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河北省退役軍人總醫院,河北 邢臺)
甲狀腺結節性病灶在甲狀腺眾多疾病中的常見病變,是指在甲狀腺腺體內部出現的結節和(或)腫塊,臨床上好發于中青年女性,多數于體檢時發現,其發病原因不詳,結節形態和大小不一,甲狀腺結節多數可以隨病人的吞咽活動上下活動,臨床可分為惡性甲狀腺結節結節與甲狀腺結節,其中以良性結節居多,近年來甲狀腺惡性結節的臨床發生率呈升高趨勢。病理學檢查是判斷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金標準,因其為有創檢查,而且耗時較長,通常是臨床診斷和鑒別的最后選擇,一般不作為常規的初篩方法。彩色多普勒超聲(B超)具有無創性、直觀性且操作簡單便捷等優點,已成為臨床判斷良甲狀腺惡性結節的首選影像學檢查。近年來高頻超聲的探頭(頻率在5.0~15 MHz或更高)的發展,更適合淺表小器官的檢查。本文回顧分析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手術治療的7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總結探討B超在甲狀腺結節性病變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樣本選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有手術病理證實的70例甲狀腺結節性病變患者進行回顧分析總結。納入標準:進行手術,手術后病理學確診結果的甲狀腺結節性疾病患者,術前均行B超檢查,部分患者同時行B超造影檢查。排除標準:未進行手術病理證實,或術前未行B超檢查患者。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44例;患者年齡35~85歲,該70位患者共檢出84個結節,B超診斷良性結節患者69例,惡性結節15個,對比病理其中2枚良性結節術前B超誤診為惡性結節。
所有患者手術前采用B超檢查,采用美國GELOGIQ-3型B超診斷儀對患者進行甲狀腺檢查,B超探頭頻率為5~15 MHz。患者采取去枕平臥位,充分暴露頸部檢查區,對患者的甲狀腺實施多切面、多方位、多參數檢查,檢查患者甲狀腺腺體的基本情況、結節的大小、結節發生的位置、結節的邊緣、結節的個數、結節內部的回聲情況、結節的邊界情況、結節內部是否有微小鈣化、結節內部是否發生囊變、結節周邊包膜及暈環情況等,隨后采取彩色多普勒B超檢查,檢查患者結節內的血流情況、結節周邊的血流狀況及血流阻力指數,其中35位患者使用Sono Vue第三代微泡B超造影劑進行造影檢查。
B超診斷甲狀腺結節敏感性為100.0%(13/13),特異性為97.2%(69/71),準確性為97.6%(82/84),詳見表1。

表1 B超對甲狀腺結節的診斷效果(n)
單發、邊界不清晰、結節的形態不規則及內部呈低回聲表現、結節內部伴有囊性變和微小鈣化、包膜征、暈環征等檢出率,甲狀腺惡性結節與良性結節相比出現率增加,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良性甲狀腺結節與惡性甲狀腺結節B超聲像圖結果分析[n(%)]
甲狀腺良性結節內部收縮期血流速度(Vs)、舒張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數(RI)均明顯低于惡性結節,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3。
表3 良性甲狀腺結節與惡性甲狀腺結節血流參數分析(±s)

表3 良性甲狀腺結節與惡性甲狀腺結節血流參數分析(±s)
結節性質 數量 Vd(cm/s) Vs(cm/s) RI良性 71 4.1±1.4 20.3±8.7 0.5±0.2惡性 13 12.0±3.4 29.8±8.8 1.0±0.3 P<0.05 <0.05 <0.05
B超造影后顯示甲狀腺良性結節表現為均勻/環狀高增強,時間-強度曲線(TIC)為速升平滑下降曲線,惡性結節表現為不均勻低增強,時間-強度曲線(TIC)為速升多峰下降曲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良性甲狀腺結節與惡性甲狀腺結節B超造影比較(n)
甲狀腺是機體的一個內分泌腺體,對內分泌調節起著重要的作用,是調控人體能量代謝、蛋白質合成、代謝及部分激素水平調節的重要內分泌腺體。近年來甲狀腺結節疾病的臨床發生率呈升高趨勢,甲狀腺內發生的結節性疾病,很大程度會影響到甲狀腺的生理功能,容易導致人體部分激素的代謝紊亂,影響機體正常的生理代謝和靶器官的活動,嚴重者可影響到患者生命。
甲狀腺結節臨床可分為惡性甲狀腺結節結節與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性病變的重點在于結節的良性與惡性的鑒別,常見的良性結節包括甲狀腺腫、腺瘤等,惡性結節中包括甲狀腺乳頭狀癌、甲狀腺濾泡狀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等,結節的良惡性性質的早期確診,對于甲狀腺疾病的預后有重要影響,臨床可疑根據患者結節的性質對因治療,是改變患者生存期的根本。B超檢查操作簡單便捷,具有顯像效果佳、方法簡單、價格合理、無侵入性、結構精確等優勢,是甲狀腺疾病診斷的重要影像學檢查手段。進行B超檢查,對于腺體內的微小病灶及淺表病變能清晰顯示,B超診斷結果精確可靠。可以根據B超顯示結節的周邊情況、包膜征、內部是否有微小鈣化、暈環征等聲像圖特點進行鑒別甲狀腺結節的性質;彩色多普勒頻譜可顯示甲狀腺結節內部收縮期血流速度(Vs)、舒張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數(RI)等進行鑒別甲狀腺結節的性質;B超造影后可顯示結節增強方式,時間-強度曲線(TIC)等進行鑒別甲狀腺結節的性質。其中良惡性甲狀腺結節的B超聲像圖征象分布存在一定差異。良性的甲狀腺結節通常為多發、界清、規則、結節的內部多為等和(或)高回聲、其內部多為實性、結節內部多出現粗大的鈣化,其后伴深影,多數結節無明顯包膜征及暈環征,縮期血流速度(Vs)、舒張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數(RI)較低,B超造影后甲狀腺的良性結節通常為均勻/環狀高回聲,時間-強度曲線(TIC)為速升平滑下降曲線;而惡性的甲狀腺結節通常界不清、不規則、結節內部為低回聲、內部伴有囊性變及微小鈣化,并且存在明顯包膜征及暈環征,縮期血流速度(Vs)、舒張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數(RI)較高,B超造影表現為不均勻低增強,時間-強度曲線(TIC)為速升多峰下降曲線。
B超診斷在甲狀腺結節性病變診斷中具有較高的價值,敏感性、特異度及診斷準確性均較高,結合結節B超聲像圖征象、血流情況及B超造影表現,可以為甲狀腺結節性病變的臨床診斷提供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