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文本一
(唱)想當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攏共才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遇皇軍追得我暈頭轉向,多虧了阿慶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壺續水,面不改色,無事一樣。
(阿慶嫂提壺拿杯,細心地聽著,發現敵人看見了自己,就若無其事地從屋里走出。)
(接唱)騙走了東洋兵,我才躲過了大難一場。(轉向阿慶嫂)似這樣救命之恩終生不忘,俺胡某講義氣終當報償。
(有意在敵人面前掩飾自己)胡司令,這么點小事,您別凈掛在嘴邊上。那我也是急中生智,事過之后,您猜怎么著,我呀,還真有點后怕呀!(阿慶嫂一面倒茶,一面觀察。)
參謀長,您吃茶!(忽然想起)喲,香煙忘了,我去拿煙去。(進屋)
(看著阿慶嫂的背影)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沒有見過這位老板娘啊?
人家夫妻“八·一三”以后才來這兒開茶館,那時候你還在日本留學,你怎么會認識她哪?
哎!這個女人真不簡單哪!
怎么,你對她還有什么懷疑嗎?
不不不!司令的恩人嘛!
你這個人哪!
嘿嘿嘿……
(阿慶嫂取香煙、火柴,提銅壺從屋內走出。)
參謀長,煙不好,請抽一支呀!
(刁德一接過阿慶嫂送上的煙。阿慶嫂欲為點煙,刁德一謝絕,自己用打火機點著。)
胡司令,抽一支!(胡傳魁接煙,阿慶嫂給胡傳魁點煙。)
(望著阿慶嫂的背影,唱)這個女人不尋常!
(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腸?
(唱)這小刁一點面子也不講!
(接唱)這草包倒是一堵擋風的墻。
(略一想,打開煙盒請阿慶嫂抽煙)抽煙!(阿慶嫂搖手拒絕。)
人家不會,你干什么!
(唱)她態度不卑又不亢。
(唱)他神情不陰又不陽。
(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樣?
(唱)他們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
(唱)我待要旁敲側擊將她訪。
(接唱)我必須察言觀色把他防。
(阿慶嫂欲進屋。刁德一從她的身后叫住。)
阿慶嫂!(唱)適才聽得司令講,阿慶嫂真是不尋常。我佩服你沉著機靈有膽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槍。若無有抗日救國的好思想,焉能夠舍己救人不慌張!
(接唱)參謀長休要謬夸獎,舍己救人不敢當,開茶館,盼興旺,江湖義氣第一樁。司令常來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樹好乘涼。也是司令洪福廣,方能遇難又呈祥。
(接唱)新四軍久在沙家浜,這棵大樹有陰涼,你與他們常來往,想必是安排照應更周詳!
(接唱)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相逢開口笑,過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涼……
(阿慶嫂潑去刁德一杯中殘茶,刁德一一驚。)
(接唱)有什么周詳不周詳!
哈哈哈……
嘿嘿嘿……阿慶嫂真不愧是個開茶館的,說出話來滴水不漏。佩服!佩服!
(節選自《沙家浜》第四場)
考題連線
1.下面對這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兩項是(? )
A.阿慶嫂講話很得體,把自己對胡傳魁的恩惠輕輕帶過,淋漓盡致地刻畫出阿慶嫂謙虛、親切、平和、不居功、不自傲的女老板形象。
B.胡傳魁是個土匪出身的草包司令,說話帶有很重的江湖義氣,這一點被刁德一利用,做了擋箭牌。
C.刁德一險詐狡黠,說話綿里藏針,多次表面上稱贊阿慶嫂,實際上是在下圈套試探。
D.阿慶嫂唱詞中的“大樹”指的是新四軍,被刁德一抓住話柄,說阿慶嫂要“背靠”新四軍這棵“大樹好乘涼”,可謂別有用心!
E.這段唱詞對白雖然簡短卻十分干練,堪稱心理較量的經典:刁德一、胡傳魁、阿慶嫂各懷心思,又不動聲色;內心涌動,卻表面平靜;互相猜忌,又外顯謙和。
2.刁德一為什么懷疑自己上司的救命恩人阿慶嫂,請結合選段內容,簡要說明。
答:
圈點批注
本場戲名為“智斗”,內容為一場尖銳而激烈的敵我矛盾沖突。刁德一設置圈套,步步緊逼,企圖找到對方言談中的漏洞。阿慶嫂則利用與胡傳魁的關系,察言觀色,反擊對手,保護自己。
閱讀文本二
錢之江——打入國民黨內部的中共地下黨員(代號“毒蛇”),國民黨上海警備區司令部總破譯師。
代主任——蔣介石委派至上海的親信特使,國民黨軍統特務頭目之一。
〔背景概述〕1931年,由于叛徒出賣,上海地下黨組織遭到重創,黨中央派特使前往上海。這一行動被敵人破譯而暴露,唯一的知情者錢之江卻和另外幾個國民黨的破譯人員,即“南京密電”的知情者都被軟禁起來。代主任基于手段卑劣的連番審查,基本確認錢之江就是“毒蛇”,但就是找不到證據。就在“南京密令”(若找不出“毒蛇”,則把軟禁人員一律槍殺)生效的前夜,兩個不同信仰的人之間有了一段經典對白。
錢總是何等卓越之人,大可不必一條道走到黑。你可以跟我去南京,蔣委員長太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中國人的飲食以長江為界,南人喜米,北人好面;前者口清,后者味重。廣東客家人愛好煲湯,山西老西兒喜歡吃醋。你我的祖籍南轅北轍,所以吃不到一起的人,難進一個門。
你的意思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生是黨國人,死為黨國鬼,你與我道不同,那你是何道?
同是吃飯,國人用筷子,洋人用刀,此人和彼人,不都一樣是人嗎?難道你我之間竟有一個不是人?
錢總過于能言善辯,三寸不爛,巧舌如簧。我是真舍不得你,孤掌難鳴吶!沒了你,我就再也聽不到這種響聲了。
誰笑到最后,誰才笑得最好。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足以影響一支蠟燭的光輝。我不言敗,因為大幕還未落下;而你過早叫喊勝利,卻可能孤獨面對舞臺,座位下無人喝彩。
其實我心里已經知道你是什么人了,只是我無法證實。我遺憾造物主讓我們成為敵人,而不是同志,只能各為其主。
我是什么人?你是什么人?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這是你。而我,生來死往,像一片云彩,為太陽的升起,寧肯蹤影全無。
好口才!錢之江,那我告訴你,即便大幕拉下,我也絕不會讓你曲終人散。這個世界離開你,我會孤獨,我會一覽眾山小,我會高處不勝寒。所以你不光不能離開,我還要你坐在舞臺下為我喝彩。
那我們都拭目以待。
不到黃河不死心。
不見棺材不掉淚。
(節選自《暗算》)
考題連線
1.下列對戲劇的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從錢之江對飲食的表述上看,他學識淵博;從他談“誰笑到最后,誰才笑得最好”,“我不言敗,
因為大幕還未落下”來看,他是樂觀的;從他應對代主任的話語既順暢通達,又針鋒相對來看,他睿智沉著。
B.代主任是在明白基本確定錢之江的身份又無法證實的情況下與他進行心理斗爭的,他的臺詞也體現了他堅定自己信仰的一面。
C.如果給錢之江的臺詞加舞臺說明,他的語氣應該是柔中帶剛、堅定自信,他的表情應該是平靜坦然、面帶微笑。
D.“中國人的飲食以長江為界,南人喜米,北人好面……吃不到一起的人,難進一個門。”錢之江的臺詞用比喻和對比的修辭向代主任表明自己和他是立場不同的人。
2.選文中的許多語句都有意味深長的潛臺詞,請聯系上下文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潛臺詞。
答:
圈點批注
這段對白耐人尋味,錢之江表述的主要意思是表明和對方“道不同,不相為謀”,以及對革命事業必定成功的堅定信念。面對代主任的步步緊逼,錢之江應對的話語既順暢通達,又針鋒相對,表現出機智沉著的性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