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麗
(河源市中醫院,河源,517000)
急性上尿路梗阻并重癥感染可能誘發患者出現敗血癥、嚴重休克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威脅其生命安全,因此制定合理干預方案尤為重要[1]。近年來,隨著我國醫學技術飛速發展,微創手術也開始在各類疾病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2]。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尿路梗阻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河源市中醫院收治的急性上尿路梗阻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7例。觀察組中男23例,女14例,年齡31~65歲,平均年齡(46.52±5.13)歲,病程5~11 d,平均病程(8.23±1.17)d;對照組中男21例,女16例,年齡33~63歲,平均年齡(46.49±5.22)歲,病程4~12 d,平均病程(8.40±1.12)d。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符合《急性上尿路梗阻性》[3]中相關診斷標準;2)患者年齡≥18歲,入院后進行相關檢查后確診存在重癥感染;3)既往無嚴重外傷、感染性疾病史,無其他精神神經疾病;4)溝通交流未出現障礙。
1.3 排除標準 1)存在意識障礙,不能配合完成相關治療及相關評估者;2)合并心、腎多器官嚴重功能障礙者;3)對此次研究所使用治療藥物存在嚴重過敏反應者;4)存在血液免疫性疾病者;5)病案資料缺失者。
1.4 干預方法
1.4.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做好日常生活、飲食干預,定時查房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發現異常后及時進行處理。
1.4.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全面護理模式,具體包括:1)引流管護理:加強日常查房巡視,合理固定引流管,避免發生折疊、脫落、堵塞等情況。2)腎造瘺管護理:維持管道通暢,引流袋需每日更換,并日常對造瘺口進行清潔處理,避免感染情況發生。3)并發癥護理:及時補充止血劑,避免出血情況發生,避免尿液反流導致尿道感染,及時進行利尿、糾酸治療。4)心理情緒干預:一對一對患者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
1.5 觀察指標 1)并發癥:術后出血、尿路感染、管路脫落、腎功能損傷;2)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進行評價,量表總分為21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質量越差。

2.1 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風險比較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風險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例(%)]
2.2 2組患者睡眠質量比較 2組患者護理前PSQ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PSQI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睡眠質量比較分)
上尿路梗阻繼發感染一直是危害患者身體健康及生命質量的一類嚴重疾病,既往臨床針對該病多予以常規抗感染結合其他對癥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但該治療模式對患者梗阻現狀并沒有明顯的改善效果,部分患者極易復發,最終不但增加了患者原發疾病治療難度,還對其治療結局造成不良影響[4]。隨著微創技術的廣泛應用,上尿路梗阻患者病情得到明顯改善,但部分患者也可能由于缺乏術后有效干預從而導致風險程度增加,最終對預后造成不良影響。
全面護理模式通過細致化的干預處理,從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病情緊急狀態,術后積極進行相應干預處理保證了患者身體狀態的持續性恢復,其機體疼痛反應降低,睡眠時間延長,睡眠質量也相應提高。
綜上所述,針對急性上尿路梗阻并重癥感染臨床治療時,微創引流手術配合術后全面護理模式干預可明顯降低患者并發癥風險,提高其睡眠質量,可考慮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