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衛
(北海市防護林場,廣西 北海 536000)
近幾年,隨著廣西壯族自治區沿海地區桉樹人工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桉樹病蟲害問題越來越嚴重,發病頻率越來越高,病蟲害種類也在不斷增多。所以,為了確保桉樹正常生長,需要對桉樹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現代化植保技術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
重視種植、不重視管護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沿海地區桉樹病蟲害發生的最主要原因。另外,還有一些其他原因,如大范圍種植同種、同齡桉樹,在桉樹生長過程中監測不力、預防不到位等,也會導致病蟲害大面積發生,對林場、廣大林農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病蟲害不僅會危害桉樹健壯生長,造成林木枯死,降低桉樹的經濟價值,而且會影響生態環境建設,直接影響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工用材林的發展。
桉樹焦枯?。ㄒ妶D1)是我國森林檢疫性病害之一,主要發生于桉樹幼苗木及四年生以下中幼林中,同時會侵染萌芽林。桉樹焦枯病多發于5—9 月,此時高溫、高濕的環境非常有利于焦枯病的發生。在桉樹種植管理過程中,如果遇到桉樹種植面積大、通風差、環境濕度大等情況,易發生焦枯病。

圖1 桉樹焦枯病
桉樹焦枯病的防治措施如下:①做好苗木檢疫工作,預防焦枯病擴散和蔓延;②及時清除感染焦枯病的枝干,并噴灑農藥,可以選用波爾多液100~15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400 倍液,如果伴有蟲害發生,可以加入高效氯氰菊酯和噻蟲嗪;③在焦枯病發病期間,對林地進行全面清理,加強林地通風,也可以通過間伐促進林地通風、透光,有效控制焦枯病的發生和蔓延[1]。
桉樹青枯病的病原菌主要從傷口處侵入,對桉樹生長造成不良影響。生長較弱的植株更易被病菌侵入,而樹木的再侵染則是因地下根系之間的交叉感染導致的。在沒有發生過青枯病的山地,只要苗木帶菌或者施用沒有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易引起青枯病發生,發生率達40%。在桉樹種植區域,青枯病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一般從3 月開始,病株數量逐漸增多,6—10 月發病情況逐漸嚴重,其中7—9 月是病害發生高峰期,11 月以后病情會逐漸減輕。當溫度在33~35℃、相對濕度在80%以上時,病菌的繁衍速度會加快,青枯病最易流行。
桉樹青枯病的發病癥狀主要表現為2種類型。第一種是急性型,即病株葉片會急速失水,之后萎縮,葉片懸掛于枝條上不脫落,這是典型的青枯癥狀。在枝干表面會出現褐色和黑褐色條斑,木質部會變成黑褐色,地下根部腐爛,皮層脫落,木質部和髓部壞死,壞死的根莖有臭味,從開始發病到整株枯死需要的時間很短,為14~21 d。第二種是慢性型,具體癥狀表現為病株發育不良、矮小,下部葉片會變成紫紅色,之后逐漸變深并向上發展,最后葉片干枯脫落,部分莖干和側枝會出現不規則的黑褐色壞細胞,根、莖解剖特性與急性型相同,從植株發病到植株死亡需要3~6個月[2]。
青枯病的防治措施如下:①嚴格管理苗圃,把好檢疫關,使用不帶病的良種壯苗進行造林,盡量避免大面積地栽培單一無性系品種;②少施有機肥和土雜肥,避免使用沒有堆漚和腐熟的有機肥;③切忌在前茬作物為花生、茄子等易感染青枯病作物的區域進行育苗和造林,嚴禁用這些前茬作物的土壤或其他帶菌的土壤作為育苗基質;④發現感染青枯病的病株后,要立即連根拔除,銷毀病株,再用生石灰或20%福爾馬林液或高錳酸鉀500~800倍液對土壤進行消毒[3]。
在莖腐病發病初期,桉樹幼苗莖基部會出現水漬狀褐色病斑,并且病斑會迅速向上發展,快速包圍整個莖基部,之后葉片失綠、失水、下垂,隨后病斑繼續向上、向下蔓延,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桉樹根部腐爛,致使整株苗木死亡。莖腐病一般在夏秋高溫季節發生,每年6—10 月是莖腐病的發生高峰期。
莖腐病的防治措施如下:①在徹底清除病株的基礎上,對土壤進行全面消毒,可以用溴甲烷、氯化苦對土地進行熏蒸,也可以用硫酸銅100~150 倍液和敵克松500~800 倍液對土地進行淋施;②在夏秋高溫季節培育扦插苗,在苗床上架設遮陽棚或加蓋遮陽網,可以有效降低土地表面的溫度,防止苗木莖基部被灼傷,以免病菌從傷口入侵,有效降低莖基腐病的發病率[4]。
云斑天牛的成蟲會啃食葉片和新生梢嫩皮,幼蟲會蛀食韌皮部和木質部,影響桉樹生長。云斑天牛防治措施主要如下:①用50%敵敵畏乳油、40%氧化樂果乳油50倍液,通過注射器或藥棉蘸藥,塞入幼蟲的蛀道或塞孔,對幼蟲進行有效防治;②對成蟲可以采用黑光燈進行誘殺,采用專用的引誘劑和誘捕器對成蟲進行引誘,再集中消滅。
桉大蝙蛾危害桉樹枝干時,在受害木主干基部離地面50 cm內會出現一個外表似蜂窩狀的蟲糞木屑包,蟲糞包內蛀口樹皮愈傷組織增生變得腫粗,每道蛀口內都有1條幼蟲,多數幼蟲從髓心向根基部蛀害。桉大蝙蛾是一種對桉樹生長具有重大威脅的蛀干性害蟲,桉大蝙蛾危害后的林木易被臺風或山風吹斷。
桉大蝙蛾防治措施主要如下:①加強對于桉大蝙蛾的監測,尤其是在蟲害發生階段;②選用抗蟲耐蟲的優良樹種,或采用無性系營造豐產林;③可以用鐵絲等硬物插入蛀道內捅死幼蟲,或者將蟲包扒開往蛀孔內注滿水,待看到洞口內出現害蟲頭部時用尖頭鐵絲刺入其頭部將害蟲挑出,也可以捕捉成蟲未羽化但已經露出蟲糞包的蛹體;④用25%噻蟲嗪按照1∶500的比例兌水,用注射器將藥水注入孔道,用量為10 mL/孔,并用干泥團或藥棉按壓堵塞洞口。
桉木虱會啃食桉樹幼苗的嫩芽、嫩葉,成蟲會在嫩梢上棲息吸食,并且交尾產卵。幼蟲會分泌出蠟質絲狀物,使嫩梢黏上棉絮狀物,成蟲和幼蟲會排泄蜜露,使幼樹主梢受損,嚴重影響桉樹的生長高度[5]。
桉木虱防治措施主要如下:①以桉樹采穗圃作為防治重點,在蟲害發生階段,剪掉帶有蟲卵的枝干,防止病情蔓延;②在害蟲低齡或蟲害局部發生階段,采用40%氧化樂果乳油、80%敵敵畏乳油1 000~1 5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6]。
桉樹在生長過程中常會出現焦枯病、青枯病、莖基腐病、云斑天牛和桉木虱等病蟲害。在桉樹種植和管護中,應結合種植地區的實際情況,采用科學的技術手段,有效提高病蟲害防治水平,確保桉樹的生長質量和產量,進一步推動廣西壯族自治區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