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中職通用英語技能競賽“職場運用”這個環節的培訓進行闡述,并針對在培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所采取的策略進行探究,主要從解決詞匯關、選定角色、團隊合作、信息的加工能力培養、模擬實操這五個方面進行闡述,旨在拋磚引玉,學習更多更好的培訓策略。
【關鍵詞】職場運用;策略;詞匯關;角色;團隊合作;信息加工;模擬實操
【作者簡介】張柳紅,佛山市順德區均安職業技術學校。
中職通用英語技能競賽一共分為三大部分:在線測評、情景交流和職場運用。“職場運用”這個環節在整個競賽過程中所占比重大,占了40%,而且“職場運用”對選手的要求也較高,它不僅需要選手有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需具備較強的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更要有過硬的總結能力、口頭交際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因此,要想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就需要在訓練的時候采用合適的訓練策略和靈動的技巧,根據隊員的角色差異進行因材施教。本文就選手訓練時出現的一些問題應采取何種訓練措施進行探討。
一 、解決詞匯關,攻克第一難關
中職學生的英語成績普遍較差,即使進入競賽組的選手基礎相對好些,但是仍然存在詞匯量少等客觀現象。如何提升他們的詞匯量對于今后能否進行有效的培訓異常重要,因為在競賽中“職場運用”這個環節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如何攻克單詞關,讓競賽組的學生擁有較為豐富的詞匯量,是進行培訓的首要任務。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培訓學生的時候,主要采用以下策略:
1.使用手機App百詞斬進行單詞的記憶。要求學生每天定點進行單詞背誦,并將所背誦的單詞進行截圖,從而促進學生記單詞更有規律性,讓學生的大腦對記單詞這一任務形成一個機械記憶,有利于學生擴充詞匯量。
2.層層遞進式單詞記憶法。根據學生已掌握的詞匯對學生所記憶的詞匯、詞典進行分類,對于其他類選手,著重要求他們記憶與他們專業有關的詞匯,而對于服務類的選手,要求他們的詞匯記憶與BEC接軌,服務類的選手單詞記憶的難度和量都要比其他類的選手大和多。
3.定時單詞速記,進行組內競賽。每天進行競賽組詞匯大PK,對于成績較好的選手給予適當的小鼓勵,從而調動他們背單詞的積極性,達到背單詞的目的。
當學生的詞匯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學生在做練習時特別是對職場運用環節的任務資料的閱讀就事半功倍了,因為這個環節要求學生在規定的30分鐘內讀懂任務的內容,并對任務內容進行篩選、歸納,信息交換,最終完成任務單,這都需要學生大量的詞匯量來協助完成的。
二、選定角色,各放異彩
在訓練初期,教練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及其語音語調等綜合能力進行判斷,確定選手A和B,思路條理清晰且擅長總結的選手為A,思維敏捷且聽說能力較強的選手為B。角色選定后,可以根據選手角色特點對他們進行培訓,要培訓選手A 拿到任務馬上能中找出任務中的requirements,并能迅速對任務的信息進行處理,知道具體要做什么,并迅速完成worksheet中的第一部分,同時做好交流的準備。此外,在培訓過程中也要注重培養選手A學會用關鍵詞清楚地向選手B表達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條件,且要講清楚哪些是必須的條件,哪些是附加條件,方便選手B篩選信息。以廣東省2018年省賽試題為例,選手A 應向選手B 傳達requirements中shipment experience/Deadline of the shipment arrival /shipment cost/package and insurance。如果選手A 信息傳達全面準確,那么選手B就根據獲得的條件進行信息處理及篩選,然后協助選手A 完成worksheet。選手B 傳遞的信息正確與否至關重要,如果出現信息錯漏就會造成判斷錯誤,任務失敗。因此在培訓選手B的時候,要著重培養選手B對信息的有效提取,建議可以讓學生多做閱讀理解,并要求他們對各個段落主旨大意進行提取歸納,從而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時也加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只有選手B 能清晰地傳輸信息,選手A才能及時順利地完成任務。同樣以廣東省2018年省賽試題為例,選手B在“Shipment Experience”部分應向選手A提供“15 years of freight forwarding service with rich experience”等信息,讓他完成worksheet中的section II 部分。因此對選手A 和B 的選擇及定位是極其重要的,只有選好了角色才能進行更有效的培訓。
三、團隊合作,默契培養
英語通用技能競賽中的“職場運用”環節,對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要求很高,因此教練在培養選手A、B 時要特別注重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讓選手A和B在平日的訓練中有合理分工,明確選手A、B各自的理解任務并獲取關鍵信息。
教會學生對對方不懂的單詞或詞句靈活用其他詞匯代替,或者直接采用拼讀的形式把信息傳遞出去,達到信息共享。
對于選手A,我們首先要訓練他在拿到一份任務時能快速有效地提取任務的要求,并能用簡短的雙方都可以理解的關鍵詞向選手B提供任務要求,提前準備好如何用簡單易懂的詞句向選手B進行提問,獲取資源完成worksheet。
要訓練選手B具備對任務單上的內容進行預測的能力,率先提取信息,對所給的材料進行篩選,也可以適當做些標記,以防對方可能有信息的缺失或者信息的錯誤,做好與選手A進行信息共享的準備。
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注意一些常用詞匯的配合訓練,例如涉及時間的時候,只要選手A給出關鍵詞Time,選手B 馬上能找出與time相關的信息,而不需要進行完整句式的提問,這樣就能大大縮短時間,為后面的準備提供充分的時間保障。
注重選手之間的默契培養。教練在平時的培訓中,可以教選手一些肢體語言,讓他們彼此之間形成一種快捷有效的默契,這對完成任務有輔助作用。
在僅有30分鐘的比賽準備階段,選手要進行交流,達成信息共享,完成worksheet,要講求團隊合作,更需選手間有較好的默契。選手默契度培養是培訓的重點更是難點,選手間有默契能為競賽增力不少。
四、信息的加工能力培養,形成套路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在培訓選手的時候,要讓學生掌握對信息理解和加工的能力,即我們的參賽選手能夠在備賽時準確理解任務的要求及其所涉及的內容,分析材料,進行快速有效的篩選,選手A和B 獲得各自需要的關鍵信息,便于接下來的溝通。
此外,教練在培養選手時應進行相關套路句式的培訓,讓選手事先準備好開頭及結尾,如:
Good morning,ladies and gentleman and dear judges, it's our great honor to stand here. Now, I want to introduce ourselves before we begin.
And our team's task is…
Dear judges, ladies and gentlemen, At the end, we choose... We hope he will be satisfactory for... That's all.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you can ask my partner, he will answer all your questions. Thank you.
教練進行頭尾套路句培訓后,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教會選手在做陳述報告時應采用何種形式。筆者認為選手在做陳述報告時,可以采用“總分總”的結構,“總分總”有兩種做法:其一,可以先對自己及同伴進行介紹并說明此次職業場景的任務是什么,這部分建議用時一分鐘,接著說自己的選擇項是什么,接下來對為什么做出這樣的選擇進行闡述,這部分闡述應為重點闡述,建議用時40秒到1分鐘,這部分闡述要有條不紊,做到有理有據,不能亂說,可以采用一些套路詞,如firstly,secondly, thirdly, what's more, and then, finally 等對每個觀點進行闡述,并在每個觀點后發表個人意見,這樣內容句會顯得充實有序,給裁判留下好的印象,得分也會高。對于不選的另外兩個選項,可以分別找出與任務單不符合的一到兩個條件來說明一下,建議一共用時30秒就可以了。最后用30秒時間對任務進行總結,向裁判表達任務已經完結。其二,第一步與前面相同,但在陳述為什么選擇這樣處理時有所不同,可以先逐條分析任務要求,然后把符合該條任務要求的選項提出來,到最后進行一個合并得出選擇項,這樣就不需要再進行為什么選與不選的闡述。最后結尾進行一個總結。當教師能夠培養選手在理解任務后陳述時熟悉套路,拿到高分就輕而易舉了。
五、模擬實操,構建強大的心理屏障
選手們經過前面幾項訓練之后,對“職場運用”環節的套路和答題技巧已經基本熟悉,那么接下來就要進行模擬實操,其實模擬實操可以在開始訓練一段時間后就開展。模擬實操可以分層進行,首先允許選手就平日已經練習過的內容進行展示,最好能在一個較大的會議室,并且有一定數量的老師作為評委和學生作為觀眾,這樣才能較好地模擬賽場。經過一兩次模擬后,如發現學生現場表現力有進步,展示達到預期效果,那么就可以加大難度,嘗試讓學生進行新題目的練習并進行展示,在溝通的時間上允許他們超過賽場的規定時間,讓他們有較好的準備。經過兩到三次展示后,若效果好的話,可以繼續增加難度,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交流并進行展示,在訓練過程中可以逐漸增加題目的難度,以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此外,我們也應注重學生心理的培養,在模擬展示中,選手多少存在怯場心理障礙,但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性格與心理品質是獲得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創造發明的必要條件。一個不具備良好心理素質的學生,將來不可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以此為據,我們在模擬實操時不但要訓練選手適應賽場的表達能力,還要培養選手克服怯場障礙形成強大的心理屏障。因為在任何比賽中,參賽選手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緊張。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等于比賽成功了一半,因此要培養選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學會賽前自我心理調節,自我心理暗示。
“職場運用”其實就是模擬職業場景,考查學生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信息處理、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有助于學生未來職業競爭力的培養和提高。在備賽培訓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有行而有效的培訓方法和策略,那么選手就會深感培訓的樂趣,學有所成,自然而然提高競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謝拓.中職英語技能比賽的賽前輔導策略初探[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11.
[2]樊霞.中職英語技能大賽寶典(其他類)[M].清華大學出版社.
[3]謝菲.職業英語能力訓練教程[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4]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S].
[5]201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英語技能大賽賽項規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