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瓊蘭
(廣西藤縣第二人民醫院,廣西 藤縣)
當前,我國推行二胎政策,那么隨著剖宮產與二胎的不斷增多,瘢痕子宮妊娠概率顯著升高,而這種情況會增加再次妊娠的風險。所以,瘢痕子宮產婦需選擇一項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1],從而顯著改善妊娠的結局,使得母嬰的安全均有所保障。由此,本文主要是探究瘢痕子宮妊娠者的分娩方式及結局并對其有效護理方法。
選取本院在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瘢痕子宮再次妊娠的患者,一共收集符合研究標本的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簽署同意書。隨后將全部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納入患者30例。病例的入選標準:(1)胎心音正常,骨盆外測與內測量均為正常數值,均為頭位單胎妊娠。(2)患者沒有妊娠并發癥、合并癥情況。(3)第一次剖宮產術的方式均為子宮下段橫切口剖腹,而且沒有發生明顯的感染現象。(4)距離上次剖宮產時間>3年[2]。(5)經B超檢查子宮瘢痕愈合良好[3]。
在觀察組30例患者中:患者的中位年齡為(24.33±2.55)歲;距 離 上 一 次 剖 宮 產 平 均 時間(4.55±2.22)年;平均孕周(36.54±2.33)周;平均孕次(3.87±1.22)次;平均產次(1.51±1.00)次。在對照組30例患者中:患者的平均年齡(23.00±2.55)歲;距離上一次剖宮產平均時間(4.48±2.10)年;平均孕周為(36.62±2.11)周;平均孕次(3.80±1.22)次;平均產次(1.51±1.11)次。對比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差異無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較強的可比性。
1.2.1 對照組
應用常規剖宮產,在原來的剖宮產手術的位置做一個縱向或橫向切口,將腹直肌進行分離,將膀胱充分暴露出來,將膀胱前筋膜分離到膀胱淺肌層,將膀胱旋轉,并將宮頸前筋膜剪開,將子宮下段實施剝離,隨后將胎兒和附屬物取出來,最后復位膀胱,縫合子宮肌,將膀胱前的筋膜固定好。
1.2.2 觀察組
應用陰道試產分娩,在分娩前對產婦進行全面檢查,并對胎兒的骨盆及大小、產婦子宮底高度及產道情況做好詳細記錄,做好預防工作;加強對產婦羊水、胎心的監測,如果情況必要那么要實施人工破膜術,不要讓產程過長,一旦發現產婦有難產或者大出血等征兆的時候[4],就要馬上停止陰道分娩,轉變為剖宮產。對于胎頭有異位者,要及時實施會陰側切術或者是胎頭吸引術,要盡量協助產婦完成自然分娩,注意損傷子宮瘢痕情況。在手術后,給產婦注射10U的縮宮素,以促使子宮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5]。
相關的護理內容介紹如下:
(1)心理護理:瘢痕子宮孕婦及其家屬既想陰道試產,但又害怕發生子宮瘢痕破裂等事件,對產婦生命安全及胎兒健康造成較大的威脅。因此,應向孕婦及家屬詳細解釋瘢痕子宮陰道試產的可行性、安全性、具體措施,幫助分析再次剖宮分娩的利弊,并把試產成功的例子告訴孕婦和家屬,樹立陰道產的信心。
(2)產前護理:再次妊娠的話多數產婦會出現不良心理情緒,例如:焦慮、不安、緊張等都是比較常見的,而若出現這些不良心理情況,則會對產婦順利分娩產生不良影響,對此,護理人員要積極面對產婦出現的不良心理,并主動與其進行交流與溝通,了解其詳細的情況,并根據產婦的實際情況做好心理護理工作,通過講解,讓其明確自然分娩的優勢,了解陰道試產的方法、目的等[6]。
(3)產中護理:在產婦分娩的過程中,需要全程陪伴產婦,給予產婦關心及鼓勵,并及時向產婦說明產程進展,在進入第一產程的時候,幫助產婦將腰部微屈,腹前壁緊貼床墊,上提脊柱和大腿,形成直角,若產婦存在胎心音異常情況,取左側臥位,給氧,一直到宮口全開后(或有試產經歷和順產過的產婦宮口開大3cm)再取膀胱截石位或半臥位,并且要將床頭抬高,兩腿分開、平放,在胎頭露出后,囑產婦保持截石位,且叮囑產婦屏氣用力,直至分娩結束為止[7,8]。
(4)產后護理:分娩后2h在分娩室觀察,此期間最易出血,所以需要特別注意,每隔0.5h監測一次血壓、血氧等身體指標,并每隔1h按摩一次子宮,要密切觀察膀胱是否充盈、排尿、陰道流血量等情況,分娩后30min內就要給寶寶開奶,并且要加強對產婦實施產后健康宣教的力度。
采用SPSS15.0軟件處理,產婦出血量等計量資料對比時采用t檢驗,用(±s)表示;并發癥等計數資料對比時采用χ2檢驗,以(%)表示,檢驗水準α=0.05。若得到的P<0.05則表示結果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兩組的分娩結局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的分娩結局情況對比(±s)
組別 例數 新生兒Apgar評分(分) 產婦出血量(ml) 新生兒體重(g) 住院時間(d)觀察組 30 9.88±1.55 184.22±25.22 3244.22±35.22 3.00±1.00對照組 30 8.33±1.00 355.21±30.25 3022.20±34.00 5.21±2.02 t 5.221 25.321 36.212 16.212 P 0.000 0.000 0.000 0.000
見表2。

表2 兩組產后并發癥發生概率比較
孕婦分娩的主要方式為陰道分娩,但是近些年來我們發現很多孕婦都愛選擇剖宮產的分娩方式,其實剖宮產作為一種有創分娩方式,是一種手術方式,以前多用于沒有條件陰道分娩的孕婦,而現在,很多有先天陰道分娩條件的產婦也會選擇剖宮產,更有甚者,為了盈利[9],醫生會順應產婦的要求而對其實施剖宮產,導致瘢痕子宮增多。瘢痕子宮主要是由于行剖宮產術后組織經過自我修復作用引起的瘢痕。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不斷放開,計生政策放松,孩子入戶口不再受限。選擇多次妊娠者數量不斷增加,對此類孕婦可增加分娩的風險性[10],手術后感染、大出血等不良情況的發生率顯著增加。為此,對近年來產婦的妊娠結局和相關并發癥情況進行了探究與分析,研究結果證實:對于部分瘢痕子宮妊娠者,施行陰道試產可有效降低其并發癥發生率;但為確保母嬰安全,當孕婦出現手術指征時,應施行剖宮產[11,12]。
產程是一個復雜多變、動態發展的過程,護理人員在其中扮演著多種角色,但最重要的還是教育與咨詢。瘢痕子宮孕婦的內心是一個較大的矛盾體,她們想進行陰道試產,但又對自己的身體情況比較擔心,害怕發生子宮瘢痕破裂等事件,對自身生命安全及胎兒健康造成較大的威脅,而且孕婦的親屬也有同樣的心理。故而,護理人員應耐心仔細地為孕婦及其家屬講解孕婦在該種情況下進行陰道試產的可行性、可能出現的不良事件以及相應的急救措施等,盡可能地消除或減輕其心理壓力。另外,護理人員還可為其耐心講解孕婦在圍生期可能出現的事項以及如何配合醫務人員,一起努力,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護理人員在為患者進行檢查和相關操作時,需要注意動作輕柔、準確。于檢查前向孕婦及親屬做好相關說明,于檢查后及時告知醫生、孕婦及親屬檢查結果,幫助孕婦了解自身狀況,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減輕孕婦的焦慮等負性情緒,提高其治療與護理的配合程度。當孕婦發生宮縮時,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地為孕婦按摩腹部,一方面讓孕婦感到關懷、體貼與鼓勵;另一方面,有助于護理人員對孕婦的宮縮情況等進行了解,以便及時發現異常情況,有效保障其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