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方元
應急救援防護裝備是保護救援人員生命安全、降低傷害的有效屏障,本文介紹了目前我國應急救援防護裝備及標準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消防救援人員進行火災撲救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及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各類事故風險隨之加大,不僅給勞動者個人與家庭造成極大痛苦,也給國家經濟造成巨大損失,引發不良社會影響甚至威脅社會安全、穩定。因此,探索如何減少事故損失、挽救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實施科學有效的應急救援,已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課題,而在救援過程中,先進裝備的保障和支撐作用愈發重要。
當前,我國應急救援力量以消防救援和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國家隊為主,地方救援和社會救援隊伍為 輔。應急管理部成立以后,重點打造應急救援國家隊,新組建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在職能、能力、機制等方面全面轉型升級,同時,為提升應急管理基層基礎能力,推動每個縣建成一支地方綜合應急救援隊伍,提升全社會應急救援能力。
防護服裝是保護救援人員生命安全、降低傷害的有效屏障,服裝防護性能水平高低,決定了救援人員在受到傷害過程中能夠減少傷害的程度。
消防救援人員進行救援破拆
在我國應急救援隊伍中,國家隊裝備配備水平較高,服裝主要是以芳綸等本質阻燃材料制作的各類阻燃耐高溫防護服,地方和社會救援隊伍配備的服裝,有普通防護服、后整理阻燃防護服等,防護功能參差不齊。
我國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防護裝備主要有消防員滅火防護服、消防搶險救援服、隔熱服、避火服、化學防護服等,這些裝備能夠提供有效抵御各種災害或事故現場有害物質和外力造成的傷害,保護消防救援人員人身安全,增強戰斗力,及時有效地處置各種災害事故。
其中,消防搶險救援服是在各類事故救援過程中穿著的主要服裝,服裝材料使用本質阻燃芳綸材料,具有防火、阻燃、耐高溫等特性,顏色為橘紅色,服裝款式有夏款和冬款兩種。
隨著近幾年國家對應急救援的重視,國家制定和出臺了各類防護服裝相關標準,大大提升了我國應急救援防護裝備水平,為更好降低事故發生和保障救援人員安全提供了標準依據。
表1 所示均為消防救援強制性防護裝備配備標準,標準中對產品各項阻燃、強力、隔熱等性能指標進行了規定。
目前,我國消防搶險救援服防護性能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并從單一防護功能逐步向多功能方向發展,例如17 式統型款救援裝備后推出的外防內吸救援服,在保證原有阻燃防靜電防護性能基礎上,增加救援服裝內層吸濕排汗性能,提高穿著舒適性,增加外層拒油防水功能,適應在救援過程中服裝對雨雪天氣的適應性,從而大大提升了服裝整體綜合性能。
由于搶險事故種類多種多樣,面臨事故危險因素不確定,現有消防搶險救援服功能單一,主要以阻燃防靜電為主,滿足不了實際需求,往往還需要其他防護功能,如地震救援需要增加耐磨功能,交通事故救援需要增加防切割功能,森林撲火等連續救援作戰中需要增加抗菌抑菌功能等,因此,對防護服裝多功能需求越來越迫切,國內各類高性能材料的出現和發展提供了材料基礎,國內防護領域很多企業已經開始研發此類產品,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表1 消防救援防護裝備配備標準
一是提高穿著舒適性。針對救援過程中,環境復雜多變,救援工作動作幅度大等實際情況,開發彈力阻燃防護面料,增加防護服延展性,同時在服裝結構設計方面,采用人體工效學原理設計,提高穿著舒適性。
二是增加抗菌抑菌功能。針對救援任務復雜多變,救援時間長,尤其是地震救災和森林撲火等情況,救援人員可能連續幾天都戰斗在一線,開發抗菌抑菌防護面料,增加防護服抗菌性能,減少異味和滋生細菌等,提高連續作戰能力。
三是研發智能防護服。針對救援環境惡劣,通信不暢等情況,開發具有智能定位、生命體征監測、有毒氣體評估等智能防護服裝,提高對救援現場情況綜合判斷能力,提高救援精準度和保障救援人員安全能力。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應急救援產業發展,國內應急救援防護裝備向舒適型、多功能、智能化方向發展,將不斷貼近實戰,提升我國應急救援裝備水平和處置能力,為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