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岑,趙瑩
(柳州市潭中人民醫院,廣西 柳州)
重度子癇前期為妊娠期高血壓常見并發癥,臨床主要病理表現以低蛋白血癥、高血壓為主,嚴重影響母嬰健康,對臨床治療時效性要求較高,開展有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課題探討價值[1]。重度子癇前期作為不良妊娠發生主要因素,孕產婦易因低氧血癥導致妊娠終止、不良妊娠結局情況,危害母嬰健康,于妊娠期間,易出現低氧血癥,危害孕產婦生命安全,開展有效的治療對策具有重要課題探討價值[2]。以往針對重度子癇前期合并低氧血癥患者,多采用普通面罩吸氧方式,氧流量以5-10ml/min,于臨床應用中發現,治療耐受度較低,極易因效果不佳,改用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增加機體二次創傷,臨床應用價值受限。經鼻高流量氧療作為臨床新型無創正壓通氣手段,借助高濃度氧流量以改善氧供給不足情況,氧氣濕化度可高達100%,相較于傳統氧療舒適度增加,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耐受情況,臨床應用安全性更高[3,4]。現本研究筆者特針對經鼻高流量氧療于重癥子癇前期術后低氧血癥應用有效性進行探究,開展如下探討。
選取2016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產科及ICU接收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為觀察對象,術后確診合并低氧血癥,共計66例,依據產科及ICU收診時間分組,早期33例一組,年齡22-33歲,平均(27.18±1.92)歲;體質量49-85kg,平均(66.34±2.71)kg。晚期33例一組,年齡23-31歲,平均(27.21±1.89)歲;體質量51-88kg,平均(66.51±2.58)kg;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患者均符合婦產科醫學針對重癥子癇前期診斷標準,患者術后伴有不同程度肺水腫、心功能減退癥狀,經確診合并輕、中度低氧血癥[5];(2)患者入組前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授權病歷資料進行數據比對。
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力衰竭、呼吸功能衰竭、腦血管意外、凝血功能障礙、血紅蛋白指標<80g/L患者;(2)治療依從性較低或中途脫落患者。
早期組患者予以傳統面罩吸氧方式,設置氧氣濕化流速為5L/min,依據患者血氧飽和度調節氧流量,最高不超過10L/min;晚期組患者予以經鼻高流量氧療,借助進口Fisher&Paykel經鼻高流量氧療濕化裝置,初始氧流量為35L/min,氧濃度為35%,依據患者血氧飽和度實時調節氧流量及氧濃。
比對治療前后患者血氣指標,主要指標包括血氧飽和度(SpO2)、氧分壓(PaO2)、pH值、氧合指數(PaO2/FiO2);觀察兩組患者有創呼吸機使用情況。
統計校驗采用SPSS24.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采用(±s)、[n(%)]表示,進行t、χ2檢驗,將P<0.05設為統計學差異標準值。
治療前兩組SpO2、PaO2、pH值、PaO2/FiO2指標具有一致性(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SpO2、PaO2、pH值、PaO2/FiO2指標升高,晚期組SpO2、PaO2/FiO2指標高于早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氣指標統計(±s)

表1 兩組血氣指標統計(±s)
注:與早期組治療后比對,#P<0.05
組別 時間 SpO2 PaO2 pH值 PaO2/FiO2晚期組(n=33)治療前 84.68±4.68 82.47±4.41 7.39±0.94 195.42±13.25治療后 97.96±5.71# 96.51±5.67 7.41±0.92 250.14±18.35#t 10.333 11.228 0.087 13.888 P 0.000 0.000 0.931 0.000治療前 84.71±4.72 82.43±4.08 7.39±0.95 195.76±14.10治療后 92.14±5.53 92.73±5.11 7.41±0.89 214.36±16.78 t 5.871 9.049 0.088 4.875 P 0.000 0.000 0.930 0.000早期組(n=33)
見表2。

表2 兩組有創呼吸機使用情況對比
重癥子癇前期繼發低氧血癥概率較高,嚴重危害母嬰安全,考慮低氧血癥發生因素與氧供給不足具有直接關聯性,臨床多輔以氧療作為治療首選方案;傳統氧療方式主要以面罩吸氧、鼻導管吸氧為主,以干冷氣體為主,易導致脹氣等不良反應情況發生,受患者機體耐受度影響,治療期間極易出現不耐受情況,易出現呼吸漏氣、胃腸道脹氣等不良反應,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導致治療中斷,轉為有創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導致機體二次創傷,影響患者治療有效性,患者接受度較低[6,7]。
經鼻高流量氧療作為臨床新型氧療手段,最早適用于新生兒治療中,廣泛于呼吸內科推廣,主要適用于心胸外科、急診科、呼吸內科、ICU等,于婦產科應用報道較少[8]。本研究筆者特針對重度子癇前期術后低氧血癥患者治療中引入經鼻高流量氧療手段,因重癥子癇前期為妊娠期常見并發癥,病情較為危重,易導致肺水腫、心功能衰竭等不良情況發生,合并低氧血癥概率較高,嚴重危害母嬰機體健康。本研究通過采用經鼻高流量氧療等方式,有效降低氣管插管機械通氣開展概率,臨床操作簡單、微創,便于患者佩戴,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療舒適度,對患者機體影響較小,不耐受概率顯著降低,臨床應用安全性較高,于治療時間期間不易誘發導管相關性肺炎,廣泛適用于低氧血癥防治中,可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有效性。經血氣指標分析顯示,患者SpO2、PaO2、pH值、PaO2/FiO2指標升高,晚期組SpO2、PaO2/FiO2指標高于早期組(P<0.05);經比對兩組患者中途有創呼吸機使用情況,晚期組患者無有創呼吸機使用情況,早期組6例改用有創呼吸機,使用率18.18%(P<0.05)。
綜上,經鼻高流量氧療于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術后應用,可顯著緩解低氧血癥,減少有創呼吸機使用情況,安全性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