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韜
(邯鄲市邯山區中醫院,河北 邯鄲)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癥,發作幾率較高,根據相關數據記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生率可占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發生幾率的50%,對患者的代謝功能和血管正常運行的質量都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1]。老年患者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多發人群,患者主要表現為四肢酸脹、麻木、輕微的刺痛等典型的癥狀,隨著病情的進展,這些癥狀會蔓延患者的全身,導致患者出現全身性的燒灼感、乏力感等情況,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都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需要及時地采取有效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2]。我院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現以我院收治的患者為例,分析中西醫結合的治療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5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齡34~65歲,平均(50.44±4.02)歲;對照組患者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齡34~65歲,平均(50.34±4.12)歲。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醫學診斷。排除標準:合并有其他如酮癥酸中毒、惡性高血壓、嚴重的感染等病變的患者,對本研究用藥過敏的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參與本研究。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西藥治療方法進行治療,給予患者甲鈷胺等常規降糖藥物治療,同時給予患者肌注B12治療,1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接受中藥治療。具體方法如下:組方:葛根15 g、白芥子12 g、黃芪20 g、紅花8 g、桃仁 10 g、當歸 15 g、桂枝 12 g、伸筋草 10 g、地龍 8 g、生地黃6 g、懷牛膝10 g、茯苓15 g。以水煎服,2次/d,飯后服用,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個月。
觀察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FPG)、糖化血紅蛋白水平(HbA1c)、下肢運動神經(MCV)、感覺神經傳導速度(SCV)。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兩組患者MCV、SCV均較治療前明顯上升,觀察組患者的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 1。
表1 兩組治療各項指標比較(±s, m/s)

表1 兩組治療各項指標比較(±s, m/s)
MCV SCV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8 38.6±1.3 47.3±5.2 41.3±4.6 53.1±1.2對照組 28 38.3±1.5 42.0±6.2 41.3±4.5 47.3±1.8 t 0.800 3.466 0.000 14.187 P 0.427 0.001 1.000 0.001組別 例數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 2。
表2 兩組血糖水平和神經傳導速度比較(±s)

表2 兩組血糖水平和神經傳導速度比較(±s)
FPG(mmol/L) HbA1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8 10.6±1.3 6.3±1.1 9.3±1.6 6.1±1.2對照組 28 10.3±1.5 7.0±1.2 9.3±1.5 7.6±1.1 t 0.800 2.275 0.000 2.265 P 0.427 0.027 1.000 0.001組別 例數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的狀態,微血管和血管的內皮細胞不可避免會受到損害,導致患者出現血栓的情況,并進一步導致患者神經阻滯缺血缺氧,最終導致神經受損[3]。該病屬于慢性病變,發病后會對患者的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導致患者皮膚出現潰瘍、壞疽的癥狀,嚴重的患者甚至會面臨截肢的風險[4]。糖尿病神經病變發病原因復雜,治療較為困難。西藥治療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常用的治療方式,主要以營養受損的神經,改善患者體內的微循環為主要的內容,B族維生素是患者常用的治療藥物,能夠有效地激活患者體內的神經細胞,促進受損神經的細胞組織重生和修復,效果突出[5]。
但是糖尿病患者病程較長,長期西藥治療患者容易出現不良反應,且耐藥性較高,治療效果不理想,需要研究更為有效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6]。中醫認為糖尿病神經病變屬于消渴病痹癥的范疇,主要原因在于淤血阻絡而致,因此在治療時主張活血行氣,健脾、益氣、通絡、化瘀。葛根能止渴生津,通經止痛,當歸能補血活血,通絡養絡,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微循環,有效擴張患者的血管[7]。懷牛膝能補益肝腎、祛瘀活血,紅花能散瘀止痛、活血通經、散瘀、通暢脈絡等,多種藥物聯合使用,能夠共同發揮其功效,起到良好的益氣養陰、活血通絡,疏通脈絡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癥狀,幫助患者恢復健康[8]。如本文研究所示,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療后,兩組患者MCV、SCV均較治療前明顯上升,觀察組患者的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相比于常規的西藥治療方式效果更為突出,能夠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的糖尿病情況,有效緩解患者的神經病變情況,提高神經傳導的速度,效果突出。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治療中效果顯著,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神經傳導速度,改善患者的病癥情況,效果顯著,療效突出,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