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瑩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河南 開封)
急性胸痛是急診科患者較為常見的疾病癥狀,患者多伴有血壓異常升高、呼吸疼痛以及間歇性胸痛等,明確病因并給予及時有效的針對性治療,是確保急診搶救治療效果的關鍵[1]。該病的發生具有較大的風險,如應對措施不當,極有可能造成患者出現猝死等惡性事件,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本研究選擇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因不同病因導致出現急性胸痛、到本院急診科就診的122例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根據患者在本院急診科就診期間所接受的護理干預方法,將樣本均分為對照組(急診科常規護理)和觀察組(精細化護理);樣本致病原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功能異常、胸腔積液、心肌炎、自發性氣胸等疾病;樣本平均年齡(41.50±5.50)歲;男女性別比例為69∶43;本研究在使用患者相關資料前,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患者及家屬愿意配合進行相關問卷評分調查。參與本研究的患者相關資料,在分組后的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不影響相關指標的分析比較結果(P>0.05)。
1.2.1 對照組
接受急診常規護理,包括病情及各項生命體征的監測、用藥指導、飲食調節、病房環境護理等常規護理措施[2]。
1.2.2 觀察組
在接受常規基礎干預措施的同時,增加精細化護理干預,主要方法及內容包括:(1)病情評估。在患者入院后,及時指導和協助患者接受相關檢查,并根據檢查結果和患者主訴、身體癥狀表現等,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并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3];(2)針對不同病情患者進行急診搶救時,要確保干預措施的針對性、合理性、預見性和有效性,如對血壓異常的患者,要及時建立靜脈通路、并保證相關管路的暢通有效;對出現心肌梗死癥狀的患者,及時給予溶栓干預措施;對有胸腔積液、氣胸等癥狀的患者,可通過胸腔穿刺減輕患者肺部受到的壓迫等[4]。(3)隨時了解和關注患者的情緒、心理變化,給予患者相關疾病知識和治療康復措施的宣教,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自身的疾病,愿意配合治療和護理措施的實施[5]。
1.3.1 不良事件發生率
對參與本研究的兩組患者,臨床出現休克、腦卒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6]的患者例數進行統計記錄,并計算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
1.3.2 護理效果
該指標包括分診時間、搶救時間、急診停留及住院時間[7]四個維度,根據兩組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各個指標的數據統計,并進行小組患者各指標的均值對比。
1.3.3 護理滿意度
該指標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兩組患者及家屬在接受相關護理干預后的滿意度,進行打分評價,并根據回收問卷的統計結果,按照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級進行患者例數的統計,并進行總滿意度的組間比較。
相關數據使用SPSS25.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中出現休克1例、心率失常1例無腦卒中、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的患者,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為4.92%,遠低于對照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21.31%,13/61)。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下表1。

表1 臨床不良事件發生率組間對比[n(%)]
如下表所示,觀察組患者的分診時間、搶救時間、急診停留及住院時間四項指標,均較對照組縮短。P<0.05,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環節用時相關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各環節用時相關指標對比(±s)
組別 例數 分診時間(min) 搶救時間(min) 急診停留(min) 住院時間(d)對照組 61 4.65±0.50 35.55±5.25 70.50±5.50 14.25±1.50觀察組 61 2.50±0.50 25.15±2.05 51.50±4.50 8.65±1.50 P-<0.05 <0.05 <0.05 <0.05
對兩組患者及家屬的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達到96.72(59/61),明顯較對照組更高(78.69%,48/61)。P<0.05,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急性胸痛急診科常見的一種危重疾病癥狀,造成患者出現急性胸痛的原因多樣,包括心絞痛、不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梗、主動脈狹窄、心包炎、主動脈夾層、肺栓塞、肺炎、胸膜炎、自發性氣胸、食管反流、食管痙攣、消化道潰瘍化、膽囊疾病帶狀皰疹等[8],可造成患者發生不同程度、不同癥狀表現的急性胸痛。如不能對病因予以準確判斷,并實施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會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巨大風險。
精細化護理干預,是通過對患者病情的準確評估,對患者的不同癥狀表現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同時,根據患者確診后的具體病因、病情和治療方法,給予患者心理、飲食、藥物等全面的干預措施,能夠有效地避免護理不當而造成不良事件的發生,讓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和護理體驗。本研究的相關指標數據也對該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給予了充分的證實。
綜上所述,在急診科急性胸痛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在對患者給予準確診斷和病情評估的基礎上,實施精細化護理措施,能夠極大地縮短患者治療和護理操作時間,減少因護理操作不當引發不良事件的發生機率,有效地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和護理質量,該護理模式得到了廣大患者的接受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