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旭朝 佘麗燕 李敏男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對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魯肽與二甲雙胍進行治療,對其腸道菌群所造成的影響。方法:本次研究對象均選自邢臺市第五醫院2019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按照雙色小球法進行分組,設定其中50例為甲組采用利拉魯肽與二甲雙胍進行治療,其余50例為乙組單純使用二甲雙胍進行治療,比較對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比較兩組治療后的血糖水平控制情況,甲組好于乙組(P < 0.05) ;比較兩組治療后的腸道菌群改善情況,甲組優于乙組(P < 0.05) ;比較兩組治療后的體重以及體質量,甲組均低于乙組(P < 0.05) 。結論:根據本次研究的結果可以確認,對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魯肽與二甲雙胍進行治療的療效極為確切,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血糖,促使患者的體重下降,并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腸道菌群,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關鍵詞:超重;2型糖尿病;利拉魯肽;二甲雙胍;腸道菌群;治療效果
2型糖尿病屬于內分泌疾病,會引發患者出現代謝紊亂,體重出現異常增長。肥胖則會加劇患者的胰島素抵抗,導致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無法有效控制血糖。二甲雙胍作為臨床上常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的一種藥物,通過對患者進行給藥治療,可以起到一定的降糖效果。然而,僅使用二甲雙胍對患者進行治療,將會極大地提高患者的用藥量,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影響治療效果[1]。所以,需要積極探索對患者的聯合用藥方法,提高治療效果,更好地控制病情。因此,本文旨在探討分析對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魯肽與二甲雙胍進行治療,對其腸道菌群所造成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均選自邢臺市第五醫院2019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按照雙色小球法進行分組,設定其中50例為甲組采用利拉魯肽與二甲雙胍進行治療,其余50例為乙組單純使用二甲雙胍進行治療。甲組男女比例為30∶20,年齡43~68歲,平均年齡(55.7±2.4) 歲;體質量為24.8~31.6 kg/m2,平均體質量(26.6±1.5) kg/m2。乙組男女比例為28∶22,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55.4±2.7) 歲;體質量為25.2~32.4 kg/m2,平均體質量(26.7±1.6) kg/m2。兩組的線性資料對比不存在顯著差異(P > 0.05) 。
納入標準為:(1) 全部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2) 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3) 患者的體質量不低于24 kg/ m2;(4) 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排除標準:(1) 患有精神疾病;(2) 對本次研究中所用藥物存在過敏反應;(3) 患有嚴重器質性病變;(4) 中途脫離研究。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控制飲食、合理鍛煉以及對癥治療等基礎治療,并給予患者口服二甲雙胍,初始給藥劑量為每天0.75~1.00 g。根據患者的復查情況、藥物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血糖控制情況以及肝、腎功能等各種情況,對給藥量進行適當調整,但每天最大用藥量不得超過1.50 g。甲組則是在這個基礎上,聯合利拉魯肽進行治療,給藥方法為清晨皮下注射,初始給藥劑量為每天0.6 mg。在對患者進行連續1周的治療后,如果血糖仍未達標,則需要將每天的給藥量提高到1.2 mg;如果患者接受連續4周的治療后,血糖依舊未能達標,則可以將給藥量提高到1.8 mg。
1.3 觀察指標
在兩組接受治療前、后,檢查患者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腸道菌群(乳酸桿菌、酵母菌、雙歧桿菌) 水平、體重以及體質量[2]。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2.0軟件對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 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 表示,行t檢驗。P <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血糖水平
兩組治療前的血糖水平無明顯差異(P > 0.05) ;治療后,兩組血糖水平均有一定下降,比較兩組治療后的血糖水平控制情況,甲組好于乙組(P < 0.05) 。見表1。
2.2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腸道菌群水平
治療前兩組腸道菌群水平無明顯差異(P > 0.05) ;治療后,兩組腸道菌群水平均有一定改善,比較兩組治療后的腸道菌群改善情況,甲組優于乙組(P < 0.05) 。見表2。
2.3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的體重以及體質量
甲組治療前的體重為(77.2±6.9) kg、體質量為(26.6±1.5) kg/m2,乙組治療前的體重為(77.0±7.1) kg、體質量為(26.7±1.6) kg/m2,治療前兩組體重以及體質量無明顯差異(P > 0.05) ;治療后,兩組體重以及體質量均有一定下降,甲組治療后的體重為(72.8±4.2) kg、體質量為(24.8±1.0) kg/m2,乙組治療后的體重為(75.5±6.3) kg、體質量為(25.7±1.3) kg/m2,比較兩組治療后的體重以及體質量,甲組均低于乙組(t = 2.521,P = 0.013;t = 3.880,P = 0.000) 。
3 討論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從而造成糖尿病在臨床上越發常見。有研究資料顯示[3],目前在世界范圍內,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已經超過了3.7億人,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高達1億人。其中,主要以2型糖尿病患者為主。2型糖尿病作為一種極為常見的慢性疾病,會對患者的機體造成長期的慢性損害,引發心血管病變、血脂代謝紊亂等多種相關疾病,尤其是超重患者更為常見。針對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是圍繞著控制血糖的目的對患者進行治療。在對患者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患者的體重,避免其他因素對治療效果造成干擾。尤其是超重患者,由于其體內脂肪大量聚積,會對胰島功能造成損害,從而強化胰島素抵抗,最終造成患者的疾病進一步發展[4]。同時,還有研究資料顯示,超過50 %的超重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腸促胰島素抵抗,這將會極大地影響患者的腸促胰島素分泌量降低,從而干擾對β細胞的促進作用,導致患者的胰島β細胞分泌能力大幅下降,促進病情發展。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降糖藥物為二甲雙胍,能夠提高患者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效降低患者肝臟葡萄糖的產生。同時,能夠促使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出現磷酸化轉變,這樣就能夠對脂肪合成酶以及乙酰輔酶A羧化酶等發揮良好的抑制作用,避免患者出現肝臟糖異生。所以,二甲雙胍不僅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還可以促使患者減重,糾正患者的胰島素抵抗狀態,避免患者出現心腦血管事件[5]。而利拉魯肽作為人胰高糖素樣肽類似物,能夠對人體中的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起到有效的激活作用,使患者的胰腺能夠根據葡萄糖的濃度,自主釋放胰島素,這很好地改善胰島素抵抗問題。利拉魯肽還能夠延緩患者的胃排空,提高患者的飽腹感,改善患者的腸道菌群狀態,可以促進患者的體重下降,改善患者的肝糖輸出,切實提高患者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加快患者的血糖下降。將兩種藥物聯合對患者使用,則可以很好地實現聯動效果,切實強化對患者的治療,尤其是可以很好地避免患者出現并發癥問題,避免出現不良反應,加快病情恢復[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比較兩組治療后的血糖水平控制情況,甲組好于乙組(P < 0.05) ,這說明采用利拉魯肽與二甲雙胍對患者進行治療,可以很好的控制血糖;比較兩組治療后的腸道菌群改善情況,甲組優于乙組(P < 0.05) ,這說明采用利拉魯肽與二甲雙胍對患者進行治療,可以有效糾正患者的腸道菌群狀態;比較兩組治療后的體重以及體質量,甲組均低于乙組(P < 0.05) ,這說明采用利拉魯肽與二甲雙胍對患者進行治療,可以有效幫助患者減重。
綜上所述,對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魯肽與二甲雙胍進行治療的療效確切,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血糖,促使患者的體重下降,并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腸道菌群,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李鳳,邢英,盧雪玲.超重型2型糖尿病患者腸道菌群分布及利拉魯肽聯合二甲雙胍的干預效果[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21,21(6):650-653.
[2]葛方升,金美玲,金高升.二甲雙胍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腸道菌群及血糖血脂的影響[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21,33(5):564-568.
[3]冒曉春.二甲雙胍對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腸道菌群組成的影響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6):84-86.
[4]邢英,鄭嶸炅,姜春暉,等.二甲雙胍與利拉魯肽對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腸道菌群的影響[J].傳染病信息,2021,34(1):56-62.
[5]邢英,閆軍,鄭嶸炅,等.利拉魯肽與二甲雙胍對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腸道菌群的影響[J].中國醫藥,2020,15(11):1732-1736.
[6]曹敏,薛俊,董蕎菁,等.黃芩湯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及對腸道菌群構成、胰島素信號轉導分子水平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9,37(11):2792-2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