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曄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人民醫院,內蒙古 巴彥淖爾)
在當前的社會大環境中,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有了大幅度提升,百姓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對自身的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情況下,民眾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傳統的護理質量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民眾的需求,那么怎樣提升護理質量就成為現在醫院工作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這種情況下,護理部區域化負責制受到了較高的關注,所以,對護理質量管理中護理部區域化負責制的實施效果進行分析是具有重要意義的,現將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研究對象均是本院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接受護理的患者資料,共計收治患者資料88例并將這些資料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隨后將全部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44例與對照組44例。在對照組4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8例,其余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齡上至56歲,下至23歲,中位年齡為(37.0±5.0)歲。在觀察組4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2例,其余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齡上至58歲,下至24歲,中位年齡為(38.5±5.5)歲。對比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情況,無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較好的可比較性。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質量管理方案。
觀察組實施護理部區域化負責制措施,主要內容為:在護理部區域化負責制措施實施的過程中,醫院應依據護理工作的性質、難度對護理部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并選取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擔任護理工作的負責人[2]。負責人在實際的工作中要明確自己的具體職責,并根據各個科室的實際情況制定細致的護理質量管理方案,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的依據。負責人在制定護理措施的過程中要結合以前護理工作中出現過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現有的規章制度進行分析與完善,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管理和培訓力度,以此不斷完善護理工作,提升護理工作效果[3]。如果在護理過程中出現了非正常事件,負責人應及時對現場進行管控,分析不良事件出現的原因,對于違反規定的人員一定要做出嚴肅處理,在自身區域內營造良好的氛圍,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概率。負責人應通過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方式對管轄區域進行巡查,確保能夠及時發現和高效處理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處理發生的問題。另外,負責人應定期組織護理質量管理探討會,對于一個階段內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談論,總結護理工作的成果,制定下一階段工作方案,以此不斷促進護理質量的提升[4]。
對兩組的護理質量評分及患者滿意情況進行分析與比較。其中,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評估表進行評估,其中所包含的內容為: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這幾項,統計后最終通過計算得到護理滿意度情況。
應用SPSS21.0統計學工具進行數據的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應用(±s)來代表,計數資料通過[n(%)]來表示,分別進行t、χ2檢驗,P<0.05表示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
護理質量評分能夠直接反應出護理效果情況,此次研究在兩組患者接受不同的干預措施后對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均實施了評估,并以評分的方式表現出來,兩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結果比較,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情況[(±s),分]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情況[(±s),分]
組別 例數 護理質量評分觀察組 44 97.5±1.2對照組 44 83.3±1.0 t 3.221 P 0.000
在干預措施實施后,對兩組患者均實施了護理滿意度測評,護理滿意度應用的是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評估表進行評估的,其中所包含的內容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分別統計兩組患者達到的相關標準的例數,最后計算每組的護理滿意度,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比較
與常規的護理質量管理模式進行比較,護理部區域化負責制在護理質量管理中具有顯著的優勢[5],此種干預方式要求醫院對護理部進行區域化管理,并指定相關的負責人實施護理質量管理工作,這樣不但提升了護理效率,而且顯著提升了護理質量。本次研究選取的研究病例均為本院收集到的接受護理的患者,并對患者開展了分組對比分析[6],意在對護理質量管理中護理部區域化負責制的實施效果進行分析。經過本次研究得到的結果為: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這表明,在實施了護理部區域化負責制之后,護理工作質量顯著提升,另外,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結果比較,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這個研究結果顯示:在實施了護理部區域化負責制之后,由于護理質量的提升,患者的滿意度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兩者是具有密切聯系的[7,8]。
總之,在醫院的護理質量管理中實施護理部區域化負責制[9,10],效果是理想的,因此這種措施是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的[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