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壯 王大偉
摘? 要: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建設的發展,園林綠化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對城市形象與城市生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城市環境的優化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促進城市的發展。于是,城市越來越看重園林綠化施工現場的管理,減少損耗,控制成本,節約投入。施工后的植物養護也是不可獲取的部分,促進綠化工程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園林綠化;養護技術要點;管理措施
引言
我國近幾年一直致力于城市化建設,對城市的公共設施、綠化進行了重新的規劃,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城市內部的經濟發展水平。傳統的園林綠化的管理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今天,園林綠化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人們提高城市內的生活品質以及居住環境。園林綠化工程與其他工程所不同的是,在園林綠化工程竣工后,還要對其進行后期的養護工作,從而保證園林綠化工作可以保持在一個專業的水平。除此之外,園林綠化工程涉及的內容還十分的廣泛,它其中所包含的知識十分的繁多,所以做好園林綠化工作是十分困難的,需要專業素質、能力過硬的人才對其進行綜合性的把控,并在把控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園林綠化的水平,從而保證后期園林養護工作的正常進行。
1園林綠化養護技術要點
1.1苗木的選擇
園林建設過程中苗木的選擇,需要根據當地土質的特點進行選擇。選擇一些鄉土樹種去種植,以免因為土質、氣候等不適出現樹苗死亡的情況。另外,要嚴格按照種植的標準進行種植,確保苗木不出現病蟲害或是其他的疾病危害。在栽種樹苗的過程中,要確保樹苗的觀賞面,種植時要對準視角,適合觀賞。除此之外,在選擇樹苗的時候也要注意,選擇那些樹葉正常且枝干粗壯的樹苗,這樣的樹苗體內的抗體高,無病蟲害,非常有助于樹苗的生長。
1.2施肥
由于土壤當中所含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有限,因此需要人工施肥來補充土壤所流失的營養成分。施肥時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則有以下3點。第一,少量多次。不僅要保證土壤的營養結構和物理結構不能發生改變,還要保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充足,尤其是氮、磷、鉀的有效供給。第二,需要結合植物的生長特點來決定施肥的次數,同時還需要考慮季節因素,一般要求在秋冬季施基肥,在夏季生長旺盛階段施復合肥。第三,在進行土壤施肥時,至少要保證每年不少于兩次的追肥工作,并且需要均勻的施肥。
1.3做好水分養護
第一,結合種植地點的土壤環境和可以實行的排水及灌溉方法確定如何養護,在植物生長的初期要確保灌溉的程度可以讓植物獲得充足的水分。第二,結合當地植物生長時期的氣候特點,制定不同的方案,降水量多就適當減少,降水量少就適當增加。第三,對土壤的含水量進行嚴格的檢測,注意避免灌溉次數過多而導致土壤養分的流失。第四,灌溉頻率要結合施肥情況作出相應的變化,靈活給水,通過配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第五,針對不同的植物,灌溉方式也要作出不同的選擇,植物的生長習性不同,不能“一視同仁”,科學合理,有計劃地灌溉,才能做好有效的養護工作。
1.4土壤養護與除草
土壤作為植物水分、營養的主要來源,提高土壤的質量使得植物獲得更加適宜的生長空間,從而提高植物的存活率是十分必要的。要想保證土壤對植物產生養護的作用,首先要保證土壤的養料得到充分的供應,這些養分可以促使植物健康的生長,提高土壤的肥力。另外,還要對原有的土壤結構進行及時的松動,為其進行除草等工作??此坪唵蔚某莨ぷ鲄s可以讓植物獲得更加充分的養分,可見對于植物來說進行除草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它除了能讓植物保持水分以外,還能降低植物發生病蟲害的概率,接受更加充足的陽光照射,使其生長得更加快速。
1.5注重病蟲害防護
影響植物存活率的“罪魁禍首”就是植物的病蟲害,對病蟲害進行防護也是保證植物存活率的重要方法。防治手段可以分為物理手段和化學手段,但是這兩種手段的效果都不如生物手段的效果明顯。生物手段是利用蟲子的克星,對其進行防治,在防治的過程中不會對環境產生傷害,同時投入的成本也較低,并且可以長時間地發揮作用,是目前防治病蟲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對植物進行病蟲害防護的時候應該提高對生物措施的使用頻率,減少對環境的傷害,提高植物的存活率。
2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措施
2.1豐富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舉措
為在新時代助推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與時俱進,需要創新工作方法。例如,專職部門可創設數據庫,負責存儲本地區城市園林工程相關的資料,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深挖海量資料利用的價值,對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重難點予以分析,為有計劃性、前瞻性地制定養護管理方案提供抓手,提高養護所需資源調配有效性,確保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事半功倍。再如,針對面積較大的城市園林,可在綠化養護中應用自動化技術,將捕捉溫濕度、土壤養分、病蟲害等信號的傳感器安裝在園林工程中,借助物聯網技術、通信等技術獲悉園林綠化養護一手數據。同時有關數據還可不斷調整,為制定實時性的養護管理方案給予支持。
2.2堅持采用科學的園林綠化養護方法
進行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最終目的是使園林景觀可以呈現最佳的環境和視覺效果,在保證城市環境質量的同時,對生態平衡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進行園林綠化養護過程中需要科學地進行澆水、施肥、修剪和除草,對園林的基礎設施進行及時的檢修和維修,只有這樣,才能使園林景觀發揮應有的價值。
2.3全面落實管理
我國城市景觀設計管理松散,應加強對人員專業能力的綜合評估,對現有人員進行思想和技術培訓,提高其認識和技術能力,將綠化隊伍打造成素質高、技術水平高的專業隊伍。堅持以景觀管理為中心,對施工環節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解決建設中的問題。在整個項目中,要善于使用先進的設備,做好設備監控和管理,對設備進行及時的控制和維護,加強維修,及時處理設備問題。
2.4優化綠地種植結構
選擇綠色植被時,管理人員必須掌握當地的濕度、溫度、土壤質量等環境特點和氣候條件,選擇適應當地環境的植被,以保證植被的成活率和總體的觀賞效果。選擇樹苗時,可以引進易存活的外來物種,增加植物多樣性。要不斷優化綠地植物結構,充分利用綠化樹種,有效發展生物多樣性,進一步豐富景觀建設的層次感,提升綠化效果。
2.5優化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體系
第一,根據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實際情況進行頂層設計,其目的是明確養護管理原則、目標、規范、標準等內容,增強養護管理秩序性,消除基層與管理層的綠化養護矛盾;第二,注重城市園林綠化養護動態管理,關注基于頂層設計的養護管理舉措施行情況,及時發現與管理要求不符的環節,在此基礎上改進管理對策,攻克管理中的園林綠化養護阻力,如病蟲害防控、植物多樣化養護等,繼而不斷發揮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的作用,如美化環境、滿足人居需求等。
結語
園林綠化并不是結束工程就可以一勞永逸的事情,后期的維護與保養甚至要比前期的施工更加重要,投入了那么多的金錢精力,一定要注重后期的維護,對植物進行定期的灌溉施肥,采取科學的病蟲害防治,才不會讓園林建設工作功虧一簣,實現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造福城市居民。施工工程中,要加強對施工材料質量的管理,施工方案的精準執行,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管理,為后期園林景觀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金鳳.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管理技術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15(24):1885.
[2]蘇智輝.園林綠化施工與養護管理技術分析[J].環球市場,2020,59 (29):189.
[3]宋曉汪,宋彩梅.園林綠化施工要點與技術分析[J].現代園藝,2020, 36(12):216-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