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梅

摘要:目的:分析超聲彈性成像與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乳腺占位性病變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北大醫療潞安醫院王莊分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變患者120例(共132個病灶) ,依次采用超聲彈性成像檢測、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以病理檢測結果為金標準,比較超聲彈性成像與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結果。結果:120例患者經手術病理診斷,結果顯示共有病灶132個;良性與惡性病灶依次為85個、47個;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檢出良、惡性病灶78個、38個,7例良性誤診為惡性,9例惡性誤診為良性;超聲彈性成像檢出良、惡性病灶84個、45個,1例良性誤診為惡性,2例惡性誤診為良性。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的準確率、敏感度以及特異度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P < 0.05) 。結論:在乳腺占位性病變鑒別診斷中應用超聲彈性成像診斷效果顯著。
關鍵詞:乳腺占位性病變;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彈性成像;鑒別;診斷
乳腺占位性病變是一種常見乳腺疾病,近年來發病率正不斷提升。在發病初期,患者往往不會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多數患者出現臨床癥狀時均為中晚期,不利于疾病治療與預后[1]。因此,乳腺占位性病變的快速診斷對患者的及時治療意義尤為重大。彩色多普勒超聲以及超聲彈性成像檢測均為臨床診斷乳腺占位性病變的常用手段,后者是以各種組織的彈性系數不同作為依據進行成像,反映組織的硬度特性,組織彈性系數越大,硬度越大,而硬度又與病理成分相關,故彈性技術有助于鑒別乳腺病灶良惡性[2]。本研究主要分析超聲彈性成像與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乳腺占位性病變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F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北大醫療潞安醫院王莊分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變患者120例(共132個病灶) 。所有患者均經病理檢查確診為乳腺占位性病變,依據檢查結果分為惡性病灶組、良性病灶組。其中44例為惡性病灶,共有病灶47個,年齡19~67歲,平均年齡(30.07±5.59) 歲;病灶直徑3.34~102.39 mm,平均病灶直徑(17.59±4.10)mm。76例為良性病灶,共有病灶85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29.85±7.38) 歲;病灶直徑3.50~102.50 mm,平均病灶直徑(18.04±5.41) mm。所有患者均對研究的內容、目的、注意事項等知情,并自愿配合研究,均在術前接受彩色多普勒超聲以及超聲彈性成像檢測。
1.2 方法
首先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設備選擇美國GE-IQS6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查前先設置好相關參數,如頻率為7.5~12 MHz。根據患者檢查部位切面的不同,指導患者取術式體位,如俯臥體位、左側臥位或右側臥位,其掃描檢查的部位是患者乳房放射狀、縱向、橫向切面,并重點觀察患者腫瘤內部、周邊組織情況。若經檢查發現病灶為陽性,需進一步利用頻譜多普勒進行檢查,同時測量患者的RI值。然后,對患者病灶進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借助超聲診斷儀數據,將顯示屏上的壓力與壓放頻率綜合指標調整至2~3位置上,保持2~3 s,觀察彈性成像圖,完成檢查。
1.3 觀察指標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標準:3級,患者有≥4條血管、大量血流信號;2級,患者存在3條或2條小血管,血流信號量中等;1級,患者僅有1~2處點狀血流,可見少量血流信號;0級,血流信號不可見。良性:1級、0級;惡性:3級、2級[3]。
超聲彈性成像診斷標準:5分,患者病灶組織、病灶周邊組織呈現藍色;4分,患者病灶與周邊組織大部分以藍色為表現,少部分表現為綠色;3分,患者病灶組織、病灶周邊組織出現藍色與綠色的比例為1∶1,各自占比50 %;2分,患者的病灶周圍組織表現為綠色,而病灶中心表現為藍色;1 分,患者的病灶與周邊組織均為綠色。良性:1~3分;惡性:4~5分[4]。比較兩種檢查方式良惡性病變檢出情況,并計算兩種檢查方式的特異度、靈敏度以及準確率。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1.0軟件對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 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 表示,行t檢驗,P <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種檢查方式良惡性病變檢出情況分析
120 例患者經手術病理診斷,結果顯示共有病灶132個,惡性病灶、良性病灶分別為47個、85個;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檢出38個惡性病灶、78個良性病灶,9例惡性誤診為良性,7例良性誤診為惡性;超聲彈性成像檢出45個惡性病灶、84個良性病灶,2例惡性誤診為良性,1例良性誤診為惡性。
2.2 兩種檢查方式的特異度、靈敏度以及準確率比較
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的準確率、敏感度以及特異度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P < 0.05) 。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雖然醫學技術發展迅速,但乳腺疾病仍有較高發病率,并呈現出逐年升高的趨勢[5]。乳腺占位性病變高發群體為女性,若發生腫瘤病變,晚期機體內的癌細胞可出現遠處轉移,導致多器官病變,從而危害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6]。超聲檢查是目前臨床中應用極其廣泛的檢查方法之一,能夠在聲束穿經人體時,把各層組織所構成的介面和組織內結構的反射回聲,以光點的明暗反應其強弱,由眾多的光點排列有序的組成相應切面的圖像。此種灰階成像能夠清晰顯示圖像,且層次豐富,是許多新技術的基礎,包括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b型超聲技術以及頻譜多普勒超聲技術等。本研究中,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的特異度為91.76 %,診斷靈敏度為80.85 %,診斷準確率為87.88 %。分析以下因素與該研究結果均有一定的關聯:(1) 乳腺良性腫瘤的大小與血流的信號強弱有密切關聯,腫瘤越大,血流信號越強;(2) 患者病灶內是否有液化、壞死,與多普勒信號顯示有關,當病灶出現液化或是壞死時,較難探測到血流信號,特別是浸潤性腫瘤,由于此類腫瘤生長的速度相對更快。因此,當血流供應欠缺時,即可出現組織液化壞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彩色多普勒超聲的診斷難度;(3) 患者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時,僅能夠將其小靜脈以及小動脈水平的血流信號顯示出來,在患者的微血管水平信號顯示方面相對欠佳;(4) 患者的血流速度較為緩慢或是腫塊位置過深時,會使多普勒超聲診斷效果不理想。單憑借血流信號的檢測情況對良惡性腫塊進行辨別,往往準確率不高,可出現一定的漏診、誤診現象。
1991年,Ophir等首次提出了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另有學者指出,彈性系數在患者乳腺的不同組織內具有一定差別,分別為脂肪、乳腺、乳腺纖維化、非浸潤性導管癌、浸潤性導管癌,惡性腫瘤硬度可超出良性腫瘤硬度的2倍或3倍[7]。超聲成像技術的成像方法正是基于這一理論,通過分析病變組織硬度,進一步判斷病灶良惡性。當乳腺病變內部的新生血管不多,單憑二維超聲圖像通常不易確定良惡性,此時可充分顯示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診斷的優越性。本研究結果顯示,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的準確率、敏感度以及特異度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P < 0.05) 。患者不同組織間的彈性系數可能出現重疊,因此該項檢查也不是百分百不會出現漏診、誤診等情況。若病變體積較大,或病灶突出皮膚表面較為明顯,均不建議應用超聲彈性成像檢查,而是首選彩色多普勒超聲、二維超聲聯合檢測,這樣更有利于提高良惡性病灶診斷準確率。
總而言之,在乳腺占位性病變的鑒別診斷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或超聲彈性成像檢測均可起到較好的效果,但后者相對前者的診斷準確性、敏感度以及特異度更高。因此,建議臨床可將超聲彈性成像檢測作為診斷乳腺占位性病變的首選方案,為了進一步確保檢測的準確性,必要情況下也可聯合兩種檢測方式進行診斷。
參考文獻
[1]車凌祥,黃晴.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彈性成像及X線鉬靶檢查在健康體檢婦女乳腺癌篩查中的方案優化[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14):3385-3388.
[2]古秀梅,陳建成,馬哲強,等.超聲彈性成像及血流成像鑒別非腫塊型乳腺病變良惡性的應用價值[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21,24(2):141-143.
[3]黃金龍,韓娟利.普通二維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造影及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癌診斷中的價值[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29):126-128.
[4]王凹弟,付佳興,姚邴山,等.超聲彈性成像硬度評分法聯合面積比法對乳腺病灶良惡性診斷價值研究[J].創傷與急危重病醫學,2020,8(1):35-37.
[5]朱莉,漆秀英.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中老年婦女乳腺良惡性占位性病變鑒別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9):115-117.
[6]雷志永,楊愷,郝佳玉,等.乳腺良惡性占位病變經超聲彈性成像與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診斷的臨床價值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7,4(23):4473-4474.
[7]劉芳欣,鄭慧,王洲.聲觸診彈性成像定量技術及超聲造影在鑒別診斷乳腺非腫塊型良惡性病變中的應用價值[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