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杜向青 包憲霞 趙小翠 劉欣茹 吳帆
【摘要】目的:探討基于雨課堂的BOPPPS教學模型在《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以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20級臨床醫學專業大專層次各班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對照組為1-5班,實驗組為6-10班。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實驗組采用雨課堂和BOPPPS教學模型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研究。根據理論考試成績和調查表評價教學質量,對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后進行組間比較。結果:應用雨課堂和BOPPPS教學模型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的學生的理論成績明顯高于實驗組,學生評價好。結論:基于雨課堂的BOPPPS教學模型可以提高《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質量,值得應用推廣。
【關鍵詞】雨課堂;BOPPPS教學模型;組織學與胚胎學
組織學與胚胎學是研究機體微細結構、相關功能及人體發生發育規律的一門學科,知識比較抽象難理解。為此,我們提出了雨課堂與BOPPPS教學模式相融合的教學方法,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規范的教學模式融合,最終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20級臨床醫學專業大專層次各班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對照組為1~5班,共計495人;實驗組為6~10班,共計497人。實驗組采用基于雨課堂的BOPPPS教學模型教學,對照組采取傳統方式教學。對兩組學生進行評估,包括來源、入學成績、年齡、男女比例、學生數量等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教材選用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楊治河主編的《組織學與胚胎學》
進行教學。授課教師為同一課題組教師,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均相同。理論課授課學時均為24學時。
1.2.2教學方法
1.2.2.1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45分鐘1學時,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班級內授課。
1.2.2.2實驗組采用基于雨課堂的BOPPPS教學模型進行教學。課程實施過程(以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為例):(1)課程導入。利用雨課堂隨機分成小組,并推送教學視頻引發學習興趣。(2)教學目標。通過雨課堂推送本章節學習目標。(3)前測。通過雨課堂推送5道單選題,限時2分鐘,檢測學生們前期知識掌握程度。(4)參與式學習。通過雨課堂推送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的教學PPT,并提出問題:該上皮有哪幾種細胞構成,各有什么功能?具有什么功能,分布在哪些部位?打開彈幕,學生自由討論。(5)后測。通過雨課堂推送5道單選題,限時4分鐘,內容涵蓋本節課重點知識。(6)總結。教師總結回答該上皮的各知識點并回答學生提出的疑問;列表格歸納本章內容,布置課后作業。課下,教師根據雨課堂大數據對課堂教學情況進行教學反思。
1.3教學評價
兩組學生采取統一命題、統一時間、分考場閉卷考試,統一閱卷。課程結束后,對兩組學生發布學習效果評價問卷,調查結果以各個答案占總答案的百分率來對比參考。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評價結果
2.1理論考試成績比較實驗組學生的期末成績高于傳統教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調查問卷結果本研究通過雨課堂發放調查問卷992份,回收992份,有效回收率達到100%。統計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學生更加滿意實驗組教學,見表2。
3討論
BOPPPS教學模式最典型的特征是將課堂教學切分為導入、目標、前測、參與式學習、后測和總結六個環節,六個環節英文首字母連在一起即“BOPPPS”,構成一個有效的完整課堂過程[1]。
雨課堂是融合PowerPoint和微信的一款手機學習平臺[2]。它可以在任何時間向學生推送各種學習資料,還據有數據統計功能,讓教師及時了解課堂效果及需要關注的學生。
雨課堂為混合式教學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在加上“BOPPPS”教學模式的優勢,使得授課效果事半功倍。
基于雨課堂的BOPPPS教學模型首先把教學分成六個環節,每個環節中借助雨課堂平臺來實施教學過程。對于學生來說,激發了的學習興趣,六個環節劃分課堂,使學生學的快而精。綜上所述,基于雨課堂的BOPPPS教學模型是提高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效果的有益嘗試,值得推行。
參考文獻
[1]崔海華,范冬云,等.BOPPPS教學模型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專業與課程建設,2019,1(12):43-49.
[2]趙剛,郭凡,等.基于“雨課堂”平臺的BOPPPS模式在“實驗診斷學”的應用[J].臨床血液雜志,2019,32(12):976-978.
基金項目:《基于雨課堂的BOPPPS教學模型在<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中的探索》(SYGZZ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