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摘要】目的:分析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在尿毒癥心包炎治療中的療效。方法:研究對象為我院收入的尿毒癥心包炎患者,選取時間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選患者共48例。將其根據隨編號分組的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各24例。研究組采用常規血液透析治療,研究組采用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相關指標(脈壓差、心包積液量、血肌酐、尿素氮)、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前的脈壓差、心包積液量、血肌酐、尿素氮無顯著差異(P>0.05),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脈壓差均升高,心包積液量、血肌酐、尿素均降低(P<0.05),且研究組患者的脈壓差高于對照組(P<0.05),心包積液量、血肌酐、尿素氮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尿毒癥心包炎患者的治療中,采取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脈壓差,減少心包積液量,改善患者的腎功能,且不良反應少,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
【關鍵詞】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尿毒癥心包炎;療效
尿毒癥是各種腎臟疾病發展的終末階段,這種患者最主要的表現就是毒素的排泄障礙。而毒素在人體中蓄積后會引起對多種臟器官的損傷。尿毒癥心包炎是指尿毒癥患者體內的毒素沉積到一定程度后,導致體內炎癥的發生,出現了漿膜腔的積壓[1]。心包屬于人體內的一個漿膜腔,當心包發生炎癥反應后,會表現出心包積液或者心包炎等現象[2]。該類疾病患者往往會出現呼吸困難、胸痛等癥狀。而尿毒癥引起心包炎的主要原因就是治療不充分,導致毒素未得到有效清除。因此,對此類患者需要加強血液凈化治療,以此加強對毒素的排除,改善患者機體的內環境,進而改善心包炎病癥[3]。血液透析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式,但其療效欠佳,為提升其療效,我院采取了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治療,取得了顯著效果。鑒于此,本文將對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在尿毒癥心包炎治療中的療效進行分析,為臨床上治療尿毒癥心包炎提供一定參考,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收入的尿毒癥心包炎患者,選取時間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選患者共48例。入選的患者均為自愿參與此次研究,并對研究中的各個事項知情且同意均符合尿毒癥心包炎的診斷標準:具有慢性腎臟疾病病史;出現了持續性的左胸痛癥狀;在心前區可聞及心包摩擦音;在X線與超聲心動圖檢查中顯示具有心包積液。將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入組前從未進行過血液透析相關治療的患者排除。將其根據隨編號分組的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各24例。研究組: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齡37~74歲,平均年齡(55.68±6.76)歲,糖尿病史8例,高血壓病史7例,高血脂病史7例,其他病史2例。對照組: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齡38~73歲,平均年齡(55.21±6.69)歲,糖尿病史10例,高血壓病史8例,高血脂病史5例,其他病史1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組間具備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組采用常規血液透析治療,研究組采用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治療。常規血液透析治療:使用的透析儀為威高DBB一27C血透儀,空心纖維血液透析器為FX8;膜面積為1.4m2。透析液選用碳酸氫鹽,將流速設置為500mL/min,超率量設定在2~3kg/次。1次/d血液透析治療,每次透析時長為4h。
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治療:使用的透析儀為費森4008s持續徐緩式血液凈化儀,空心纖維血液濾過器為AV600S;膜面積為1.4m2。將血泵流速設置為200~220mL/min,置換液設置為在3L/h,透析流速設定為500mL/min,超率量設定在3~4kg/次,每隔2~3d進行1次血液透析濾過治療,每次透析時長為6h。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相關指標(脈壓差、心包積液量、血肌酐、尿素氮)、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脈壓差指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心包積液采取X線與超聲心動圖檢查,血肌酐、尿素氮采用貝克曼BackmanCX7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療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胸痛癥狀消失,聽診時心包摩擦音消失,經過CT檢查發現患者的心包液消失,評定為效果顯著;患者的胸痛癥狀明顯減輕單位消失,聽診時心包摩擦音消失,經過CT檢查發現患者的心包液減少量在70%以上,評定為效果良好;未達到上述標準的患者評定為無效[4]。總有效率=效果顯著率+效果良好率。不良反應包括下肢抽搐、低血糖、低血壓等。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對比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治療前的脈壓差、心包積液量、血肌酐、
尿素氮無顯著差異(P>0.05),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脈壓差均升高,心包積液量、血肌酐、尿素均降低(研究組:t=13.838、t=5.647、t=15.514、t=10.206,均P=0.000;對照組:t=8.763、t=3.897、t=13.440、t=7.470,均P=0.000),且研究組患者的脈壓差高于對照組(P<0.05),心包積液量、血肌酐、尿素氮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尿毒癥心包炎是慢性腎衰竭患者中容易發生的心血管并發癥,慢性腎衰竭引起心包炎的機制是多種因素作用引起的。慢性腎衰竭患者體內的毒素可直接對心包壁層以及臟層上皮細胞功能產生影響,也可促進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大,導致漿膜腔中產生積液。而同時又導致了纖溶活性的降低,誘發了心包炎。在尿毒癥心包炎患者逐漸增多的過程中,常規血液透析治療的效果局限性逐漸被顯現出來。因此,臨床上對尿毒癥心包炎的有效治療方式的研究十分重視。本文以常規血液透析為對照,研究分析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這一新型血液凈化治療方式的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與對照組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表明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治療對尿毒癥心包炎患者的病情改善具有顯著效果。心包炎會對患者的靜脈回流造成影響,導致心臟在舒張期靜脈回流減少,進而造成心臟收縮是的射血減小,收縮壓降低,表現出脈壓差降低的現象[5]。此次研究中,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脈壓差均有所升高,但研究組患者的脈壓差大于對照組,表明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治療對患者的心包炎病癥改善效果更為顯著。心包積液是心包炎的重要臨床表現,因此臨床上將心包積液作為心包炎診治中的重要指標[6]。此次研究中,雖然兩組患者的心包積液經過治療后均降低,但研究組患者的心包積液低于對照組。進一步說明了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治療對患者心包炎的顯著改善作用。血肌酐與尿素氮是人體內的蛋白質產物,主要通過腎臟和腸道排出體外,當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時表明腎功能受到了影響。因此,血肌酐和尿素氮是判斷腎功能的重要指標。此次研究中,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血肌酐和尿素氮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組患者的血肌酐和尿素氮低于對照組。表明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治療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腎功能。
臨床上治療尿毒癥心包炎患者,通常采用血液透析、灌流等方式進行治療,但其療效均不太理想,患者的預后情況較差。在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中,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治療在該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得到了重用。在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治療中,采用了具有高通透性的濾過膜對患者的血液進行過濾,進而提高了對中分析毒素的清除效果,加大了對患者血液毒素的整體清除力度,減少了毒素在患者體內的蓄積,進而減輕對心包的損傷。并且在此次研究中發現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治療是一項具有較高安全性的治療方式。
綜上所述,在尿毒癥心包炎患者的治療中,采取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脈壓差,減少心包積液量,改善患者的腎功能,且不良反應少,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1]祝芳亮.血液透析基礎上加用高頻次血液灌流對尿毒癥性心包炎的臨床療效[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7):169.
[2]王娜.血液透析濾過在治療尿毒癥腦病中的效果觀察及有效率影響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32):14-15.
[3]莊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法與血液透析濾過法治療慢性腎衰竭尿毒癥的臨床療效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55):70.
[4]劉利江.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與間歇性血液透析治療腎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50):61.
[5]林靜萍,張春霞,葉勇,等.連續性靜脈-靜脈血液透析濾過輔助治療膿毒性心肌損傷的療效觀察[J].福建醫藥雜志,2020,42(5):68-70.
[6]劉利萍,李雋.連續性血液透析濾過在治療尿毒癥心包炎中的臨床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