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華青
(柳州市工人醫院 產科,廣西 柳州)
當孕婦面臨分娩時往往心存焦慮,恐懼情緒難以消除。分娩時面臨劇烈疼痛,同時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導致孕婦極度痛苦,會對他們的心理產生影響,進而做出身體反應,導致自然分娩失敗[1]。如果能夠有效緩解孕婦情緒,給予適當支持,讓他們更有信心完成分娩,發揮主動性,必然有助于提高初產婦自然分娩率,這就對護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心理干預護理可以做到這一點,與患者充分溝通,給予適當安慰,解決其面對的問題,加強情感支持,消除恐懼情緒,從而使分娩疼痛有所減輕,提高初產婦自然分娩率。從目前臨床應用情況來看,這種護理方式取得了較好結果,具體報道如下。
根據研究要求共入選100例患者,全部來自于我院,時間為2018年1~12月,皆為單胎無并發癥、骨盆無異常的初產婦,嬰兒體重均在2500~3300 g,孕周最小36周,最大42周。產婦年齡最小19歲,最大36歲。其中49例為高中及以上學歷,51例為中專及以上學歷。將其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了解患者一般情況,收集臨床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同時再進行心理干預。
1.2.1 產前心理干預
孕婦待產時要提供舒適的環境,保持安靜,避免刺眼光線,采取獨立房間,取消以往的大待產室,這樣可以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同時避免噪音干擾。房間里的陳設要符合家庭環境,避免影響情緒的顏色。室內安置常規娛樂設施,供孕婦和家屬使用,減輕等待時的焦慮情緒[2]。空間中陳設一些指導圖片或裝飾品,營造良好的環境,以期幫助孕婦正視分娩問題,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順利開展分娩工作[3]。醫護人員要與孕婦積極溝通,以熱情的態度去對待他們,幫助其適應環境,從而減輕壓力,消除緊張感,增加舒適度,維持健康心理。許多孕婦的焦慮情緒來自于對分娩知識的缺乏,對此要有充分認識,加強宣教,有助于其調節心理。傳授相關知識,解釋分娩過程,讓其了解持續時間以及可能出現的生理反應,從而在心理上作出準備,避免對分娩期的影響。告知分娩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不必過于焦慮,放松心理,積極配合,往往能夠更加順利。準備自然分娩錄像,安排孕婦及家屬觀看,讓他們有更直觀的了解,這是一種很好的宣傳方式,通過更生動的形式來傳輸知識,往往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孕婦可以根據錄像學習,了解助產動作,同時進行訓練,避免肌肉過度收縮帶來的影響,在分娩時調整自己的呼吸,從而更有利于順利完成這一過程。
1.2.2 產時心理干預
分娩過程孕婦往往過于緊張,產生焦慮情緒,希望能夠得到親人的鼓勵與安慰。醫務人員對此要有充分認識,支持家屬陪伴,幫助孕婦提升信心,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安撫,緩解其緊張情緒,避免產生孤獨感,消除心理恐懼,在情感上給予支持。家屬的陪伴往往能夠獲得較好的結果,媽媽的照顧有助于初產婦緩解心理壓力,消除負面情緒,積極面對分娩過程。
陪產:回歸自然分娩方式目前比較受歡迎,對于初產婦較為合適,她們可通過這種方式獲取醫學知識,接受經驗指導,同時在心理上得到安慰,疏泄不良情緒,緩解緊張,減輕身體不適。陪產員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他們指導孕婦調整體位,增加舒適感,隨時給予鼓勵,做好充分溝通,了解她們的緊張情緒,探究根源所在,幫其消除孤獨感,增強信息,更有效面對分娩,增加自然分娩率[4]。通過這種方式使孕婦放松,舒緩不良情緒,使精神更為舒暢,消除緊張感,此時身體也會做出相應反應,宮頸痙攣會消除,其所帶來的水腫也會減輕,從而有助于分娩順利進行,減少產程用藥。
1.2.3 產后心理干預
當初產婦情緒緊張時,希望通過述說的方式來緩解,因此傾聽對他們至關重要,可以了解他們的感受與需求,從而更好地給予指導,通過這種方式探求原因所在,針對性進行疏導,往往能夠獲得較好效果。人性化護理方式往往能夠帶來舒適感,不但會使身體癥狀減輕,同時會得到心理安慰,在精神上更為滿足,反過來又會減輕身體不適。如第二產程時產婦腹痛明顯,子宮收縮加強,極度不適帶來巨大心理壓力,許多人對自然分娩難以承受,要求剖宮產。面對這種情況助產士要加強溝通,不斷調動她們的積極性,給予適當鼓勵,增強對方的信心,使分娩過程順利進行,這樣更有利于產后的恢復。
對比兩組分娩方式以及產程時間。應用焦慮自評量表進行評估,小于50分為正常,50~60分為輕度焦慮,61~70分屬于中度焦慮,大于70分屬于重度焦慮。另外,對比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做好記錄。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產婦的順產率,剖宮產率,產程總時間等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的產程時間和產婦分娩方式比較[n(%),±s]

表1 兩組的產程時間和產婦分娩方式比較[n(%),±s]
分娩方式 產程時間(min)順產 產鉗助產 剖宮產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觀察組 50 45(90.0) 3(6.0) 2(4.0) 340.5±120.2 68.5±14.5 10.5±5.4對照組 50 25(50.0) 5(10.0) 20(40.0)550.5±234.5 71.3±24.2 11.8±6.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經過相應的護理干預,對比產婦的焦慮程度,護理滿意度情況,觀察組遠遠強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的焦慮評分、護理滿意度對比(±s, 分)

表2 兩組產婦的焦慮評分、護理滿意度對比(±s, 分)
組別 例數 護理前焦慮評分 護理后焦慮評分 護理滿意度對照組 50 70.82±3.82 61.72±3.02 84.53±4.35觀察組 50 71.28±3.02 50.52±3.26 95.35±2.32 P>0.05 <0.05 <0.05
初產婦首次面臨生產,焦慮情緒難以避免,在產前即會出現,比例相對較高[5]。負面情緒不斷積累,將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導致產程延長,身體極度痛苦,甚至會出現嚴重并發癥,降低自然分娩率,甚至威脅自身及嬰兒健康。面對這種情況心理指導往往能夠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溝通了解問題所在,積極疏導不良情緒,減輕負面壓力,使其得以放松,確保心理穩定。護理工作必須時刻以患者為出發點,形成融洽的相處模式,加強交流,耐心傾聽,給予情感支持,鼓勵其積極面對,這樣才能幫助其疏泄不良情緒,順利進行分娩。在本研究中,心理干預后可使產婦的焦慮情緒明顯好轉,提升產婦的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由此可見,心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焦慮情緒,增加初產婦自然分娩率,具有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