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藝強
(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6)
1.1.1 業務完整性原則
設計系統的主要目的是實現業務優化功能。因此設計業務系統的時候要先了解企業的業務流程和業務規則,然后根據業務流程設計可以滿足人力資源管理和未來需求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板塊,在系統設計上要保證板塊的完整性,將所涉及的所有業務都要匯集在系統內以體現自主開發系統的優勢。
1.1.2 開放及擴展性原則
設計系統時要在滿足用戶的需求的同時,還要遵循開放性原則。想要達到設計開放性系統的原則,應該在設計系統框架的時候采用平臺框架,還要有功能模塊和客戶化配置的思想配置作為系統的設計思想,設計的系統可以支持多種軟硬件設備,還會在接口采用標準數據配合,因此達到能管理系統信息和各類互聯網產品的目的,給用戶以后的二次開發帶來的方便。
1.1.3 安全可靠性原則
信息安全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重要功能,在這一系統功能中會存在大量的信息還會有商業機密,所以設計及信息系統時要把信息保密工作作為重點設計對象。設計并建立可以保障系統數據安全的物理網絡和網絡架構,在系統中采用安全技術來確保系統在運行中數據安全和系統運轉的穩定。
1.1.4 友好易用性原則
設計系統不但要考慮它的功能性還要考慮它的實用性,建立針對公司全體員的管理系統,要考慮實際情況在設計系統入口時采用Web瀏覽器和移動端App兩種方式,系統設計要簡單清晰好理解,保證用戶在使用和進入系統時操作簡單,容易掌握。
1.1.5 經濟實用性原則
從需要設計公司的實際情況做出設計系統的運算,例如給房地產經濟行業做預算時,考慮到房地產行業激烈的競爭行情和利潤空間大幅度下滑的情況,在為房地產公司設計系統時要降低預算成本的同時還要保證系統可以正常運行。
1.2.1 系統邏輯架構設計
構建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系統時采用的是B/S結構,它屬于系統設計的一種,能將客戶端功能綁定到Web瀏覽器,將系統功能集中在Web服務器上,并在Web服務器上安裝數據庫[1]。這樣設計系統的好處是讓系統開發變得不再復雜,在日后使用和維護時的效率也會更高。表示層、業務邏輯層、數據訪問層是B/S結構中主要的三個層次。
1.2.2 系統物理架構設計
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主要是以分析架構為依據,完成物理架構的搭建。在設計這個系統的時候,將架構設計分為了Web服務器、數據服務器和客戶端設備三部分。在系統登錄方式的設計過程中,主要選擇兩種方式,分別是內網登錄和外網登錄。通過互聯網,利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設備實現系統登錄,稱為外網登錄;不需要互聯網連接,而是通過電腦之間連接完成系統登錄,稱為內網登陸[2]。內網登錄和外網登錄的區別是外網登錄需要互聯網的輔助,要經過防火墻的阻隔。外網登錄系統要注意防范木馬病毒的入侵,確保維護系統的安全。外網和內網,只要其中任何一個可以成功登錄,就可以對客戶端進行訪問,進而處理數據庫服務器以及Web服務器的訪問,也可以處理其他相關業務[3]。
(1)完成人事信息管理功能的設計。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員工信息、工資信息、企業信息的訪問、更正等功能。
(2)完成行政審批功能。員工可以通過系統模板自行建立相關信息,進行轉移處置申請、離崗申請、懲處申請、獎勵申請、薪酬調整申請、休假申請等,管理者也可以通過系統批準這些項目。系統在管理者完成審批后可以及時反饋給員工,大大地節約了此項工作的時間和物資耗損,滿足員工和管理者各自的需求。
(3)控制人力成本。根據公司、分公司或子公司的預算匯總及公司政策執行情況,實時跟蹤處理企業經營的相關數據,從整體上分析公司的人力成本并對其合理估量和分析,輔助管理層完成公司的決策。
(4)系統管理。為了確保新系統正常運行,系統管理員要實現對系統中用戶管理、群組設置、科目設置和權限設置等功能的監督和完善工作[4]。
2.1.1 開發環境
開發軟件是系統開發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軟件主要包括JDK、MySQL數據庫以及IDEA環境開發平臺。在JAVA進行語言轉換的過程中,JDK是將其他語言轉換為類語言所需的軟件,需要通過火狐瀏覽器和IE瀏覽器來實現系統開發的調試。該系統的開發必須以Windows系統為基礎運行環境,同時必須有足夠的內存(不低于512 M),但因為系統的功能調試是在本地完成的,所以不會對網絡環境有較高的要求[5]。
2.1.2 運行環境
運行環境主要包括軟件安裝、訪問條件以及運行環境的硬件配置,每種運行環境及其具體詳情的介紹見表1。

表1 運行環境介紹
用戶在處理系統信息之前,需要先登錄系統,完成系統登錄是所有系統的硬性要求。本次研究的系統,在用戶完成注冊之后,系統管理員需要為每類用戶分配相應的權限,用戶若想繼續進行操作,就必須獲得相應的權限[6]。用戶名和密碼是系統登錄時必須輸入的信息,信息輸入之后點擊“確定”進行登錄,若用戶名和密碼不對應或是錯誤的,那么就會有錯誤提醒顯示在頁面上,這種情況下就不能完成系統主界面的登錄。本系統的登錄界面如圖1所示。

圖1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登錄界面
所謂企業員工管理,主要內容就是管理員工的基本信息以及工作信息,工作信息包括工作的年限、職務等。企業完成員工招聘工作后,新入職員工要在系統中進行信息錄入。同時管理員要對新員工的級別進行分類設置,新員工獲得權限后能夠在系統中查閱相關信息。新員工信息添加界面如圖2所示。

圖2 企業員工信息添加界面
組織人事管理是指針對員工的組織關系、人事關系和人事變化進行工作的調配,同時也可以管理員工的引進和信息查詢,以人事規劃詳情為依據,企業領導者可以完成所需人才類型及數量的確定。當員工因為崗位調動發生職位變更,需經過相關部門領導或人員的批準,員工才可以根據批準完成調換,同時還要進行信息權限的變更,最終實現崗位及信息的匹配。
代碼檢驗屬于靜態檢驗,在檢驗之后,可以確定的是系統代碼不存在邏輯錯誤和語法錯誤,在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系統的測試當中,利用黑盒子測試法進行功能測試,以下是功能測試的主要內容。
(1)通過測試用例測試本系統中各個子系統的功能。在此次測試當中,選取典型用例進行主要功能的測試,完成初始條件的設定之后,將數據輸入待測試區,以測試結果為依據,和預期結果進行對比。這時候,需要與實際結果進行比較,以檢驗其一致性。如果測試結果與實際結果不一致,則需要根據錯誤情況,做出相應功能模塊的修正。根據測試,本系統Web模塊的文檔應用功能的測試結果與理想狀態相匹配,并通了相應的測試;系統薪酬查詢功能模塊的APP實際結果與預期結果一致,并通過了該功能的測試;系統人力成本管理模塊,通過對比實際結果與預期結果發現,系統對預算的填寫準確無誤,順通過測試。
(2)在系統中輸入不合理數據檢驗系統是否會拒絕并在界面上彈出錯誤提示,并向用戶顯示出錯的原因。
本文針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進行了研究,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首先,對系統設計的時,需明確系統的總體設計原則,然后從系統總框架以及模塊設計等方面機械能分析。其次,對系統環境以及系統功能實現進行分析,最后對系統進行的內容和功能。通過測試系統功能確定其可以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