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農
(中建港灣建設(深圳)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108)
在經濟快速發展中,市政工程屬于必不可少的組成之一,是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便利的核心因素。而在市政工程建設施工期間,建設管理工作的合理應用、有效貫徹,可以直接決定市政工程的整體穩固性、安全性以及耐久性。由此可見,必須要正視當前市政工程建設管理期間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采取針對性、專業性的處理對策,從而實現市政工程的高效率、高質量建設。
作者自2014年起至今,已多次參與市政工程項目建設工作中,并且積攢了豐富的工作經驗,不斷提升工作水平。整體的工作經歷如表1所示。

表1 作者工作經歷
本文將重點圍繞沙井街道德錦路(新沙路-民主大道)新建工程項目的建設管理工作進行分析,為東西向道路,總長約為3km。工程西起于民主大道,東至新沙路,途中經過西沙路、松福大道、沙三路、沙井大街。當前,街道中紅線的寬度大約為30m。在道路橫斷面,屬于一道板,車行道的寬度大約是15m,屬于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合通行的交通大路,極有可能造成早晚高峰擁堵問題發生。同時,由于此道路始建時間遙遠,車輛長時間碾壓道路,導致道路的使用壽命即將到期,相應政府部門要求改造此條道路。而在此工程施工作業期間,主要具備以下幾個特點:①準備期短且開工急。通常都是由政府相關部門出資進行建設,由于建設會或多或少影響到市民日常生活,加之在施工周期方面有嚴格的要求,導致工程的建設只許提前、不可延后,致使施工單位往往會缺少準備的之間,匆忙開工,造成整體的施工規劃缺少周密性;②施工場地狹窄。由于在市內大街小巷施工,場地過于狹窄,從而對施工路段的交通環境造成影響,也會影響到市民生活、工作、學習的便利;③地下管線復雜。在施工作業期間,極有可能遇到電信、電力、煤氣、給水、供熱等管線位置不明的現象,如果盲目進行建設,將極有可能將管線挖斷,不僅給施工的順利進行造成影響,同時,也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與經濟損失,導致額外費用的支出。針對此特點,在建設過程中必須要采取適宜管理方式,來提高工程的建設質量。
如今,在建設市政工程的過程中,在勞動力方面,施工單位并未提出較高的要求,甚至為了能夠節省人力成本的投入,從而拉低勞動力水平、素質的層次。由于絕大多數的建設人員缺少勞動力素養與專業技術水平,造成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工,無法有效的約束與管理施工人員[1]。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建設人員會在工作中憑借自身的經驗,對施工方式擅自做出改動,直接影響市政工程的建設質量。
市政工程的施工作業是否能夠有序開展,和完善的建設管理制度有直接聯系,其必要性不可忽略。然而,就當前的現狀而言,我國在市政工程建設管理工作中,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亂、缺乏應急預案等問題。除此以外,一些施工單位對于管理制度所發揮的作用有所忽視,對于施工結果過分看重,造成施工管理出現無據可依的現象。
原材料的質量是市政工程質量的基礎,有好的材料才能出好的質量。在市政工程中,不僅包含建設的原材料,同時,還包含構配件、成品、半成品等材料,屬于工程施工的必要物質條件[2]。而施工材料的質量,能夠直接決定工程日后的使用質量,如果在采購建設材料期間,并沒有嚴格審查提供商的資質,或者是為圖牟利、維護自身經濟效益,而選取質量不合格的劣質材料,不僅會造成材料質量與標準不符,同時,還會造成市政工程存在安全隱患,極有可能發生安全事故,對整體工程產生不利的影響。
在設計市政工程建設方案期間,會由于眾多因素,從而對其安全性、穩固性造成影響。而造成此問題發生的關鍵原因在于設計人員在開展建設方案設計之時,沒有做出全面考量,例如:為了能夠節約經濟成本,而忽視了方案的精確性與合理性,導致不完善工程結構設計的發生;部分設計人員為了能夠將工程強度增加,對于工程耐久性、建材質量、工程結構有所忽視,這也會給后續的施工帶來巨大的安全風險,導致施工單位蒙受巨大的名譽損失、經濟損失。
市政工程在開展建設施工期間,使用的技術方法是否正確以及環境的影響,都是對建設質量造成直接影響的重要因素。例如:檢測手段的精確性、組織措施的必要性、組織設計全局施工方案指導工藝流程的可行性等[3]。因此,在建設方案確立與審核期間,必須要嚴格遵循操作人員、經濟、技術工藝組織等方面做出綜合性考慮,保障經濟合理、操作便利、工藝先進、技術可行。
同其他的就工程項目相比,市政工程的建設存在極大的復雜性與獨特性,同時,市政工程幾乎都是在戶外展開作業與施工的,會導致其面臨巨大的安全風險指數。而作業人員屬于直接接觸市政工程的人員,因此,必須要定期對作業人員展開相應的安全培訓,促使其增強安全責任意識[4]。除此以外,還需要對作業人員的專業能力、綜合素質做出保障,確保機械設施能夠標準、正確的操作,如此,也能夠將市政工程的安全風險大幅降低。
針對于市政工程的施工作業來講,屬于極為復雜的一種系統工程,往往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如果沒有做出妥善管理,則極有可能造成施工企業蒙受不小的損失。因此,必須要將更為完善、健全的監管制度確立,如此,才能夠更為可靠地保證市政工程的建設效率。只有監管制度的完善制定,在施工現場嚴格落實,才能夠實現安全隱患的大幅減少,進而對整體提升市政工程建設的規范、安全進行做出保障。
在采購施工材料、施工設備時,必須要對提供商的資質、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等資料、信息做出嚴格的審查。同時,在材料與設備進入建設所在地區以前,必須要做好抽樣檢查工作,只有保障材料與設備的性能、質量合格,才可以進場。另外,在場內還需要妥善擺放施工材料、設備,避免損壞、受潮等問題的發生,入庫、領取都必須要做好認真的記錄。
針對于現場建設管理工作而言,對施工計劃合理編制是重要的前提條件,進而對后續市政工程的實施做出高效率指導。繪制與設計建設圖紙,在市政工程屬于關鍵的工作之一,均可以對后續的市政工程建設發揮一定的指導作用,進而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質量、效率。編制施工計劃,也必須要對施工所在地區的環境做出綜合性考慮,確保整體的市政工程都能夠在有條不紊的條件下進行。
建設質量管理同科學技術之間存在緊密關聯,我國相關部門在《技術政策》中明確提出:“想要將產品理念形成,就必須要對建設過程中各個環節有所重視,從而對市政工程的整體質量做出保障,通過技術進步的推動,從而完成施工工藝、產品的改革換代[5]。”在開展市政工程施工作業期間,全過程都能夠體現科技的力量。由此可見,必須要對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投入高度的重視,通過先進性、適用性施工技術的應用,從而保障建設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在開展建設市政工程項目過程當中,只有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將建設管理工作的應用水平提高,才能夠實現建設施工的順利進行,同時為市政工程賦予更高的質量與更強的效率,實現市政工程日后使用周期的延長,并且增強其使用的安全性、穩定性與可靠性,推動市政工程的可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