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林
腹股溝斜疝在臨床病癥中較為常見,患者多伴有腹股溝區反復性腫塊情況。腹股溝斜疝常見于成年人群中,同時在嬰兒中的也有發病。本文將圍繞“何謂腹股溝斜疝?”“如何治療腹股溝斜疝?”兩個問題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1何謂腹股溝斜疝
腹股溝斜疝多體現為腹外疝,主要發病人群為男性,右側最為常見,但是左側也有可能發病。腹股溝斜疝分為先天性與后天性兩種,導致先天性腹股溝斜疝的主要原因是腹膜鞘狀突未關閉,導致后天性腹股溝斜疝的原因是腹內斜肌與腹橫肌發育不健全導致了肌肉功能不全。通常腹股溝斜疝發病后,患者早期會有顯著臨床表現,因此需要及時發現、盡早治療。腹股溝斜疝患者的腹股溝部位會有明顯腫塊,這類腫塊可恢復。當患者處于平臥狀態時,可用雙手將腫塊推送回腹腔。腫塊的外形和梨相似,質地軟,能夠突出到患者陰囊或陰唇部位,發病時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活動,部分患者會出現下腹部墜脹或隱痛不適等情況。
2如何治療腹股溝斜疝
隨著我國腹股溝斜疝患者數量的增多,有關于腹股溝斜疝治療的臨床研究也逐漸深入。在當前腹股溝斜疝臨床治療過程中,常用的臨床治療方案為保守治療、疝修補術、疝囊高位結扎術等,上述治療方案均具有各自的優勢,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就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手術治療方面看來,可將腹股溝斜疝患者治療方式分為手術治療與非手術治療兩種。當前,較為常用的是手術治療,其中無張力疝修補術是應用范圍最為廣泛的一種,且臨床治療效果較為理想。與其他手術治療方式進行比較看來,無張力疝修補術具有術后疼痛程度低、術后恢復用時短、再次復發率低、患者無嚴重不適情況等優勢。另外,加強腹股溝后壁修補術、單純平片修補等手術治療方式也具有較為理想的臨床療效。除手術治療外,部分患者也可選用疝帶治療的方式。若嬰兒發生腹股溝斜疝,可實現自愈,而其他人群多難以自愈,因此需要結合患者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治療方式的選擇。可復性腹股溝斜疝一般不會對病員造成機體影響,部分病員僅會感
覺腹部不適等癥狀。當患者有疝嵌頓情況出現時,證明患者病情較為嚴重,需要立即展開相應治療,若最佳治療時間延誤或處理措施不恰當,極易導致疝內容物壞死情況的發生,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且對接下來的治療也會產生影響。因此,當患者有腹股溝斜疝臨床癥狀表現后,需要盡早展開相應手術治療,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
部分老年人患可復性腹股溝疝,患者體質較弱,無法耐受手術治療,針對這一類腹股溝斜疝患者來說,需要注意處理措施的合理,一般不建議采取手術治療方案,由于老年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康復難度大,將會對其身體健康產生較大影響,并且手術風險也相對較高。針對這種無法開展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來說,可使用疝帶,若長時間接受疝帶治療,會導致疝囊頸部在反復按摩下變得堅韌肥厚,極易發生疝囊內壁與疝內容物粘連的情況,繼而導致難復性疝的形成,增加了日后治療工作的開展難度,因此能手術的病員盡量不要選擇該治療方式。手法整復也是臨床老年腹股溝斜疝患者可選用的一種按摩方式,多應用于嵌頓性疝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但只有部分情況下適用,要求操作人員能夠準確把握整復位置。手法整復也具有一定的操作風險,建議與手術治療或其他治療方案配合應用。
腹股溝斜疝患者接受手術治療且出院后,需要注重日常護理,運動量需要逐漸增加,出院三個月內不可進行重體力勞動,也不可提舉重物。另外也要注意盡可能避免用力排便、劇烈咳嗽等,防止腹內壓力增加對術后康復進程產生直接影響,當增加腹部壓力的活動或動作出現后,需要注意盡量用手壓住切口。腹股溝斜疝患者還需要注意飲食,增加營養,可多吃蛋類、瘦肉、蔬菜、雞鴨魚;不可進食腌制類、辛辣類食物,多吃豆芽等富含纖維素食物,多喝水,以保持大便通暢,降低便秘發生風險;糾正不良飲食習慣,養成科學、良好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