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艷
(內蒙古牙克石市中蒙醫院,內蒙古 牙克石)
老年患者因為年紀不斷增大,老年人的身體免疫功能逐漸下降,營養吸收情況不佳,造成老年患者很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癥狀。患者的股骨頸不能承受有害應力造成骨折疾病出現[1],所以,造成臨床老年股骨頸骨折發生概率不斷升高,但是因為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很容易出現各種不良的心理問題,而不良心理容易導致不良治療結果發生,所以,要想提升護理效果,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要對患者的心理情況進行關注[2],本研究將心理護理教育措施用到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護理中,效果佳。
研究對象均出自本院,是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集到的140例股骨頸骨折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研究標準且簽署同意書,隨后將全部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有70例,在觀察組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分別為30例、40例,患者的年齡最小為60歲,最大年齡為80歲,平均年齡為(73.11±1.55)歲。在對照組患者中,主要包括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的最小年齡為62歲,最大年齡為81歲,平均年齡為(74.21±1.88)歲。對比組間資料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措施,護士要對患者實施排痰、拍背、按摩、切口清潔、翻身等護理干預措施[3],在患者出現異常情況的時候要及時通知醫生來處理。
觀察組:應用心理護理教育,主要內容如下。
1.2.1 患者入院之后護理人員要及時對患者和患者的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與相關注意事項,并向患者講解有關的醫院規章制度,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開展常規健康教育,讓患者對自己的情況有詳細了解,當患者對自己的情況有全面了解之后,盲目感會降低[4],心理負擔就會緩解,能夠顯著提升護理干預效果。
1.2.2 每日都要對患者所住的病房進行消毒與清潔,隨時保持環境的清潔與舒適,可以為患者播放一些優美的音樂,擺放一些綠色植物,如果醫院有條件,可以布置得跟家里一樣,從而緩解患者的陌生感與盲目感。此外,護士要嚴密監測患者的心理情況,多鼓勵與關心患者,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可以給患者講解治療成功的病例,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緩解患者心理狀況,與此同時,調整患者的作息時間和飲食情況,保障患者的休息時間,提升患者的睡眠質量,以此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5,6]。
1.2.3 在與患者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態度的積極性,要時刻保持微笑與溫和的態度,如果患者存在疑問,那么要及時回答患者的問題,如果患者存在疼痛癥狀,要及時給患者進行止痛治療以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不斷降低患者的焦慮與抑郁狀態,以提高干預效果[7]。
1.2.4 護理人員要及時向患者說明嚴格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且告知患者正確的用藥方法,嚴格禁止患者擅自停藥或者改變用藥方法。
1.2.5 護士要囑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多關心患者,增強患者的家庭歸屬感,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促進理想治療效果的取得。
評估患者的心理彈性情況、負面情緒改善情況,做組間對比分析。
應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對患者的情緒進行評價分析,總分共計30分,如果得分越低則表明患者的癥狀改善情況越好。采用心理彈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評估,總分共計100分,評估結果大于73分,此標準作為心理彈性大的臨界標準,低于27分標準的,可作為心理彈性低的臨界標準,分數越低表示患者的改善情況越佳。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的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的心理彈性評分情況[(±s),分]

表1 對比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的心理彈性評分情況[(±s),分]
組別 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70 74.22±3.00 30.25±1.22對照組 70 74.44±3.52 52.88±2.33 t 0.0852 47.021 P 0.952 0.000
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負面情緒改善情況[(±s),分]

表2 對比兩組患者負面情緒改善情況[(±s),分]
組別 例數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70 20.22±3.00 9.88±1.00 19.52±3.22 9.55±0.99對照組 70 20.11±3.20 15.22±2.22 19.66±3.00 14.33±2.11 t 0.050 12.221 0.023 10.332 P 0.952 0.000 0.962 0.000
由于老年患者骨質疏松情況發生率較高,或者由于強行外力所致,同時由于老年患者多有骨質疏松疾病,鈣機體營養吸收不暢,由此老年人患上股骨頸骨折的概率要比其他人群高[8,9]。目前臨床上治療此病的主要方法為手術治療,手術為較強的應激因素,會影響患者的心理正常狀態,從而出現不良心理情緒。為了提升護理與治療效果,臨床中對患者及時開展心理護理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可全面改善患者的心理彈性。心理護理教育干預措施本著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是在對患者開展基礎護理的基礎上所實施的針對性強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通過改善患者病房環境,實施相關的健康宣教,從而全面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10]。
總之,將心理護理教育干預措施用于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護理干預中,能夠全面改善患者臨床不良情緒,提升患者的心理彈性,對于促進理想治療效果的取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