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克偉 李菲
摘? 要:眾所周知,建筑行業屬于高危行業,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確保建筑施工生產安全,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證,是提高職工生活水平、促進企業和諧穩定發展的基礎。在數字化、智能化時代背景下,傳統施工安全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發展要求,復雜的施工環境、高難度的施工技術,迫切需要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工具等管控措施,徹底解決監控不到位、防范不到位等安全問題。因此,加強施工生產安全管理及風險防范策略研究意義重大。
關鍵詞:建筑;安全管理;問題及對策
引言
建筑施工屬于風險較高的活動,建筑行業的安全事故在所有生產行業中排名第二。此外,不時發生的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更是造成了難以想象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中共中央國務院在2016年12月9日發布的關于促進安全生產改革和發展的意見一文中提出了源頭預防原則,其內容為構建雙重預防工作機制,即風險分級管理控制和隱患排查治理,嚴格防范因風險演變、隱患升級而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所以,研究施工現場隱患的類型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對于落實黨中央的決定和部署,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問題
1.1施工從業人員安全素質整體偏低
建筑業門檻低,施工工人大部分是農民工,據統計,全國建筑從業人員農民工占比超過62%,大部分施工工人學歷知識水平較低,年齡較大,很少受過正規安全培訓教育,缺乏專業知識和能力,安全生產意識薄弱,欠缺自我保護意識,經常出現違規違章操作、野蠻施工等現象。另外,建筑專業的技術管理人員非常缺乏,專門從事安全管理的專職人員更是寥寥無幾,從業人員安全能力水平不能滿足工程管理需要。
1.2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
一些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不到位、覆蓋不全面,不能滿足“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崗崗有責”的安全管理要求。尤其是有的單位安全管理人員思想認識不到位,僥幸麻痹、被動應付;有的單位安全責任不明確,敷衍塞責、推諉扯皮;有的單位機制不健全,機構弱化、崗位虛設;有的單位日常管理不嚴格,疏于防范、安于現狀,導致制度落不下去、管理嚴不起來。
1.3新技術還未得到廣泛應用
數字化、智能化時代,不少企業建立了綜合數字化視頻監控體系平臺,施工現場運用智能化高精尖裝備替人減人,但新技術、新裝備運用還不夠廣泛,還未實質性鋪開,致使安全生產信息化水平不高,隱患排查不夠徹底有效,風險識別和預控能力還不夠強,安全綜合監管尚未形成整體合力。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優化對策
2.1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監測
針對當前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監測現狀,建議進一步加大對大中型的建筑施工工程項目的安全監測設施以及其保障維修資金的投入。為全面有效地降低災害天氣對建筑施工項目危害,建筑施工現場應當進一步提高安全監測設施可靠運行和信息資源共享,提高安全監理技術水平,建立關于建筑施工的安全監測儀表檢查和評價制度、安全監測單位和持證人員的備案監督管理以及誠信考核評價制度,規范安全監測工作。重點建筑工程安全監控系統專項驗收,作為新建或加固、更新、改造工程完成驗收的先決條件。設立省級區域性安全檢查養護維修管理機構和健全社會化管理集團式維修專業管理服務機構制度,加強對安全生產監測相關基礎裝備設施的檢查維修和維護,以及對安全監測數據及時采集分析,保障安全生產監測相關基礎裝備設施維修工作的安全可靠性、穩定性以及對安全監測數據的有效綜合利用。
2.2加強建筑施工現場隱患排查,消除事故隱患
建筑施工企業要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堅持“隱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處理”理念,嚴格落實建筑施工現場隱患排查工作,以防范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為重點,始終保持高頻排查、高效治理,及早發現和解決各類事故隱患。在做好日常隱患排查治理的同時,對夏季高溫、雨季汛期、兩節期間等重點時段,按照“鐵面、鐵規、鐵腕、鐵心”要求有針對性地開展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確保全覆蓋、無死角,建立問題隱患和整改責任“兩個清單”,堅決做到“四整改四到位”:一般隱患立即整改,確保現場治理到位;較大隱患限期整改,確保按時清理到位;重大隱患督辦整改,確保風險管控到位;反彈隱患持續整改,確保徹底消除到位。
2.3應用物聯網技術
2.3.1施工現場環境管理
建筑施工現場環境中最常見的就是大氣污染,工地會堆放各種建筑材料如水泥、砂石等,而施工中需要從業人員以及車輛進行建筑材料的搬運或攪拌,這就不免會對當地的大氣造成一定的揚塵污染,而處理這類施工現場中的環境問題必然要從封閉施工、建筑材料堆放合理、及時清理以及澆水等這幾個方面入手,通過上述物聯網技術對人員的系統管理的介紹可知封閉施工可以很好地實現。建筑材料的堆放合理可以在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施工現場日常管理工作中實現。將物聯網技術引入施工現場,進行施工現場的清理以及澆水,如智能化噴霧降塵(自動噴霧降塵系統),通過對所得的數據參數進行分析,實時監控空氣中的灰塵指數,起到減少空氣中的灰塵,降低空氣污染,同時大幅度高效的減輕從業人員工作量,進一步改善建筑工地環境,確保建筑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和周圍環境的清潔。
2.3.2塔吊安全監控系統
塔吊是建設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起重設備,也是整個建設工程項目中使用最多的設備之一,因此在建筑工地中很重視塔吊的安全作業。將物聯網技術運用于塔吊安全監控系統中,對塔吊設備進行智能化監控,并能將采集的塔吊設備數據及時反饋到終端層,利用物聯網技術對施工現場塔吊進行實時監控,同時對采集的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使管理人員對塔吊設備的安全性能及時做出合理的判斷。同時,一旦操作人員有一些不安全的行為,系統將會發出警報,起到預警作用,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2.4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
施工單位的安全教育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需要通過施工培訓等一系列的工作手段,不斷提升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等,也就在施工的專項技能上不斷提升,減少施工中僅僅憑借施工經驗進行施工的現象。在復雜的施工環境中需要做好規范的操作和有效的分析,改變工作的不良習慣,增強安全保證的工作意識等,提升安全施工的價值。施工工作的前期需要做好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分析工作,針對不同類型的工作進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和控制等,做好相應規范的制度建設,在施工過程中做好安全風險的落實等,全面提升安全生產能力。在此過程中要做好法律法規的學習工作,提升安全知識技能,也定期做好考核和分析等,再完善的理論知識技能和專業裝備下完成工作。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尤其是在管理中經常進行交流和學習的工作,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結語
近年,建筑業既是支柱產業也是較高風險的行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這會嚴重影響著企業自身健康發展。因此,對建筑施工現場情況進行實時監測,針對各種災害性天氣確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安全預案并予以執行是十分必要的,這將大幅度提高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進一步改善和提升其施工效率。
參考文獻
[1]趙挺生,周偉,蔣靈.建筑施工安全隱患的分類與分級研究[J].工業安全與環保,2019,45(6):1-5.
[2]陳波,仇理.核電廠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系統[J].安全,2018,39(6):14-16.
[3]張克良.加強建筑工程現場施工安全管理的應急措施[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3):128.
作者簡介:
牛克偉,男,漢族,遼寧省大石橋市,技術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建筑施工。
李菲,女,漢族,遼寧省大石橋市,管理學學士學位,技術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建筑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