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松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基本趨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諸如木材加工等傳統生產制造行業中很多的生產工藝都難以與量化生產的社會基礎需求之間形成有效匹配。基于此,越來越多的自動化生產線設備在木材加工的“模塊化生產”或者是“流水線式生產”工藝中得到應用。本文旨在通過介紹木材加工自動化生產線發展歷程以及我國木材加工自動化生產線的主要應用領域,闡述現階段木材加工自動化生產線在生產中的應用,進而對我國未來木材加工自動化生產線的發展進行研判。為自動化生產線在我國木材加工行業得以更好應用,從而推動我國木材加工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提高;木材采伐運輸;生產質量效率
引言
目前我國是全球木材進口量最大的國家,約占全球木材進口貿易總額的四分之一。美國等發達國家不斷以綠色資源消耗為借口,對我國施加不正當的國際政治壓力,對我國的經濟建設、國際貿易、政治外交等工作開展都造成了巨大負面影響。隨著世界森林資源減少和各國對本國木材資源的嚴控,國際木材原料呈現出數量短缺、結構性短缺、區域性短缺的趨勢。如何利用我國的自然環境條件和政策措施,加大我國的木材培育和利用力度,緩解國內木材市場發展的供需矛盾,成為新時代我國木材產業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1我國木材加工業高效益發展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消費者對木材加工產品,如木制品、木質家具及各種紙張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2020年,因受疫情影響我國出口到美國的木質家具和木材加工產品數量減少,但是“一帶一路”和東盟國家需求量增加,彌補了我國對美國出口的減少,加上我國產品使用大量紙包裝等,木材加工產品需求量增加。目前,我國的木質家具、紙張等產品的產量已位居世界第一,所產生的效益如下:1)為市場提供了大量木質家具、紙制品和各類人造板制品等,從而滿足了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的需求;2)隨著木材加工業高速發展,木材需求量增加,市場需求大量人工林木材,木材價格隨之上漲,群眾造林的積極性高漲,帶動大量社會資本投資造林,最近有多個企業準備在廣西投資種植桉樹。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數次森林清查數據證明,我國的森林面積、森林蓄積量和森林覆蓋率等指標都有很大的提高,真正實現了林業的三大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然而,隨著木材加工業的快速發展,社會上產生了一種認為木材加工業的快速發展,大量使用木材,破壞林業生態環境,因而,有些地方在木材供應上出現程度不同的限制,不僅影響木材加工業的發展,而且影響了林業生態的建設,因為林業是由林業生態和林業產業組成,兩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進的關系,是矛盾的統一體。為了使我國木材加工業能更健康發展,國家有關部門要正確處理發展木材加工業和發展林業生態的關系,建議國家出臺政策鼓勵造林,使造林者能從中得到實惠,同時要因地制宜地大力發展林業,在種植優質闊葉樹的同時,要發展桉樹、楊樹等速生豐產人工林,因桉樹、楊樹等生長快,能在短期內采伐后供應市場,這樣可以長短結合,以短補長,減輕種植優質闊葉樹時間長的經濟壓力,吸引國內外大量的各種社會資本投資發展林業,使我國的森林資源越采越多。除了大力發展造林,提高木材自給率外,同時還要適當增加木材進口,目前國際森林資源很豐富,新西蘭、俄羅斯和美國,每年都有超過1000萬m3的木材出口到我國。過去美國一直是我國優質木材的最大供應國,去年以來,因受疫情影響,出口量大幅度減少,但是美國仍是我國最大的優質木材供應國,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除此之外,還要努力提高廢舊木材的循環利用率,這樣不僅使廢舊林產品經使用后達到環保,而且還可以變廢為寶,減少木材供應壓力。
2現階段自動化生產線在木材加工生產中的應用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木材加工自動化生產線科技含量日益提高,其在集約化及流水線式方面的應用也更加成熟。
2.1集約化應用
綜合性生產制造管理是現代企業從傳統生產方式向科學化生產方式轉型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日常生產制造管理的外部定量因素設置是根據外部社會環境變量因素的改變而確定的。為有效壓縮經營成本,應對木材機加工進行集約化管理。以一套市場售價在125~155萬元之間的木材加工自動化生產設備為例。其產品定價超出了一些中小型木材加工企業的承受范圍。然而從鉆包開料的精密程度來看,其XYZ軸行程的最大尺寸可達1300、2500和200mm,其理論值可突破標準件的1200mm,適用于異形件的初加工。同時,其雙工位的設計,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加工精密程度。
2.2流水線應用
為了能讓木材機加工的工藝和環節銜接得更為緊密,木材加工企業越來越傾向于把獨立設備關聯起來,從而形成更強大的木材加工自動化生產流水線作業方式,加工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理論上,在目前的木材加工流水線作業中,已可實現將線鼓、板鏈裝配流水線、尾帶和產品初級包裝等四條管道統一銜接起來。在一些大型木材加工企業的初級加工車間流水線中,其滾筒管、輥筒線的特性較寬,限定受限制的塊撞總線就不需要考慮產品的基礎持續性,只需在加工之初讓木材原材料符合臺面工作尺寸要求即可。其次,板鏈組裝生產均以流水線方式組成,使其自動成為一個“鏈式效果”之后,就能讓組裝生產線的特點充分顯現出來,從而提升生產線同步運作的能力。其中,差動保護輸送機、差動保護運輸管道的特性是應用單速連接牽引帶,專用工具板可隨意散射,產品工件可隨意挪動或終止,產品工件可全自動升高,銜接。由此可見,傳動帶管道連續式管道低,負載低,外型小,生產線同步控制,能使產品平穩運輸,噪聲小,能完成更長間距和輕巧原材料的運輸。
結語
我國需要抓緊建設適合本土的木材生產培育供給體系,降低國內木材市場需求對進口的依賴。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建設我國的木材國家儲備林,即利用銀行貸款、政策扶持、社會資金合作等多種措施建設國家儲備林基地,建立起我國木材生產集約化、標準化、規模化、基地化的多種經營工程,大力營造長、中、短期的木材林、珍稀及大徑級用材林,為國家木材資源安全和生態修復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近年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有關銀行開展戰略合作,利用銀行金融貸款、國家及省級財政補貼、綠色產業資金、自籌資金、企業投資,以林權抵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多種模式在自然條件適宜地區,通過人工林集約栽培、現有林分改培、撫育及補植造林等措施,營造和培育的工業原料林、鄉土樹種、珍稀樹種和大徑級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工程,即國家儲備林工程,為國家木材產業發展注入了急需的市場資金動力。其根本任務是提升我國的木材綜合供給能力,提高國內木材原料的供給數量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郭辰星,朱震鋒,劉嘉琦.新時期中國木材資源供需:現狀、問題及方略[J].中國林業經濟,2019(5):66-69.
[2]朱光前.2019年我國木材與木制品進出口概況[J].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專家論壇.2019,8-14.
[3]朱光前.2018年中國木材和木制品進出口市場變化和問題[J].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專家論壇.2018,18-22.
[4]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林業和草原統計年鑒2018[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9.
[5]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林業和草原發展報告2018[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9.
[6]林中才.全球各洲林業資源及其產業發展現狀[J].中國林業產業,2019,12:79-80.
綏棱林業局中心幼兒園 1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