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運華,張克杰
(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山東 青島)
小兒營養不良是小兒中十分容易出現的病癥。由于小兒處于身體快速生長發育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攝入機體成長所需的足夠營養,如果由于小兒偏食、挑食、日常飲食營養不均衡等導致機體攝入的微量元素、蛋白質、熱量等的量不足,便會導致小兒出現營養不良情況[1-3]。這不但會影響小兒的身體發育,也會對其智力等方面的發育造成影響。因此需要對小兒營養不良患兒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以及干預,以使其營養不良狀態盡快糾正。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兒營養不良患兒中實施臨床保健指導的方法以及效果,本文對相關內容進行報道。
本次研究的時間范圍為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研究對象為本中心就診的70例營養不良患兒,對這些患兒實施如下分組:(1)研究組:該組中共納入患兒35例,其中男患兒人數總計18例,女患兒17例,年齡最小的為1歲,年齡最大的為6歲,中位年齡為(4.18±1.57)歲。(2)對照組:該組中共納入患兒35例,其中男患兒人數總計16例,女患兒19例,年齡區間為1-6歲,中位年齡為(4.26±1.63)歲。對兩組患兒就診時的各項一般資料實施比較分析,結果顯示均P>0.05,無統計學差異,符合研究要求。對于本次研究,入選患兒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兩組患兒就診后接受常規檢查,確診病情之后分別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并給予不同的臨床保健。其中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性保健治療,內容包括遵醫囑給予患者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補充,同時做好補液,防止發生水電解質紊亂的情況,給予患兒胃動力藥,促進營養的消化吸收,增強患兒食欲等。研究組患兒除了接受以上保健治療措施之外,還加強對患兒家屬的臨床保健指導。
1.2.1 口腔保健指導
營養不良患兒容易發生口腔干燥、口腔潰瘍等現象,為此,醫務人員需要做好對患兒的口腔保健治療工作,可以在患兒口腔內涂抹合適的藥物,對患兒口腔創面產生保護作用[4]。同時需要對患兒家屬做好相應的指導,讓他們做好對患兒口腔的日常清潔以及護理。
1.2.2 皮膚保健指導
營養不良患兒的機體脂肪含量低,皮下脂肪比較少,皮膚狀況比較差,如果長期躺在床上,容易發生壓瘡、皮膚感染等現象[5]。為此,需要對患兒加強翻身,對患兒的皮膚做好清潔保護工作。患兒的衣物應當為柔軟寬松的棉質衣物,且床單、被罩需要勤換洗,以保證床單元衛生,減少感染風險[6]。對于有眼角膜干燥現象的患兒,可以適當涂抹一些保濕的眼藥膏,緩解癥狀。
1.2.3 健康教育
保健人員應當與患兒家屬做好溝通,將患兒的實際情況詳細告知患兒家屬,使他們心中有數[7]。另外,需要對患兒的飲食加強指導,讓家屬給患兒準備營養均衡的飲食。為了刺激患兒的食欲,盡量保證飲食色香味俱全,且清淡易消化[8]。對于年齡較小母乳喂養的患兒,讓患兒吃母乳的時間可適當延長。如果患兒年齡稍大,有了一定的溝通、理解能力,則可以同時做好對患兒的健康教育,讓他們對于營養不良引起重視,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和合理飲食。另外,對于使用藥物治療的患兒,可能會出現一些藥物不良反應,應當提前向患兒家屬告知,并指導相應的注意事項,讓患兒家屬能夠合理安全地給患兒用藥[9]。
對兩組的保健治療效果以及保健知識掌握程度進行比較分析。其中療效評定標準如下:(1)顯效:患兒營養不良癥狀、體征消失,飲食正常,體重增長,面色健康紅潤;(2)有效:患兒的癥狀有不同程度改善,飲食情況有顯著改善,面色好轉,體重有一定程度的增長;(3)無效:各項指標,包括癥狀、飲食、面色、體重等變化不顯著。保健知識掌握程度使用面對面問答形式進行調查,滿分100分,分為優(≥85分)、良(70-84分)、差(<70分)幾個等級,統計優良率。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兒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4.29%、71.43%,兩組該項指標的差異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n(%)]
研究組中家長對小兒保健知識掌握優良率達到了91.4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5.71%,組間差異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保健知識掌握情況對比[n(%)]
小兒營養不良的發生率很高,這會影響小兒的身體發育以及智力發育,因此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保健治療和護理,讓患兒的營養不良情況能夠及時改善[10]。本文在給予小兒營養不良患兒實施針對性的保健治療以及基礎性護理的同時,還加強了臨床保健指導,著重對患兒做好口腔護理和皮膚護理,同時對患兒家屬進行飲食、用藥、日常保健等相關知識的指導。結果顯示,接受臨床保健指導的營養不良患兒的療效有了顯著提升,患兒家屬對于小兒保健知識的了解程度也明顯提高。由此可見,臨床保健指導對于促進營養不良患兒的健康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