,進而緩解眼底病變。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基于“溫腎助陽”理論應用中藥霧化聯合穴位按摩治療,可改善眼底病變,促使視力提高,治療優勢明顯,是一種理想的治療選擇,值得臨床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