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澤民
摘要: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應秉承可持續發展、人性化等多重理念;在現行設計體系中存在選材欠妥、個性化偏弱等問題,因此需要從裝飾創新角度不斷革新設計理念并完善設計體系。本文主要分析簡述室內裝飾設計要素和基本原則。
關鍵詞:室內環境;藝術設計;裝飾創新
引言
自從人類有了建筑活動,室內就是人們生活的主要場所,人們也開始對室內環境有所要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室內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更新發展與不斷豐富多彩。室內設計的任務就是綜合運用技術手段,考慮周圍環境因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積極發揮創作思維,創造一個既符合生產和生活物質功能要求,又符合人們生理、心理要求的室內環境。
1、室內裝飾的設計要素
空間要素。空間合理化并給人們以美的感受是設計基本的任務。要勇于探索時代、技術賦予空間的新形象,不要拘泥于過去形成的空間形象。色彩要求。室內色彩除對視覺環境產生影響外,還直接影響人們的情緒、心理。科學的用色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色彩處理得當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內色彩除了必須遵循一般的色彩規律外,還隨著時代審美觀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光影要求。人類喜愛大自然的美景,常常把陽光直接引入室內,以消除室內的黑暗感和封閉感,特別是頂光和柔和的散射光,使室內空間更為親切自然。光影的變換,使室內更加豐富多彩,給人以多種感受。裝飾要素。室內整體空間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構件、如柱子、墻面等,結合功能需要加以裝飾,可共同構成完美的室內環境。充分利用不同裝飾材料的質地特征,可以獲得千變萬化和不同風格的室內藝術效果,同時還能體現地區的歷史文化特征。
2、設計存在的問題
2.1設計理念不足
設計理念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體系中起到決定性作用,設計過程中秉承先進可行的設計理念則有效保證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質量。但是我國室內藝術設計思想與理念整體停留在較低層次,對室內設計的理解與目標處于簡單實用的階段。事實上伴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升,對室內設計理念的要求也是在逐步提升的,與傳統藝術設計思想與理念存在沖突。例如更多的客戶在選擇設計方案時追求美觀、時尚等因素,但是在室內設計工作中仍然過多地使用相對傳統的設計思路與理念,已經無法滿足廣大客戶對室內設計多樣化、豐富化的需求;由此可見國內室內設計的思想與理念尚待革新。
2.2個性化偏弱
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秉承服務客戶需求的原則,對個性化要求較高;同時室內設計本質上屬于藝術設計領域,要求設計師應具備一定的創新和突破理念。但是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中存在設計方案風格千篇一律甚至抄襲現象,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行業內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室內方案設計體系,同時建立了多種在多數場合下均可使用的設計模板。設計套路的形成固然提升室內方案設計工作的效率并降低難度,客觀上促使諸多實戰經驗欠缺的設計師快速入行。但是設計模板的大量使用對于固化設計師的思維模式也是極為明顯的,設計師基于程式化的設計模式實現的方案自然也是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自然無法滿足客戶日漸多樣化的需求,長此以往被市場淘汰、被客戶擯棄。
3、裝飾創新方法
3.1注重個性化因素
室內設計方案最終要為客戶的需求服務,因此設計師在建立設計方案時應掌握客戶的喜好和需求。在開展室內設計前要求客戶方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溝通交流,掌握客戶在設計方案層面的需求以及個人性格特征,作為設計師建立設計方案的有效借鑒因素。設計師與客戶的溝通是貫穿整個設計過程的;在室內設計過程中也要注意與客戶做到實時、及時的溝通和交流。客戶對設計方案的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個人喜好或者經濟要求不斷變化的;設計師通過與客戶的不斷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客戶在設計方案領域的需求變化,及時調整設計方案中的相關內容貼近客戶的個性化需求。設計師應秉承未雨綢繆的原則,在室內設計初期通過與客戶的溝通大體確定設計方案,并根據客戶的需求特征建立多套設計方案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客戶在設計師提供的多套設計方案中選擇最適合于個人需求的方案,作為室內設計方案的藍本。在室內設計中考慮到個性化因素進而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不僅盡最大可能滿足客戶的需求,且有效節省室內裝飾設計中多次修改、溝通所產生的間接成本,有效提升室內裝飾工作的效率并為設計師與客戶之間的良好合作奠定基礎,對于雙方來講均是大有裨益的。
3.2肌理為室內裝飾設計帶來的空間感與層次感
肌理是空間設計中的組成元素,通過整體元素的設定與導入,使整個空間更加具有維度感。此外,肌理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僅僅局限于空間裝飾中,在合理的安排下,也可對整個空間結構起到一定的防護效果,例如,安全方面、采光方面等。從國內外對肌理的界定形式來看,從建筑物的復雜性、矛盾性中了解到,主張后現代建筑風格的國外建筑學者,依據建筑結構內組成特性,將空間所呈現出材料特性分為多種用途。從室內肌理設計中了解到,我國建筑學者將肌理界定為人們情感與空間結構的一種重要溝通形式,其強調的是建筑物的協調性以及功能性等。從肌理的實現角度來看,其可與功能、科技、光影、風格、規律等進行精準對接,保證建筑物可通過空間結構向人們傳達一種維度感。在實際設計過程中,由于每一位設計者的理念具有差異性,在具體成型過程中,其產生的呈現形式也具有差異性,但都遵循著一次、二次肌理的原則。一次肌理是指參與建筑物建設材料最原始的狀態,即為物質使用過程中呈現出的天然性,在具體施工時,不對其進行二次加工處理。二次肌理主要是指材料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經過二次加工,以滿足建筑物的觀賞需求與應用需求等。通過對肌理進行合理利用,可與材料呈現出不同的契合形式,例如直射型、明暗型、冷暖型等特點,且肌理的呈現風格基本可滿足現階段各種裝修效果,如中式裝修中的木紋效果、歐式裝修中的凹凸效果、現代裝修中的簡約效果等,進而保證空間結構的設定可滿足實際設計需求。
3.3綠色簡約的室內裝飾設計
該室內裝飾設計以綠色環保為設計理念,盡可能使用自然原生態的建筑材料作為室內主要裝飾材料,減少了玻璃、漆等現代建筑材料的應用,簡單但精致,時尚卻舒適,符合當下人們對于居住空間回歸自然、結合自然的風格訴求。具體而言,采用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將自然木材作為室內家具的主要原材料,并對其進行加工與制作,使其成為原生態且具有視覺美感的室內家具類型,如木質隔斷、木質頂部空間、木質桌椅、木質電視柜等等,有效避免了一些現代建筑材料產生甲醛等有害氣體的威脅,實踐了綠色環保的理念。墻角一側的綠色植物成為室內裝飾的點睛之筆,其既與室內原木色的空間格調形成鮮明對比,使得室內空間具有一定的活力與視覺效應,給人以回歸自然的感覺。同時也運用植物的生態特性,對室內空氣、污染物等進行生態綠色化處理,使得室內空間更為清新與自然在空間布局上,選擇落地大窗,在白天可將窗外光源有效的引入室內,讓空間顯得更加寬敞明亮,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室內的用電資源;采用開闊性設計布局,合理的安排每個空間,滿足了實際生活中各項功能,營造出生態化的居住空間。
結束語
總之,室內裝飾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涉及社會學、心理學、環境學等多種學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去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張道鋼.淺析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裝飾創新[J].綠色環保建材,2020(11):67~68.
[2]秦岡.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裝飾創新[J].黑河學院學報,2020(7):152~154.
[3]張留玉.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裝飾創新探究[J].明日風尚,2020(12):50~51.
[4]高峰,楊賽飛.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裝飾創新淺述[J].居舍,2020(17):21~22.
[5]張軍.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裝飾創新探究[J].居舍,2020(12):86+183.
浙江眾城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浙江 紹興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