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計算機技術在我國廣泛應用,傳統的就業指導模式已無法滿足社會和企業的需求,更不能適應當代大學生的求職需求和新形勢的變化。因此,本文分析在大數據背景下就業指導工作所面臨的挑戰,嘗試探索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新路徑。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新路徑
一、大數據背景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教師培養
目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普遍存在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就業指導工作主要是輔導員或行政部門教師兼職,他們雖然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但大多不具備對就業數據信息收集分析的能力。應用大數據收集分析指導就業工作仍然存在較大困難,尤其對學生職業規劃、愛好、就業地域要求等和用人單位的崗位要求、薪資待遇等信息進行一定數據處理、網絡開發的能力,缺乏依據就業數據歸納、整理和實行人職匹配并向畢業生精確推送就業信息的網絡應用能力。因此,培養一支專業化的就業服務隊伍,是高校構建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面臨的最關鍵的挑戰之一。
(二)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全面收集與處理
對于高校來說,具備較強的信息的收集與處理能力,是利用大數據來指導學校開展畢業生就業指導工的前提基礎。學校要通過微信、QQ、就業自薦書等渠道對畢業生基本信息、專業素質、擇業規劃等進行廣泛收集,尤其是招聘單位性質、人才要求、薪資待遇以及國家的相關就業政策等內容進行及時全面收集,并對其進行有效地分析處理,將大數據背后隱藏的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有效歸納整理,并對其進行深度的挖掘、開發和利用,把畢業生的個人信息、求職意向同處理過的就業信息進行全面匹配,為學生和用人單位推送個性化的指導信息,實行有針對性的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
(三)高校對畢業生就業后的數據跟蹤與反饋
大數據背景下,暢通的反饋渠道,可跟蹤畢業生入職、崗位勝任、職業發展等情況,并及時補充到學生就業數據庫中,建立健全畢業生大數據就業平臺。通過對歷屆學生就業信息、用人單位反饋等大量數據進行跟蹤,充分挖掘這些大數據自身所蘊藏的信息,從而預測行業就業形勢、各區域競爭狀況,掌握市場就業趨勢及就業人才的需求狀況,準確指導學生擇業求職。同時,高校對畢業生就業后的數據跟蹤與反饋,也有助于指導高校全面科學指導畢業生進行擇業就業和及時掌握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方向,相應調整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向。
二、探索大數據背景下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新路徑
(一)構建有效的畢業生就業數據平臺
首先,建立人職匹配動態數據庫。通過對海量數據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完成信息的高度集合,建立大學生就業、單位招聘、國家相關政策等信息的動態數據庫,并對這些數據分門別類地進行歸納整理。依據學生的職業規劃、求職愿望、愛好等和招聘單位的崗位要求、薪資待遇等實行人職匹配并精確推送就業信息。? ?同時,完善高校就業信息化平臺功能。對于高校就業信息網來說,除了發布就業信息和網絡簡歷投遞的功能之外,還可以增加更多的服務功能,如傳授線上求職應聘方式方法,進行一對一就業指導、交流簡歷投遞和遠程面試及網上簽約等。完善畢業生就業去向、就業率等基礎數據信息,通過后期的加工與處理植入畢業生工作滿意度、專業匹配度、職業轉換率等信息反饋數據,不斷補充并完善高校就業數據平臺。其次,充分挖掘畢業生就業數據自身所蘊藏的信息,對行業發展前景、就業形勢及地區競爭狀況等進行預測分析,幫助畢業生掌握市場就業趨勢和就業市場人才需求,建立功能完整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平臺。
(二)完善就業服務體系
大數據背景下,不能只重視構建畢業生就業數據平臺,還要建立并完善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及時交流畢業生、用人單位和學校之間的就業信息,充分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和有效配置。首先,通過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平臺,及時了解每一位畢業生就業信息、職業規劃、待遇要求等,建立個性化服務檔案。通過個體咨詢、崗位推薦等方式,實現更有針對性、個性化的職業指導和服務,對有就業意愿而尚未就業的學生實施跟蹤服務。
其次,建立信息精準推送機制,幫助畢業生實現快速就業。學校準確掌握用人單位性質、崗位要求、薪資待遇等招聘信息的基礎上,做好將畢業生數據庫與用人單位崗位需求信息數據庫進行比對。通過輸入“學歷、專業、行業”等關鍵詞,智能匹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契合度,對契合度高的就業信息進行及時精準推送。
最后,完善畢業生離校跟蹤服務體系,學??梢猿浞掷梦⑿?、QQ 等渠道對畢業生離校后的就業情況進行跟蹤服務。不定期地對畢業生就業薪資待遇、崗位滿意度及跳槽等就業信息進行收集,全面了解學生就業能力和社會需求方向,針對性地開展畢業生就業培訓和調整專
業設置,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率。
(三)創新模式,開展“互聯網 +”就業
高校在構建畢業生就業服務數據平臺時,要開展各種創新,增加不同功能的模式,滿足畢業生就業方面多種需求,如開發就業政策、就業形勢和用人單位等模塊,詳細解讀就業政策,分析社會上對人才的需求狀況,介紹用人單位的薪資待遇和發展前景等,幫助畢業生對自身進行準確定位,務實地尋找就業崗位。高校在構建畢業生就業服務數據平臺時,還要加強對現有的學校網站上的就業平臺、學習平臺及學生管理平臺等進行整合優化,充分整合利用“24365”校園網絡招聘服務平臺,開展“互聯網 +”就業模式,實現不同平臺之間的數據共享和快速提取。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的便利性,求職者在搜尋職業信息時,通過設置關鍵詞,就可搜索到滿足求職者要求的相關用人單位招聘信息,提高就業指導服務的精準性,實行就業個性化指導。
三、結語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隨著日漸嚴峻的就業形勢,高校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把畢業生的就業意向、職業規劃、薪酬期望等信息與社會網絡中分散、復雜的招聘信息進行有效分析和匹配,全方位實現就業指導服務,已成為高校就業工作改革創新的主要內容。作為指導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人員,我們應該充分意識到應用大數據技術指導就業工作的重要意義,不斷地加強學習,掌握就業數據收集、處理及應用方法,積極構建并完善畢業生就業數據平臺和就業服務體系,幫助高校畢業生快速精準就業。
參考文獻:
[1]袁東東.大數據背景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對策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20.
[2]教育部、人社部部署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J].中國電力教育,2020.
作者簡介:
周長錄(1975- ),男,漢族,黑龍江大慶人,本科學歷,大慶職業學院就業創業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就業指導,創新創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