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明武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前列腺增生合并較大膀胱結石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6年3月~2021年9月在桂平市人民醫院治療的58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結石(膀胱結石直徑≥3 cm) 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患者接受的治療方法分為A、B兩組,A組26例,B組32例。A、B兩組均采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或汽化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而對于膀胱結石處理,A組在結束前列腺電切術后,采用恥骨上縱行小切口切開膀胱取石,B組則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前,先采用經尿道輸尿管鏡或李遜鏡氣壓彈道、鈥激光膀胱碎石取石術,碎石取石結束后再行前列腺電切術。對比兩組手術時間、清石率、并發癥、術后康復、住院時間等方面的情況。結果:從手術時間、清石率看,A組明顯優于B組(P<0.05) ;從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看,A組和B組分別為7.7 %及15.6 %,A組優于B組(P<0.05) ;從住院時間看,B組則優于A組(P<0.05) ;從術后康復看,兩組差異不明顯(P>0.05) 。結論:采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恥骨上切開膀胱取石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較大或多發膀胱結石患者,手術時間更短、清石率更高、手術并發癥更少,治療安全性高,值得推薦使用。
關鍵詞:前列腺增生;膀胱結石;結石手術;膀胱切開取石術;經尿道膀胱碎石術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高發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高。隨著我國社會不斷老齡化,該種疾病的發病率也在明顯增加。前列腺增生主要的臨床癥狀是進行性排尿困難,表現為尿頻(尤其是夜尿次數增多) 、尿急、排尿等待、尿不盡、尿后滴瀝等,較多患者會同時合并膀胱結石、腹外疝等并發癥。合并膀胱結石時,可合并排尿中斷等癥狀[1]。對于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結石患者而言,需要盡早積極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改善臨床癥狀,而主要治療方式為手術[2]。目前,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已是治療前列腺增生的金標準并在臨床中獲得廣泛使用,本次筆者重點分析前列腺增生合并較大或多發膀胱結石在行經前列腺電切術的同時,行膀胱切開取石與行經尿道膀胱碎石取石術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21年9月在桂平市人民醫院治療的58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結石(膀胱結石直徑≥3 cm) 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患者接受的治療方法分為A、B兩組,A組26例,B組32例。A組患者年齡54~86歲,平均年齡(70.3±6.0) 歲;病程2~12年,平均病程(5.2±2.4) 年;結石直徑3.0~6.3 cm,平均直徑(4.5±0.5) cm。B組患者年齡56~85歲,平均年齡(70.9±5.8) 歲;病程2~13年,平均病程(5.4±2.5) 年;結石直徑3.0~5.9 cm,平均直徑(4.4±0.5) cm。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對比分析后P>0.05,提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患者診斷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結石,膀胱結石直徑均大于3 cm,均具備手術指征;心肺功能良好,可耐受手術;患者及其家屬同意接受本次手術方式。排除標準:精神障礙患者;伴隨嚴重出血傾向患者;泌尿系統感染或者全身嚴重疾病患者。
1.2 手術模式
兩組患者均采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或汽化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對于膀胱結石的處理,兩組方法不同。A組在結束前列腺電切術后,采用恥骨上縱行小切口切開膀胱取石,B組則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前,先采用經尿道輸尿管鏡或李遜鏡氣壓彈道、鈥激光膀胱碎石取石術,碎石取石結束后再行前列腺電切術。
A組手術模式為:椎管內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先予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或汽化電切術,Ellick沖洗器連接鏡鞘經尿道將前列腺電切組織沖吸取出,留置F20~F22三腔導尿管,充盈膀胱,然后于恥骨上正中縱行切開皮膚、皮下,長約4~7 cm,切開腹直肌前鞘,分開腹直肌,緊貼膀胱向上推開腹膜,切開膀胱將結石取出,分層關閉切口,結束手術。
B組手術模式為:椎管內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先采用經尿道輸尿管鏡或李遜鏡氣壓彈道、鈥激光行膀胱碎石,碎石充分后,Ellick沖洗器連接鏡鞘經尿道將結石經尿道沖吸取出,然后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或汽化電切術,Ellick沖洗器連接鏡鞘經尿道將前列腺電切組織沖吸取出,結束手術后留置F20~F22三腔導尿管。
兩組術后均予常規膀胱持續沖洗1~3 d,常規抗感染治療。術后均復查KUB或CT了解結石殘留情況。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手術時間、清石率、并發癥、術后康復、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0.0軟件對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 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 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時間對比
A組:手術時間75~135 min,平均102 min。
B組:手術時間95~180 min,平均151 min。
2.2 兩組清石率對比
A組:26例患者均完全無結石殘留。
B組:有5例有小結石殘留(主要見于合并膀胱假性憩室患者) ,殘留結石直徑3~5 mm,結石殘留率15.6 %。
2.3 兩組術后并發癥對比
A組:26例患者中,術后切口感染、延遲愈合2例,并發癥發生率7.7 %;
B組:32例患者中,有3例術后出現低鈉血癥,1例于術中出現血壓升高,1例出現血壓下降,并發癥發生率15.6 %。
2.4 兩組術后康復對比
A組:術后留置尿管7 d后拔除,術后7~9 d拆線并出院,有11例患者于術后3~5 d帶尿管出院,于術后7 d在門診拔尿管,術后7~11 d在門診拆線。
B組:術后留置尿管3~7 d,拔尿管排尿通暢后出院。兩組患者均能正常康復出院。
2.5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對比
A組:26例患者中,住院時間9~12 d,平均10 d;
B組:32例患者中,住院時間7~10 d,平均7.5 d。
3 討論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結石多見于老年男性,疾病發生后患者的正常排尿會出現明顯阻礙,并且還會合并較多的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傳統的手術方式為恥骨上經膀胱前列腺摘除術+膀胱取石術,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微創腔鏡內鏡手術已逐漸取代了傳統手術。目前,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已成為了治療前列腺增生的金標準,膀胱結石的治療也漸以內鏡腔內治療為主[3]。對于膀胱結石而言,傳統的手術方式具有創傷相對大,有手術切口感染的風險,以及愈合后有手術疤痕影響外觀等缺點;其優點為能完整取出結石,幾乎不會有結石殘留,對于合并膀胱憩室等,還可以一并同切口處理。對于較大的膀胱結石,其更顯著的一個優點為手術時間相對較短[4]。經尿道膀胱碎石取石術為一種微創的手術模式,其用相關器械經自然通道(尿道) 進入膀胱,然后使用氣壓彈道、鈥激光等進將結石擊碎,最后經自然通道(尿道) 沖吸出,其優點為無手術創口,無切口感染風險,術后無手術疤痕,患者接受度更高;缺點為碎石效率低,對較大結石需要的手術時間長,對合并膀胱憩室或膀胱黏膜小梁小室增生的患者,容易殘留結石[5~6]。兩種手術各有其優缺點,臨床治療過程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手術方式。微創內鏡手術是醫療技術進步的必然,其已普及至基層醫院,在很多疾病的治療中微創內鏡手術已是首選手術方式,其優點是不容置疑的。但在某些特定的疾病的處理中,傳統手術仍有著其不可替代的優勢,在選擇手術方案時也不妨使用傳統方式[7~8]。
本次的臨床研究中,兩組患者均采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或汽化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主要差別在于膀胱結石的處理。A組在結束前列腺電切術后,采用恥骨上縱行小切口切開膀胱取石;B組則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前,先采用經尿道輸尿管鏡或李遜鏡氣壓彈道、鈥激光膀胱碎石取石術,碎石取石結束后再行前列腺電切術。結果A組在手術時間、清石效果、手術并發癥三方面均優于B組,而B組住院時間更短,術后康復方面兩組無差異。說明在較大膀胱結石的治療中,傳統的開放手術治療效果更加理想。基于以上研究,對于較大結石或多發結石,尤其是直徑在5 cm以上的結石,傳統的手術方案膀胱切開取石術更有優勢,因為此類患者多為老年人,麻醉、手術過程中更易出現合并癥,切開取石術能顯著縮短手術時間,從而減少麻醉、手術過程中的風險。此外,因手術在直視下進行,幾乎無結石殘留風險。
綜上所述,采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恥骨上切開膀胱取石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較大或多發膀胱結石患者,手術時間更短、清石率更高、手術并發癥更少,治療安全性高,值得推薦使用。
參考文獻
[1]楊東明,杜少雄,林世華.不同方式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伴發膀胱結石的臨床效果比較研究[J].吉林醫學,2020,41(6):1441-1443.
[2]王艷龍,杜浩,王偉,等.單一行經尿道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膀胱結石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9,25(23):3859-3861.
[3]李元.經尿道手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合并膀胱結石的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2):99-101.
[4]石陽.經尿道手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合并膀胱結石的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3):68.
[5]徐琴.經尿道手術聯合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合并膀胱結石的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6):988-989.
[6]謝燕平,孫王洪,王婷,等.經尿道手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合并膀胱結石臨床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2):148-149.
[7]趙健.經尿道手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合并膀胱結石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3):178.
[8]武星星.對前列腺增生綜合征合并膀胱結石患者采取經尿道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評價[J].健康必讀,20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