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來



【摘要】目的:探討慢性腎衰竭的患者采取不同血液凈化方式的臨床研究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腎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2組,對照組研究對象實施單純的血液透析,觀察組研究對象實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方法治療,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經不同治療后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研究對象經不同血液凈化方式治療后小分子毒素清除效果比較優于對照組;同時比較臨床效果,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對比患者治療后的營養狀況,觀察組患者的營養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存在差異性(P<0.05)。結論:對于慢性腎衰竭的患者實施不同血液凈化,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夠將血液中的小分子毒素有效清除,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同時患者機體營養丟失較少,值得在臨床治療慢性腎衰竭中推廣。
【關鍵詞】血液凈化;慢性衰竭;小分子毒素;營養狀況;臨床效果
近些年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醫療事業也不斷地發展,患者治療手段及方法甚多。各種原因導致的慢性腎衰竭的患者越來越多,對于慢性腎衰竭的主要治療手段是血液透析治療。臨床中慢性腎衰竭屬于慢性病、具有多發性,嚴重會導致多種并發癥的發生,患者治療預后較差,對生活及工作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慢性腎衰竭的重要研究方向[1,2].本文針對慢性腎衰竭的患者采取不同的血液凈化手段后臨床效果不同,現匯報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抽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所收治的慢性腎衰竭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2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所有研究對象中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齡35~79歲,平均年齡(52.14±1.29)歲。對比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信息無差異性(P>0.05),可作為本組研究對比。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經常規B超檢查確診為慢性腎衰;2同時患者均自愿參加研究;3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者不配合治療方案;2同時患者自身伴有其他多臟器功能衰竭[3]。
1.2方法
1.2.1對照組研究對象給予單純的血液凈化治療,血濾器使用聚砜膜意大利Belleo s.R.L的Bl筋14SD,在肢體動靜脈內瘺建立血管通路,血液凈化中選擇血鈉濃度在138mmol/L血流速度在500ml/min,血流設置在200~280ml/min,血液凈化的時間為4h/次,一周兩次,在血液凈化治療中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并實施不定時藥物治療。
1.2.2觀察組研究對象實施高通量血液凈化治療,超濾系數設置為40ml/h/mmHg;設置濾過膜表面積在1.4m2。選擇枸櫞酸鹽為血液透析液,設置流為500ml/min。統一采用深靜脈(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股靜脈)中的一只為透析專用通路,在血液凈化過程中常規使用低分子肝素鈉抗凝。每次凈化時間為4小時,將脫水量設置為干體重,脫水不可大于體重的5%為原則。每周凈化治療3次。
1.3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對兩組研究對象的肘正中靜脈采集血液標本,對患者體內的小分子毒素的量進行統計,包括(血尿素數值、血尿酸數值、血肌酐數值、血磷數值、血鉀數值等);同時統計中分子毒素(甲狀旁腺激素數值);大分子毒素水平(血β2微球蛋白水平以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C指標)等的清除率。
對比兩組研究對象的臨床效果:1顯效是指經治療后研究對象的癥狀基本消失,腎功能的各項指標均不同的改善,大于60%;2有效是指經治療后研究對象的臨床癥狀明顯較前減輕,但是腎功能恢復指證大于30%,小于60%;3無效是指經治療后臨床癥狀無減輕,腎功能的各項指標改善低于30%或者病情加重。
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營養狀況,對血液中的膽固醇數值、血紅蛋白數值以及血清蛋白數值進行比較。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種血液凈化方法對小分子毒素清除效果比較
兩組研究對象治療前的血液中小分子毒素的數值比較無差異性(P>0.05);經不同的血液凈化治療后,兩組研究對象的小分子毒素數值均較前明顯降低,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均有顯著差異性(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研究對象小分子清除率高于對照組間存在差異性(P<0.05),見表1。
2.2兩種血液凈化后的臨床效果
觀察組研究對象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存在差異性(P<0.05),見表2。
2.3兩種血液凈化治療后對比營養狀況
觀察組的營養狀況各數值均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存在差異性(P<0.05),見表3。
3討論
慢性腎衰竭采取正確的血液凈化的治療手段能夠延長生存時間,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采取不同的血液凈化方式,治療中是有差異性的。如果在治療中選擇常規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療方法,患者體內的毒素清除的效果不明顯,而且在治療后期所導致的并發癥現象較多。臨床相關研究可見,在血液透析治療的后期患者體內的血磷代謝異常會導致電解質紊亂,血磷數值較高,導致患者的脈壓較大,甚至發生心臟疾病以及心臟瓣膜鈣化的現象,嚴重地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癥狀[4]。
血液凈化相關性淀粉樣改變是最常見的遠期并發癥現象,對患者生活質量有很大的影響。而臨床患者體內的β2-MG高水平是導致淀粉樣改變的主要原因[5,6]。有關學者研究表明[7,8],血液凈化和透析導致的相關性淀粉樣改變在治療后的6年左右并發率最高,甚至可高達57%左右,而血液凈化治療后的10年所發生淀粉樣改變并發癥在90%以上。β2-MG可在患者血液中逐漸擴散到各個組織,導致肌肉麻木以及關節腫脹等臨床現象,有關研究證實,隨著血液凈化治療的時間以及各種臨床因素水平的增加,透析相關的淀粉樣改變所導致的并發癥風險也相對較大。本組研究可見,在治療后觀察組的血清前清蛋白數值、血清蛋白數值、血紅蛋白數值等營養水平高于對照組,而膽固醇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存在差異性(P<0.05)。足夠說明采取高通量血液凈化能夠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增加透析效果。
綜上,對于慢性腎衰竭的患者實施不同血液凈化,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夠將血液中的小分子毒素有效清除,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同時患者機體營養丟失較少,值得在臨床治療慢性腎衰竭中推廣。
參考文獻
[1]譚世超.兩種血液凈化方式治療慢性腎衰竭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21(14):219-220.
[2]崔韓莉.兩種血液凈化方式治療慢性腎衰療效對比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1(16):92-93.
[3]曾榮,劉明.兩種血液凈化方式治療慢性腎衰療效對比研究[J].大家健康(上旬版),2020,11(15):210-211.
[4]李學華.慢性腎衰竭患者采用兩種血液凈化方式治療的效果比較[J].心理醫生,2019,2(15):90-91.
[5] Li Jie,Zhang qimeng.the effect of reusable high- throughput hemodialysis on serum β2 microglobulin and β2 microglobulin Clearance of parathyroid hormone[J].World Clinical Drugs,2019,32(3):152-155.
[6] Song Hanming,Cai Li,Lu Jicheng,et al.Hemodiafiltration and high-throughput dialysis Comparison of clearance effects of β2 microglobulin[J].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Purification,2019,9(1):19-24.
[7]肖坤陽,高克仁.兩種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透析效果的對比觀察[J].中國醫學裝備,2019,10(14):219-220.
[8]徐涵.兩種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44例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透析效果對比[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9,6(15):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