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質上講,打造一款網游與拍一部電影是一回事,都需要選好題材、搭配好團隊,在承擔高風險的情況下獲得高回報。
3D科幻電影《阿凡達》不啻于一場視覺盛宴,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恢宏的故事背景,高超奇幻的3D技術將CG電影的畫面演繹到了極致。然而,《阿凡達》帶來的影響遠不僅僅是一部商業大片這么簡單。不少游戲廠商開始盯上了這部巨制電影,試圖通過改編同名電影的網游、運用影片先進的技術“重現”《阿凡達》傳奇。
“電影觀眾可以站在游戲之外欣賞不一樣的風景,游戲玩家則走進電影中搖身一變成為掌控劇情的主角。”事實上,從前隔行如隔山的網絡游戲與電影之間,融合的痕跡越來越明顯。不久前,游戲廠商麒麟游戲聯合盛大及中電影,在電影《刺陵》上映之后推出《成吉思汗·刺陵》網游;新畫面影業為張藝謀的新作《三槍拍案驚奇》專門制作了網絡游戲《謀影世界麻子面館》;盛大公司宣布與湖南廣電戰略合作,雙方共同出資6億元成立盛視影業公司……越來越多的電影與網絡游戲結盟,共同挖掘潛在的娛樂市場。
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09年,中國電影城市票房收入則突破62億元,同比增速在40%以上,然而,這一在中國電影人看來熱血沸騰的數字,僅僅是中國網游市場一個季度的收入。而在歷經十年的耕耘之后,網游企業擁有了更加充沛現金儲備進軍影視產業。
跨界影視業
2009年下半年,一部由章子怡擔當制作人兼主演的電影《非常完美》,在46天賣出9400萬元票房,創下了國產中等投資愛情喜劇類型片的票房新高。這條娛樂新聞其實和一家網游公司有著密切的關系。《非常完美》的出品方北京完美時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正是國內網絡游戲開發商和運營商完美時空旗下子公司。
完美時空還將旗下的網絡游戲《熱舞派對》融入電影《非常完美》,例如將游戲中的寵物形象“流氓熊貓”安排為電影女主角蘇菲筆下的動漫形象反復出現,游戲中的“小瓷豬”也成為貫穿影片始終的重要道具。此外,影片中還多次出現《熱舞派對》的游戲鏡頭。
初次涉水影視作品讓完美時空嘗到了不小的甜頭。在隨后完美時空的第三季度財報中,影片《非常完美》的名字出現在列,并為其貢獻了約4530萬元的收入。而這一成功的案例,也引發了游戲產業和電影產業發展的雙重思考。對電影來說,遍布全球的游戲玩家是票房的有力保證;對網游來說,通過電影形式擴充其外延,同樣提升了游戲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類似的合作故事開始發生在越來越多的網游企業身上。不久前,麒麟游戲宣布與中影集團合作,獲得其賀歲片《刺陵》的授權,推出最新網游資料片《成吉思汗·刺陵》。“《刺陵》跟《成吉思汗》的題材非常契合。”麒麟游戲CEO尚進說,“我覺得這是一個互相借勢的過程,網民固然多,但一部好電影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
“很多網游作品情節玄幻、風格唯美,運用電影的藝術手法處理后將會更加有看頭;其次,由于網游電影會考慮到玩家的經歷,加人玩家動作,這必定能提高大眾接受度。”尚進認為,電影行業與游戲行業之間有很多相通之處,能形成很好的協同效應。據透露,麒麟游戲2010年即將推出的新網游《夢幻聊齋》將繼續與影視界跨業合作,由電影《畫皮》制作團隊擔綱研發指導。
致力于打造網絡迪斯尼的盛大同樣不甘落后。在2009年11月與湖南廣電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出資6億元成立盛視影業公司。首期將共同投資拍攝新版電視劇《還珠格格》及電影《星辰變》。此外,金山軟件也曾透露,考慮策劃一部關于網絡游戲的電影,主題是設想20年后的游戲虛擬世界,甚至還有意將旗下的游戲《劍俠情緣》拍成影視劇。
高投入的風險
緊張的節奏、華麗的效果、扣人心弦的情節……電影大片的這些內容元素成為了網游可待挖掘的“富礦”。在題材內容日益同質化的情況下,電影無疑為游戲開發者提供了新的創意源,不僅如此,借助電影的推廣渠道,游戲廠家也可推廣自身的游戲產品,如果將自身的網游改編成電影,更可以拓寬盈利與受眾面。
異業合作的模式也吸引了風投的注意,不久前的2009年度游戲產業年會上,IDG全球高級副總裁、亞太區總裁熊曉鴿透露,特別想與網游公司一起投資電影。他認為,“電影行業跟網游結合才能做大。”
然而,當一部電影的熱度退卻,游戲還能留住多少玩家?
“打造一款網游的本質其實與拍一部電影是一回事,都需要選好題材、搭配好團隊,在承擔高風險的情況下獲得高回報。”一位完美時空內部人士如此認為。
而網游專家張書樂也認為,網游與電影二者“相識尚淺”,大多數只停留在版權合作或借助資源互相炒作層面,還沒有針對市場營銷的細節溝通和整體規劃。改編自影視作品的網游內容沒有多少創新,難以長期吸引玩家關注。比如《赤壁》、《投名狀》等有過網游版本,但都沒有大紅大紫。
在國際上,網游與電影兩個行業的結合早有先例。以好萊塢為例,電影和網絡游戲二者總是相伴相生,但即使是連斯皮爾伯格導演的《奪寶奇兵》電影系列同名網游,也因為只是借用電影名而非內容改編而未受青睞,目前遭到暫停運營的命運。
憑借電影大片的轟動效應,同名游戲就像是鍍上了一層金。但問題在于,由電影改編而成的網游,往往只是單純利用電影的明星效應,而游戲制作周期短,結果往往出現游戲與電影內容聯系牽強、游戲品質參差不齊等現象,廣大的影迷和網游迷往往并不買賬。
“目前電影+網游模式的合作仍然在整個產品線的末期,即一個成熟的電影出來后才會考慮將其做成網游或者把一個好賣的網游拍成電影。”易凱資本有限公司CEO王冉分析認為,未來電影+網游的合作模式需要在產品醞釀初期就開始,在一個創意出來之時就同時考慮其在電影和網游兩個方面的表現,并最終形成產品。
電影放電
在網游進軍影視業的同時,電影業也開始了主動出擊。與往年相比,今年的賀歲片戰役僅局限于檔期與桑房之爭,還彌漫到了長尾產品的開發上,《三槍拍案驚奇》、《風云2》、《大兵小將》……不約而同利用劇情與人物創作了網絡游戲,嘗試著我到他們的“核心觀眾”,并試圖借助網絡,借助網民的傳播,宣傳電影以贏取票房。
半年前,為了迎合80后、90后的SNS需求,《三槍拍案驚奇》的制片人張偉平還迅速組建了一個二十幾人規模的創作團隊,用幾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由該電影改編的網游《謀影世界麻子面館》,該游戲在人人網上線短短幾天的時間里,就吸引了約50萬的注冊用戶。
而此前一直為上市做積極準備的中影集團,也正在加速互聯網營銷布局,醞釀直接推出產品進入網游領域。“現在已進入電影的營銷時代,而游戲方面也有類似需求。”中影營銷策劃公司總經理蔣德富表示,“未來我們會請游戲創意團隊參與電影劇本的策劃,因為未來會有互動電影。同時,中影也有可能投資網游電影。”
電影的最大優勢在于它制作的精良性以及畫面的唯美性,而網絡游戲的精髓則是其互動性、參與性。投資電影,或是投資網游,帶給這個市場的將不僅僅是激烈的競爭和考驗,更是對于異業合作發展趨勢的思考,對未來網游、電影多元化生存空間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