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淑珍
(內蒙古興安盟人民醫院 腎內科,內蒙古 興安盟)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的加劇,諸多因素誘發的慢性腎病保持了逐年上漲的勢頭,并且演變成了威脅民眾身心健康的病癥,而腹膜透析是一類有效的治療手段。但是一旦病人長期地進行腹膜透析治療,再綜合病人各個因素,會存在較大的并發癥出現概率,極大地阻礙了腹膜透析正常的療效,最終對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脅[1-2]。即使能夠利用基本手段將病人的透析液更替,對有關的腹膜炎充分觀察,然而依舊欠缺并發癥防治手段,加大了風險性。本文將立足于腹膜透析相關并發癥的護理措施進行探討,以期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我院隨機選擇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30例腹膜透析病人作為研究的樣本。130例按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65例)與對照組(65例)。觀察組年齡16~85歲,平均(50.5±34.1)歲,男性32例,女性33例;對照組年齡 18~87歲,平均(52.6±34.2)歲,男 29例,女性 36例。兩組病人的資料對比較為均衡,具備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在對照組中,將對65例腹膜透析病人執行常規護理干預措施。
在觀察組中,將對65例腹膜透析病人執行并發癥護理干預措施,其方法為:一方面在預防性護理工作中,明確腹膜透析病人所要面對的5個并發癥,分別是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導管隧道及皮膚出口感染、腹膜透析機械并發癥、腹膜透析消化系統并發癥、腹膜透析代謝并發癥。護理人員需充分對5個并發癥的專業知識進行掌握。在透腹膜透析進程中,需要對整個過程嚴格規范,落實無菌操控。如若病人身體各項指標較低、年齡較大,必要的話,可以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情況。護理人員病人醫治期間,充分了解腹膜透析病人血壓、血糖、水電解質信息,評測代謝性并發癥的出現概率。對低血糖與鈉潴留還有水腫病人應及時平衡其水電解質,給予病人充分營養。此外在透析中,還需要對病人縫合部位、透析管、體征、是否堵管與滲液進行監測。另一方面,在并發癥出現下,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護理。如感染、腹膜炎等感染類型并發癥要嚴格進行每日病例記錄,圍繞病人身體狀況選用無腎臟代謝參與的抗菌藥物,記錄好炎性因子并優化藥物的使用。代謝性并發癥的護理需要為病人補充糖分。急性病人只需要為其注射葡萄糖,而慢性且清醒的病人可以提供富含糖分食物和注射葡萄糖。對于機械性并發癥和其他并發癥,也需以針對性護理為準則,例如病人透析液泄漏,要及時行縫合部位檢測,嚴重時,可停止透析,處理縫合位置以抑制泄漏。
(1)對比兩組病人護理后并發癥浮現情況,其中包括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導管隧道及皮膚出口感染、腹膜透析消化系統并發癥等。(2)對比兩組病人護理滿意程度,使用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滿分100分,>90分為滿意,60~89分為較滿意,0~59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滿意+較滿意)/總例數×100%。
把整個數據送入SPSS 22.0軟件中進行解析,計量資料均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實行χ2檢驗,以(%)表示,其中P<0.05顯示具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如表1所示,觀察組護理后并發癥總發生率小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護理后并發癥發生概率對比[n(%)]
如表2所示,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大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護理的滿意程度對比[n(%)]
腹膜透析主要是發揮液體濃度彌散效應和水分滲透效應的一種透析醫治手段。由于腹膜透析要在病人腹壁放入導管,來執行腹腔灌注,因此加大了腹壁與腹腔遭受感染的危險性,感染的并發很容易導致原本的病癥加重[3-4]。有效的護理干預是可以讓腹膜透析病人導管的感染的概率得到大幅度下降的,同時也能夠對病人預后的改進有著積極的意義[5]。本實驗中的并發癥護理干預在應對并發癥的預防中,能夠憑借著極其專業的疾病知識對整個護理進行有針對性的策劃,并為并發癥護理干預的有效實行奠定了基礎。在護理當中,并發癥護理干預以病人為護理的核心,有機結合專業的疾病知識和護理經驗,充分注重病人的感受和病人耐受性,進而讓整個護理流程得到規范,促進了護理工作的質量,起到了有效的并發癥預防效果,為腹膜透析治療提高了安全系數[6]。
本文實驗也表明了使用并發癥護理干預觀察組的護理后并發癥總發生率小于對照組對應數據,且護理總滿意度大于對照組對應數據,并都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程嫵銘等[7]和覃廖緩等[8]的實驗結論和本研究結論基本一致,這也進一步佐證了并發癥護理干預的價值。
綜上,將并發癥護理干預應用于腹膜透析當中,有效地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概率,提高了病人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進而促進腹膜透析病人的康復速度,十分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