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丹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山東 青島)
雙相障礙屬于一種重型的精神類疾病,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躁狂和抑郁,且二者交替發作。在不同的發作周期患者的臨床表現也不同,常常會引發漏診誤診的發生。對于抑郁期的患者往往會表現出抑郁、悲觀、沮喪、壓抑,不愿將自己的內心感受傾訴出來。對于該精神類疾病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同時輔以有效的護理措施,而單純的常規護理方法難以滿足患者的各種需求。而人性化護理措施作為典型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能夠有效地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1]。尤其將人性化護理措施應用在精神科的疾病中,改善了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2]。本研究選取了90例雙相障礙抑郁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分組的過程中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選取的研究對象為本中心近兩年收治的90例雙相障礙抑郁期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的最大年齡為62歲,最小年齡為19歲。所有患者均符合雙相障礙抑郁期的診斷標準,均進行藥物治療。將所有患者在隨機的原則下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患者,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顯示組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能夠進行深入研究對比。
對照組中的45例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給予精神科常規的護理方法。觀察組中的45例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人性化的護理措施,具體的方法包括以下幾點。
1.2.1 實施個性化的健康教育
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將健康教育貫穿始終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健康教育的實施能夠讓患者對疾病的相關知識有更深入的認識。由專業的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疾病不同發作期的癥狀,包括躁狂期、抑郁期及混合期,讓患者對不同時期的不適癥狀掌握清楚。處于抑郁期的患者容易反復發作,同時患者會有軀體上的不適感,睡眠受到影響,患者的人際關系會受到較大的影響,社會功能受損較大,給家庭及社會均會造成巨大的心理及經濟負擔。鼓勵患者將心中的不適感表達出來,信賴醫護人員并主動尋求幫助[3,4]。
1.2.2 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有效識別患者自殺的意圖
該類疾病患者抑郁情況較為嚴重,厭世悲觀、自責自罪,容易產生自殺的念頭。這就需要責任護士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及時有效地識別出患者的自殺傾向,掌握患者的行為動態,對其自殺動機評估清楚。與患者溝通使其能夠主動地尋求醫護人員的幫助,將自己的不良情緒發泄出來[5,6]。同時,護理人員要做好對患者的巡視工作,及時識別患者的自殺意識及征兆,一旦發現患者有自殺意圖后應及時進行檢查,并由專門人員進行陪護,全程做好監督防止患者出現自殺或是自傷。
1.2.3 對患者使用積極正性的語言
不斷地鼓勵患者多與醫護人員合作,并給予更多的表揚讓患者感受到自己每一次的進步,從而對疾病的治療更加有信心,從內心里想改變自己。對于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應盡量地去滿足,對于一些拒食的患者應勸導其進食[7]。通過護理人員的正性語言來增強患者的自信。
1.2.4 加強對患者的心理支持,培養患者養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在心理上給予患者更多的支持,糾正他們的負性認知。組建討論小組,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讓患者主動說出自己的感受[8]。而護理人員應充分運用溝通技巧,強化患者的正性情緒。同時,鼓勵患者多進行人際交往訓練,改善自身消極的生活方式。
1.2.5 做好出院宣教及隨訪
告知患者出院后仍應堅持服用藥物,并能定期進行檢查,告知患者復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以后的生活中應遠離給自己帶來負面情緒的人群,避免參加競爭性的活動。及時主動地將內心的痛苦傾訴出來,并主動尋求醫護人員的幫助[9]。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其中生活質量使用相關的調查表對患者進行評分,分數越高則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護理滿意度使用自制的調查表進行調查,分數越高則患者的滿意度越高,根據評分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及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21.0,評分均記為計量資料,并使用(±s)表示,并進行t檢驗,滿意度記為計數資料,并使用(%)表示,進行χ2檢驗,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則使用P<0.05表示。
護理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經過護理后,患者的評分均有所提高,其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雙相障礙患者屬于精神類疾病中較為嚴重的一種,且處于抑郁期的患者情況更加嚴重,有的患者會出現自殺傾向及自殺行為,對自身、他人及社會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響。目前,對于該病往往給予抗抑郁藥物,但在服藥期間患者的情緒仍有不同程度的波動,不愿將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意志行為減退,嚴重降低了生活質量。因此,應由具有專業能力的護理人員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10]。本研究對雙相障礙抑郁期患者實施了個性化的護理措施,真正地以患者為中心,尊重患者的生命,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同時,人性化的護理措施更加注重與患者進行有效積極的溝通,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與鼓勵,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對患者實施健康宣教,讓患者對疾病有更深刻的了解[11]。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實施了人性化護理,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更高,滿意度更高,與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人性化護理措施應用在雙相障礙抑郁期患者中效果確切,能夠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他們的滿意度,能夠充分發揮出輔助治療的效果[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