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壯 許佳

編者按: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用戶對影視App界面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符合用戶行為習慣的App界面設計更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給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感受。嗶哩嗶哩(bilibili)是以ACG相關的彈幕視頻分享網站,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原創社區。這篇文章結合用戶行為在嗶哩嗶哩界面設計中應用的思路,以此尋找用戶行為對界面設計的價值。
用戶行為在嗶哩嗶哩中的價值體現
在一眾主流視頻App激烈的競爭下還能占據一席之地,嗶哩嗶哩(bilibili)的獨特之處是懸浮在視頻上方的時事評論功能,愛好者稱其為“彈幕”,這種獨特的視頻體驗讓基于互聯網的即時彈幕能夠超越時空限制。區別于其他主流影視App版式設計的是它的彈幕開關在明顯的位置,更多其他的功能也很好地被隱藏了起來,符合二八定律,大部分的常用功能占20%且分布在常用的位置上,不常用的80%被隱藏且布局合理。在進入App時,嗶哩嗶哩的首界面會有進入青少年模式的提示,充分考慮到了用戶的需求。將常用的功能分布在頂部和底部,且頂部可滑動,方便使用者的操作使用。個人主頁分為兩個界面,分別從左上角和右下角點擊進入,左上角點擊界面即為常用功能,且直接顯示常用功能和節目,右下角的個人界面即為操作使用的具體功能。
嗶哩嗶哩是影視和自媒體的有機結合,這種模式與YouTube接近。App的使用極其人性化,根據個人喜好及觀看歷史推薦視頻作品。嗶哩嗶哩的背景為白色,以突出視頻封面內容。視頻展示區以及功能區一目了然。視頻封面圖片分類清晰,時間、標題明確。通過為當前欄增加醒目的顏色,用戶會很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而嗶哩嗶哩與眾不同的是,它是一個能將藝術作品呈現得很好的一個方式,它設計風格獨特,各種作品都能在這個載體上盡情地展現。心理學家證實,用戶在后期的體驗要比初期和中期重要得多,對事件的記憶要比事件的實際情況更為重要。在用戶界面設計上主要體現在用戶進入App的等待階段,可以設計具有網站特征或者趣味性較強的等待動畫以緩解用戶的焦慮心理,還能提供用戶可以或者有必要完成的干擾性任務,因為即便物理時間一樣,在心理上空閑時間被認為比忙碌時間更短,歡樂時間比平淡時間更短。嗶哩嗶哩在各個部分的界面都有其特色,可以讓用戶在操作的不同階段都能獲得不同的交互感受。這要功歸于嗶哩嗶哩界面設計的可視性。交互界面中的信息表達大都是通過視覺元素來呈現的,因此在通過計算機可視化技術將抽象信息內容轉化成軟件交互界面中可視的視覺元素時,視覺元素的刺激應當符合用戶對其的心理和生理作用。嗶哩嗶哩界面中的icon設計、動效設計、交互設計,在視覺化信息的類型、形狀、大小、色彩等方面的運用刺激了用戶的感官。
用戶行為是影響影視界面設計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個好的影視App界面設計在滿足用戶功能需要的同時,也要滿足用戶的情感需求。用戶行為的產生總是與環境、個人需求、先前經歷和其他的原因有關。并且,要改變用戶行為,在界面的設計中也要滿足線索提示、行為反應、受益權衡、使用門檻以及合適時機的條件。在用戶行為影響界面的設計中,線索提示就是動作漏斗的第一步,線索提示的呈現對于無意識的習慣以及有意識的習慣都非常重要。在嗶哩嗶哩界面內容呈現的設計中,動態與靜態相結合,以字體設計輔助圖案造型更加便于識別。在加載區域通過簡短的動態圖標加以提示,為用戶操作界面提供有趣的線索。在推送界面的設計中,左右滾動、上下滾動與靜態界面相結合,突出推送內容的同時也喚起了用戶的行為反應。從用戶行為出發,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是嗶哩嗶哩成功的因素之一。影視App在節目選擇、播放體驗、操作便捷度上都有著傳統視頻播放方式無法比擬的優勢,然而影視版權的分散以及繁瑣的會員充值模式常常給用戶帶來額外的麻煩,如何以最簡便的操作方式擁有更多的觀影體驗呢?嗶哩嗶哩就是這方面的榜樣。
嗶哩嗶哩又稱“B站”,是國內最大的年輕人潮流文化娛樂區,創建于2009年6月12日。目前嗶哩嗶哩活躍用戶超過1.5億,每天視頻播放量超過2億,彈幕總量超過14億,原創投稿總數超過1000萬,用戶平均年齡17歲,75%的用戶年齡在24歲以下。并在2017年發布的《移動互聯網2017年Q2夏季報告》中榮獲24歲及以下年輕用戶偏愛的App第一名。
用戶行為在嗶哩嗶哩中的應用
人們的大腦有兩種不同的思維加工模式:一種是理性的,一種是直覺的。心理學家們對“兩種加工的運作模式”有非常深刻的研究,并由此發展出“雙通道加工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人們通常意識不到這個模式的存在,大腦的直覺模式根據人們過去的經歷以及一些簡單的經驗規則,讓人們在當下的場景時直接產生判斷,這種判斷往往來自人們此時的情緒感受以及身體的感知。如果場景與人們先前的經歷十分相似,直覺會非常的有效;相反,在陌生的場景會收獲甚微。嗶哩嗶哩在整體界面設計的布局上區別于大多數國內的視頻軟件,在信息欄的組織排列上,緊密豐富并將數量控制在了用戶可接受的范圍內,它的界面設計以用戶熟悉的操作界面為基礎,有效地增強了用戶的動機,提升了用戶的行動。在欄目和版式的設計中,視覺重點放在分組的內容而不是標題上,習慣有規律地驅動直覺行為,也使整個界面的設計顯得更加飽滿。
在嗶哩嗶哩的界面設計中,有很多需要用戶完成的行為,這種操作不僅為用戶提供了有效的引導,還減輕了用戶對于新的操作界面在認知上的負荷,為用戶的操作提供了有效的線索。精心設計的圖標按鈕作為獎勵在界面中隨時出現。完成了一套完整的行動過程。當用戶產生新的行為時,外部線索是非常重要的,產品可采用將產品植入用戶的日常環境中的外部提示策略。每次提示保持一定的變化,以免被用戶忽略。如果一個行為越來越頻繁,那么產品就可以幫助用戶建立行為與內部線索的關系。改變用戶行為而設計時,還應注意到同時存在并讓用戶分心的線索提示,我們需要避免或增強這種提示,來爭奪用戶的注意力或造成干擾。在嗶哩嗶哩的視頻播放界面的右上方,分享與“更多”按鈕在外觀設置上,與其他視頻類App沒有太大區別,符合一般用戶的使用習慣。點擊分享,從下方“彈出”的交互動作,不同樣式的分享形式以及同種風格的icon設計,增強了用戶的操作動機。點擊更多,從界面右側彈出畫面設置界面,用不同顏色區分主次,整體風格區別于其他彈窗,且頁面可自定義功能。無論是交互操作、功能內容還是品牌視覺上都有規律地引導行為。
從用戶行為角度出發構建界面版式
人們許多日常行為是下意識的。當我們進行產品設計時,習慣與其他直覺行為同樣需要被考慮。大腦的運作方式在當今社會中存在兩種極端矛盾的解釋觀點:一種認為人總是理性的、謹慎的;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人類是情感動物,僅僅靠著運氣才能應付生活中的各種難題。其實這兩種觀點都是正確的,并且這兩種情況會在我們任何一個人的身上同時出現,這個事實非常關鍵,它為如何能設計一款改變人們行為的產品提供了思路。一個產品,如果希望我們產生某種特定行為,就必須提示我們,避免我們下意識地做出消極的反應,讓我們覺得做這件事是值得的,感受到事情的緊迫性,同時還要確保我們有條件做這些事,所以產品應該如何組織,簡化并構建出人們這些心理過程。
通過藝術和科技結合的手段來支持人性化的交互界面,以區別于傳統的只注重功能設計的界面。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人類的藝術活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衛星技術等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文化領域的廣泛應用,拓展了藝術的定義、傳播方式和功能。但只注重功能設計的界面有其技術工具水平的限制。人性化的交互界面,在于許多設計所需要的基礎技術得到普及化后,藝術在其中的作用和意義就更大。嗶哩嗶哩App界面沿用ICON的粉白配色,配合招牌式的趣味風格,顯得年輕化十足。其主導的導航系統采用App上常用的上、下導航。大部分的功能在上下導航欄都可以實現操作。導航需求就是打破時空之限制,在包羅萬象的網絡信息中,導航是人機交互實踐活動的一種富有創造性的方式。導航根據App構建目標,以用戶為中心,組織信息層次并在信息之間建立有目的的關聯。在設計時不僅要按照美的規律來塑造導航的外觀,還需要按照信息體系結構設計原則把握導航的構架。有效地提供用戶獲取信息途徑,引導用戶實現App所有者的業務目標。導航推薦是藝術與科學、形式與功能、感性與理性結合的產物,它需要在滿足功能實現的前提下保持足夠的美觀,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強調用戶及其需求,充分調動人們的興趣并給人以美的享受。導航不僅是App頁面間跳轉的方法,還是體現導航及其所包含內容之間關系的重要手段。它的目的并不是炫耀內容,它是用戶的GPS,在不被過度關注的舒適環境中使用戶體驗獲取信息的快感是導航設計的目標。導航明顯,目的明確,到達便捷。通過合理的導航設計,將信息服務充分地展現在用戶面前,縮短查詢時間,提高App瀏覽深度和曝光率,進而,為網絡用戶提供更強大、舒適的瀏覽環境。導航設計是否合理對于App建設是否成功具有非常大的意義。影視App的版式設計中,應以用戶的角度作為設計的出發點,在用戶體驗的基礎上構建出用戶的心理版式界面。用戶的心理版式界面是基于用戶在使用影視App的過程中形成的印象,反映出了用戶對影視類App的整體特點。但想要引起對界面的注意,進而使用戶產生愉悅的體驗就不得不在版式中加入陌生化設計。做出有別于其他同類型App的功能或框架,給用戶新鮮的體驗感受。界面是交互行為的平臺,嗶哩嗶哩首頁精選欄目的界面中,將熱播的影視截屏以左右自動滑動的方式顯示。界面最上方是視頻搜索、個人主頁和消息,以及嗶哩嗶哩的特色——游戲方面的內容的標識。下方是各個功能按鈕。界面主要部分可以通過直接左右滑動的方式切換界面。整個界面的按鈕大小合理,符合人機工程學的需求。整個界面的圖標設計有一定的新鮮感同時也與用戶的熟悉程度基本保持了一致,體現出了一致性的設計原理。在視頻播放時,點擊界面右上方的省略號,后臺播放、鏡像反轉、電視投屏等功能體現出了設計的兼容性。而整個界面采用大塊面分割,信息呈現簡潔清晰,體現出了設計的簡化性原則,給用戶提供了一個清晰明確的界面。
以情感為切入點,提升用戶交互體驗
情感是人類的特質,情感不是物的屬性,也不是App的屬性,情感是用戶的,雖然不能設計用戶的感情,但可以設計令用戶產生感情的產品。情感是快速的,人類情感的反應遠遠快于理智的反應。用戶對于網站的最初印象是本能水平的。用戶在二十分之一秒就能評估出App對他的吸引力,App的外觀是影響App可信度的首要因素。情感上最初印象產生的暈輪效應會附加在用戶對App的總體理解和交互行為上。影視App界面設計應考慮到用戶的情感需求,減少認知摩擦,根據用戶的需要傳遞重要信息,并關注到用戶的有限注意力。嗶哩嗶哩根據用戶的喜好自動推送內容,并且以簡潔清晰的方式呈現。在嗶哩嗶哩界面的呈現方式上,色彩簡單又不單調,易于識別又富有創意。文字介紹通過深淺顏色和大小區別主次,喚起用戶的視覺情感體驗。從用戶的情感體驗入手,體現出了用戶與界面的交流方式,并且區別于傳統的只注重功能設計的界面。良好的交互界面布局可以給用戶可控制、可預測和易理解的使用體驗,使得界面信息豐富而合理,減少用戶在使用時花費的不必要的時間,提高用戶的信心和滿意度,并進一步產生愉悅的心理感受。用戶體驗基于以用戶為中心的觀點,強調產品或軟件的應用和審美價值,包括印象、功能、易用性、內容等因素。這些因素相互關聯、不可分割,共同構成了用戶體驗。用戶體驗的重點就是以用戶為中心,而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思想來源于工業設計和人類工效學,提倡讓產品適應人的需求,而不是讓人來適應產品。美國國會圖書管咨詢員托馬斯在其著作《圖書館研究模型:分類、編目和計算機指南》中指出,大部分人在搜索信息時會選擇更容易獲得的信息資源,盡管這些獲得的信息可能在質量上并不高。如果想要質量較高的信息,就要付出更多努力。并且,人們更傾向于使用簡單、方便、熟悉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人們認為搜索過程的簡便性比所獲得的信息質量更重要。雖然嗶哩嗶哩的用戶主要以年輕化的人群為主,隨著市場的推廣,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也把嗶哩嗶哩作為一個視頻學習的App,關鍵詞的搜索,以及根據用戶需要推薦的簡便操作,使得用戶減少了在學習時搜索部分的時間,進而提升效率,在觀看視頻學習時的彈幕功能更讓用戶感覺到“不是自己一個人在學習”,體會到App交互的樂趣。
總結
人本主義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把人類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隨著用戶需求的升級,在實現功能性的前提下,交互界面的用戶體驗創新和升級是大勢所趨,在基于理性化的框架加上感性的創新,用一種全新的角度完成設計,豐富使用者的體驗。隨著操作系統的更新和硬件設施性能的提升,如何開發出易于用戶使用又能夠給用戶良好交互體驗的產品,成為了普遍關注的問題。嗶哩嗶哩是影視App界面設計的一個創新開端,它雖然有目標用戶的限制,但在界面版式上做的有別于其他影視App而不失特色,信息架構清晰便于用戶定位和管理,引導富有新意且明確,提升了用戶的操作效率。在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也創造了更高的用戶價值。基本上滿足了馬洛斯提出的層次需求理論。通過在界面與引導上的創新提升用戶與App的粘性,體現出交互設計的內涵。
參考文獻:
[1]王愉.互聯網產品視覺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23-30.
[2]方興,周娉.交互界面設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62-65.
[3]施奈德曼.用戶界面設計[M].張國印,李健利等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332.
[4]史蒂芬·溫德爾.隨心所欲:為改變用戶行為而設計[M].張一弛,孫錦龍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