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敏 湯娜

【摘要】目的:探討認知行為療法應用于精神病康復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130例的精神病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并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有65位精神病患者,其中對照組的患者使用常規的精神病藥物來進行治療,而實驗組的患者則是在這的基礎上使用認知行為的護理方法對患者進行護理,并將患者在進行護理后的有效率進行對比。結果:實驗組患者在進行有效的護理后治療的有效率明顯的高于對照組的患者,且差異數據有意義(P<0.05)。結論:對精神病患者應用認知行為療法可以很好的幫助患者改善精神狀態以及糾正患者對疾病錯誤的認知,并且可以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以及康復的進程并且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在臨床上值得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認知行為療法;精神病康復治療
精神病的病情比較復雜,患者的意識偶爾的時候是清晰的,但是有的患者卻發生了認知功能的障礙,這類患者一般都是少年以及青少年,并且患病的時間比較長,而認知行為療法是近幾年提出來針對患者心理方面進行護理的一種療法,可以通過認知行為技術改變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從而幫助患者改善不良的心理問題,本文將對這些患者進行認知行為療法,并將護理結果進行分析[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130例精神病患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有65例精神病的患者,其中,對照組,男性34例,女性31例,年齡23~72歲,平均年齡在(51.58±3.42)歲;實驗組,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齡24~75歲之間,平均年齡在(49.18±2.85)歲,兩組患者年齡與性別上的差異不具有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進行精神藥物的治療,并且藥量日漸增加,對患者初次使用奧氮平,服用藥物與是否進食沒有關系,藥物的吸收也不受食物的影響,藥物的劑量范圍保持在每日一片(5mg)-4片(20mg),當每日劑量超過2片(10mg)時,應該先進行臨床評估,在臨床的癥狀允許的時候在進行用藥,老年患者的起始劑量為每日5毫克(1片),嚴重的腎功能損害的患者每日劑量是5毫克(1片),如果患者有吸煙、老年以及女性等,起始量也應該降低,奧氮平藥物并沒有在18歲以下的人群中進行研究。在進行用藥的期間患者不能在增加或者是使用別的藥物,并且護理人員應該密切的關注患者機體的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特別是患者的認知行為和思維上的變化;而實驗組的患者在以上的基礎上進行認知行為療法,對患者開展的抗精神病類藥物的治療以及用藥的方式和處理的方法與對照組的患者都是相同的,但是實驗組的患者則是在用藥后密切的關注患者機體的各項指標的變化,尤其是認知能力和思維的情況,同時對患者使用認知行為療法,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并且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愿意信賴護理人員,并且根據專業知識來判斷患者的病情并給出正確的判斷,緩解患者心中的疑惑,護理人員應該經常給予患者信心,鼓勵安慰患者,使患者可以積極的正確的對待疾病,并且積極的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護理人員還要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改正患者不正確的觀念,對患者進行日常的訓練但是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患者進行日常的訓練活動,難度不要太大,以免患者做不出來而失去信心。[2]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的效果進行對比。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兩組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措施后,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等明顯的優于對照組的患者,且差異數據有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目前精神病的治療主要就是服用抗精神病類的藥物,但是藥物的局限性比較大,并且還有很明顯的副作用,在進行治愈后還會出現復發的狀況,對患者的認知能力造成了很大的損害。而認知行為療法的理念是建立在認知理論的基礎上的,并且包含了認知理論和學習理論,與人們的情感以及行為和認知的情況密切相連,并且對患者的心理問題也起著重大的作用,認知的情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起著很大的作用,也就是患者的情感以及行為發生變化就會對患者的認知產生重要的影響,本次對精神病的患者使用了認知行為療法,明顯地改善了患者的心理問題,而且治療的效果非常的明顯,還提高了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縮短了患者的治療時間加快了患者的康復,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在臨床上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邵閣忠.認知行為療法在精神病康復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9(13):567-568.
[2]郭斌.精神病康復治療過程中認知行為療法應用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9(8):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