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華偉
(長治市中醫醫院,山西 長治)
急性嵌頓環形混合痔為臨床肛腸外科常見急癥,考慮病灶生理結構特殊性,其病因病機較為復雜,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質量,考慮混合痔根治難度較大,多需采用外科手術治療方式,以根除病灶,提高患者生活質量[1]。傳統手術于急性嵌頓環形混合痔應用中,因手術開展難度較大,術后護理較為繁瑣,極易導致多種合并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近年隨著醫學事業不斷發展,臨床針對急性嵌頓環形混合痔臨床治療需求,特采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環切術進行針對性治療,可顯著提高手術開展針對性,降低漏診情況,避免復發[2,3]。考慮急性嵌頓環形混合痔手術開展難度較大,為降低手術治療創傷,確保最佳預后效果,選取適配治療手術具有重要研究價值?,F筆者特針對不同手術方式有效性開展平行比對。
收集長治中醫醫院肛腸科收治急性嵌頓環形混合痔患者為探查對象,病例篩查時間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共計42例,依據就診時間劃分兩組,早期21例設為觀察A組,男12例,女9例,年齡區間25-76歲,年 齡 均值(41.39±2.14)歲,嵌 頓 時間1-4d,時 間均值(2.38±0.68)d;晚期21例設為觀察B組,男13例,女8例,年齡區間27-74歲,年齡均值(41.41±2.11)歲,嵌頓時間1-4d,時間均值(2.41±0.71)d;兩組急性嵌頓環形混合痔患者入組資料做統計學分析,差異細微符合研究比對指征(P>0.05)。
所選患者術前均予以復發聚乙二醇電解質散137.12g混合2L開水,待放至體溫后予以患者行腸道清理,予以患者腰硬聯合麻醉,待獲得最佳麻醉平面后,指導患者呈截石位,開展手術;觀察B組予以外剝內扎術聯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予以病灶痔核大小等情況,于截石位2點、5點、7點、11點等方向,將嵌頓痔核2-4個至肛緣皮膚1cm左右做V型切口,將痔瘡血管進行縫合,清理多余的痔核皮贅;沿著邊緣將周圍皮橋下血管叢進行剝除,將上2/3借助和吸收線進行縫合,將下1/3肛門皮膚切緣開放;于肛門置入直管型肛痔吻合器肛管擴張器,置入縫合器,于齒線邊緣4cm處進行直腸黏膜下荷包縫合,與吻合器進行固定,借助吻合器實施切割 ,待吻合器關閉下20s后退出,借助可吸收線將直腸端出血點進行縫合。觀察A組患者直接予以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兩組術后6h后可適當予以患者飲水,觀察有無不良反應,待無不良反應后予以患者半流質食物;術后選取敏感抗生素予以患者抗感染治療,于術后第2d予以患者1/5000PP液坐盆,持續治療2周,改為肛門給藥復方角菜酸酯栓塞,再持續治療2周。
統計比對兩組不同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于術后予以患者視覺模擬疼痛量表對患者疼痛情況進行量化評分,記錄肛緣水腫時間;開展醫學隨訪6個月,觀察兩組患者痔瘡復發情況。
觀察B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指標與觀察A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對(±s)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對(±s)
組別 n 手術時間 術中出血量觀察B組 21 52.17±3.62 12.11±0.89觀察A組 21 50.17±3.59 12.40±0.91 t 1.798 1.044 P 0.080 0.303
觀察B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低于觀察A組,肛緣水腫時間短于觀察A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轉歸情況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術后轉歸情況對比(±s)
組別 n 疼痛 肛緣水腫時間觀察B組 21 3.10±0.86 4.58±1.42觀察A組 21 3.92±0.92 8.17±1.68 t 2.984 7.479 P 0.005 0.000
經醫學隨訪6個月,觀察B組無復發人次,觀察A組5例患者復發,復發率23.81%,組間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
近年隨著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作息飲食結構改變,痔瘡發病率呈現逐年遞增趨勢,成為影響人們機體健康的主要肛腸疾病,受到臨床學者高度關注。急性嵌頓環形混合痔為臨床常見痔瘡類型,具有病情復雜、臨床癥狀多、疼痛劇烈等特異性表現,指由多種原因誘導的括約肌痙攣、靜脈血流及淋巴血流障礙誘發的局部炎癥,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需開展早期外科手術治療,以獲得最佳預后療效[4,5]。臨床學者針對急性嵌對環形混合痔病因病機及治療需求,主要采用外科手術治療,既往傳統手術治療時,因肛門生理結構特殊性,肛門水腫情況,痔核分界不清,手術開展難度較大;經臨床病例研究分析顯示[6],外剝內扎個數及肛管皮橋寬度與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高度關聯性,若黏膜橋、皮橋保留過少,易誘發肛門狹窄,若組織保留過多,易增加術后組織水腫,痔瘡切除創面術后愈合周期較長,伴有明顯肛門疼痛情況,嚴重影響創面換藥、排便等,增加患者預后康復有效性[7]。既往臨床學者多采用保守治療方式,于臨床應用中發現,經由保守治療后,再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未緩解患者創面,愈合周期長,術后疼痛等不良情況,受到臨床學者高度關注[8]??紤]急性嵌頓痔病灶伴有明顯細菌感染情況,加之手術為侵入性操作,若直接給予急性嵌頓痔患者開展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易增加術后感染風險,于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提升無顯著增益效果,是否直接開展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臨床學者尚存在較大爭議。本研究筆者基于臨床多年工作經驗,認為急性嵌頓痔因伴有大量炎癥細胞浸潤,炎癥細胞浸潤深度種類與混合痔具有高度一致性,于急性嵌頓痔瘡發病初始3d內,伴有血栓、水腫,僅限于痔核內,對周圍肌肉、粘膜組織無不良影響,同時于急性嵌頓痔病例中發現,其病灶周圍腫脹、疼痛情況,并無皮溫升高、皮膚發紅等情況,考慮與局部組織血液循環障礙誘發的組織缺血相關,符合手術開展指征,遂筆者針對急性嵌頓性環形混合痔采用外剝內扎術聯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開展針對性治療,借助手法回納等方式,改善局部肛周血液循環情況,以減輕痔核水腫,避免血栓情況發生,待其痔瘡出現皮膚褶皺,直徑縮小后再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可顯著減少手術開展難度,并借助吻合器進行痔核切除,操作簡單,利于肛門組織回納,平整手術創面,利于術后創面愈合,緩解術后疼痛等情況。
綜上,外剝內扎術聯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形切除術于急性嵌頓環形混合痔手術治療效果顯著,可于臨床深化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