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雙


【摘要】目的:探討在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優質護理干預的實施效果如何。方法:選取在我院進行診治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共90例,均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療。將研究對象隨機平均分為兩組,命名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治療過程中對實驗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干預,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記錄所有患者的出血次數、止血時間、住院天數和并發癥的產生情況,在患者出院時讓其填寫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并在出院后進行隨訪,記錄患者1個月內是否出現再次出血。對兩組患者的上述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實驗組患者的出血次數為(3.11±0.72)次、止血時間為(3.60±1.28)min、住院天數為(5.10±1.63)d,均少于或短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2/45,4.44%)低于對照組患者的發生率(15/45,33.33%)。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44/45,97.78%)顯著高于對照組(40/45,88.89%)。實驗組出院后1個月內出現再次出血的患者(4.44%)少于對照組(22.22%)。結論:對于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治療期間對其進行優質護理干預,可減少患者的出血次數,縮短止血時間和住院時間,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減少患者出院后1個月內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優質護理干預還有助于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緩和緊張的醫患關系,可以在臨床治療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優質護理干預;急性消化道出血;護理方式;實施效果
急性消化道出血分為上消化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見的醫學緊急情況之一[1]。英國的一項國家審核估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后,粗略的整體醫院內死亡率為10%。內窺鏡檢查可以識別出血來源,并可以對活動性出血的病變進行止血治療[2]。急性明顯的下消化道出血(LGIB)約占所有胃腸道出血病例的20%,通常會通過侵入性診斷評估導致入院[3]。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所下降,在醫院治療期間,護理方式對患者的治療具有深遠的影響。為探討在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優質護理干預的實施效果如何。選取在我院進行診治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共90例,均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療。將研究對象隨機平均分為兩組,命名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治療過程中對實驗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干預,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記錄所有患者的出血次數、止血時間、住院天數和并發癥的產生情況,在患者出院時讓其填寫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并在出院后進行隨訪,記錄患者1個月內是否出現再次出血。對兩組患者的上述指標進行對比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共90例,實驗組中共45例,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齡(50.9±3.0)歲。對照組中共45例,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齡(51.7±2.8)歲。所有研究對象均被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精神正常,意識清晰,無嚴重心血管疾病,實質性臟器無重大疾病。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對比分析(P>0.05)。開始研究前,患者及其家屬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已同意本項研究。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進行常規護理:在患者住院后對其相關知識普及,進行相關檢查,及時進行止血治療,護理人員還應對患者進行基本飲食護理。
1.2.2實驗組患者在治療期間進行優質護理干預:對患者詳細講解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發病原因、對人體的危害、治療方法和預后情況,消除患者內心的恐懼,還可適當為其講解治療成功的案例以及患者配合治療的情況,為其增加信心。在患者入院后,根據個體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分級干預。當患者處于出血期時,應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偏咸、偏辣等食物。當患者處于停止出血期時,應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觀察記錄患者的排泄情況以及排泄的時間和性質,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報告并進行相應處理。當患者處于休克期時,使患者處于平躺臥位,將頭偏向左側,口咽部有血塊時使用吸引器排出,以保證呼吸通暢。在治療期間,還應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每天與患者溝通10min,仔細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當患者出現焦慮、緊張等不良心態時,應仔細傾聽患者的心聲,并進行耐心疏導。
1.3觀察指標
記錄所有患者的出血次數、止血時間、住院天數和并發癥的產生情況,在患者出院時讓其填寫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并在出院后進行隨訪,記錄患者1個月內是否出現再次出血。對兩組患者的上述指標進行對比分析。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有腹脹、吸入性肺炎以及呼吸道感染等。護理滿意度分為3個等級,分別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為1-(不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出血次數、止血時間、住院天數和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實驗組患者的出血次數為(3.11±0.72)次、止血時間為(3.60±1.28)min、住院天數為(5.10±1.63)d,均少于或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2/45,4.44%)低于對照組患者的發生率(15/45,33.33%)(P<0.05),見表2。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對比分析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78%,其中非常滿意有37例,滿意有7例;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88.89%,其中非常滿意有19例,滿意有21例。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3兩組患者出院后的隨訪結果
實驗組患者出院后,1個月內出現再次出血的有2例;對照組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現再次出血。實驗組患者再次出血的概率(4.44%)顯著低于對照組(22.22%)(P<0.05)。
3討論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見的醫學緊急情況之一。對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內窺鏡檢查可以識別出血來源,應在就診后24h內進行內鏡檢查,對活動性出血的病變進行止血治療。高危病變的內鏡止血治療可止血,并減少進一步出血的風險和手術需求[4]。
急性顯性下消化道出血(LGIB)約占所有胃腸道出血病例的20%,通常通過侵入性診斷評估入院,并消耗大量醫療資源。盡管大多數急性LGIB患者自發止血,預后良好,老年患者和合并癥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急性LGIB患者典型表現為突然出現便血(直腸內有褐紅色或紅色血液通過)。然而,在極少數情況下,盲腸/右半結腸出血的患者可出現黑便(黑色、油性大便)。此外,上消化道出血(UGIB)患者可出現便血。大約15%的假定為LGIB的患者最終被發現有上消化道出血源。歷史上,LGIB被定義為Treitz韌帶遠端的出血源。然而,小腸出血(中消化道出血)與結腸出血在表現、處理和預后方面是不同的[5-6]。
對疑似急性LGIB患者的初步評估應包括重點病史、體檢和實驗室檢查,以確定出血的嚴重程度、可能的部位和病因。獲得的病史應包括當前出血的性質和持續時間以及任何可能提示特定來源的相關癥狀,如腹痛和腹瀉(結腸炎)、排便習慣改變和體重減輕(惡性腫瘤)。同樣,既往病史應包括任何既往胃腸道出血事件、腹部和/或血管手術、消化性潰瘍病、炎癥性腸病或腹盆放射治療。評估包括心肺、腎臟或肝臟疾病在內的共病也很重要,這些疾病可能使患者處于不良結局的高風險中,并改變治療方法。應注意當前或近期的藥物使用,尤其是那些可能影響出血風險的藥物(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抗血小板藥物和抗凝劑)。體檢應包括測量生命體征,包括體位變化,以評估低血容量;還應進行心肺、腹部和指直腸檢查。后者可以發現潛在的肛門直腸出血源,并確定大便的顏色。最初的實驗室檢查應包括全血計數、血清電解質、凝血研究、血型和交叉配型[7,8]。
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的出血次數為(3.11±0.72)次、止血時間為(3.60±1.28)min、住院天數為(5.10±1.63)d,均少于或短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2/45,4.44%)低于對照組患者的發生率(15/45,33.33%)。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44/45,97.78%)顯著高于對照組(40/45,88.89%)。實驗組出院后1個月內出現再次出血的患者(4.44%)少于對照組(22.22%)。
綜上所述,對于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治療期間對其進行優質護理干預,可減少患者的出血次數,縮短止血時間和住院時間,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減少患者出院后1個月內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優質護理干預還有助于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緩和緊張的醫患關系,可以在臨床治療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秦佳佳.優質護理干預在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實施效果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20,20(91):320-321.
[2]董琦,阮海蘭.RDW、Glasgow-Blatchford評分與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臨床結局的關系研究[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21,28(1):46-50,60.
[3]陶秀梅.優質護理干預在胃鏡下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16):183-184.
[4]王金.觀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用優質護理干預的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13):253,256.
[5]黎舒雅.優質護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內鏡術術后護理的應用價值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9):35-36.
[6]陳劍,唐帥,駱堅凱.Oakland評分系統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2):22-24.
[7]劉霞.淺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內科護理及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21,21(4):347-348.
[8]張安興.消化內鏡用于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21,3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