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致達
(潞安鐵運公司電務段,山西 長治 046000)
市場上的貨運管理系統是針對國鐵貨運組織模式的。潞安礦業集團行車指揮、貨運組織都有其明顯的企業特點。潞安礦業集團鐵路運營公司所轄地方鐵路的運輸和貨運組織模式與國鐵運輸組織模式存在差異,具體作業內容比較單純,關注點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內容。
調度指揮方面。鐵路運營公司調度員不僅關注于列車的運行,而且更多的精力關注于車輛的運行。對于現車的了解是其指揮列車運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整個列車的指揮運行基本分成路車以及自備車兩部分:一是自備車部分,其運輸組織比較靈活;二是路車部分,青町口列車需要依照運銷處分配的去向等因素編組開車。
根據礦區的基本任務要求,結合以上具體的業務需求分析,潞安礦區鐵路貨運管理信息系統構建的主要目標是利用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為行車調度員和車站值班員提供運輸組織依據和車站現車分布及編組信息,并提升各站現車編組調車等詳細信息查詢及操作的效率,使調度員和值班員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取列車、機車、車輛等設備的運行狀態,同時,能高效對重車、空車、壞車分布信息進行查詢和管理。通過對鐵路運輸過程中的有關信息進行收集、處理、存儲和傳遞,為行車調度員和車站值班員提供更加準確的現車及編組信息。
系統主要目標包括以下幾點內容:
首先,改變原來人工攜帶手工貨票作業方式,實現電子貨票、貨運結算功能,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改善勞動條件。
其次,通過系統建設構成信息共享平臺,改變原來信息匯總不及時的狀況或者不同系統間存在的信息壁壘,使得各級業務或決策機構可以實時地、方便地了解現場作業、計劃完成等情況,并根據需要提供詳細的統計分析報表,為科學決策提供數據依據。
再次,系統可以幫助生產指揮人員準確掌握車站的作業狀況、倉存、機車和車輛使用狀態、各車輛裝卸車狀態以及各車站存車實時狀態等,更好地提高計劃調整的主動性,準確計劃和執行的兌現率,為各級調度人員和管理人員提供有效的指揮和管理工具。
最后,通過貨運系統的實施,調度精確掌握生產的實時情況,安排優化的調度方案,大大減少路車的停時,提高自備車的周轉利用率,提高運輸效率。
系統設計采用自上向下基本思想將整個系統劃分為若干個模塊子系統,模塊子系統再自上而下逐步設計。根據數據流程分析可劃分為:交接站列車錄入、貨運員貨運作業錄入、發出列車交接站錄入三部分[1]。根據軟件模塊化開發設計思想可劃分為:現車分布模塊、到發編組模塊、調車作業模塊、裝卸車模塊、站場顯示模塊、統計分析模塊。
系統數據流程分析主要利用計算機運算和儲存性能的優勢,在交接站基礎數據錄入的情況下,對整個系統相關數據完成流向、計算、統計等處理,快速準確地將統計信息及各類輸出報表反饋給調度人員及車站工作人員。相關數據流程如圖1。

圖1 系統數據流程分析
到達交接站錄入主要為從國鐵交接站進入礦區錄入的相關車輛信息,此車輛信息進入本系統現車信息庫中。貨運員貨運作業錄入的信息主要包括自備車、路用車相關的裝卸車信息;發出列車交接站錄入主要包括從礦區進入國鐵交接站的相關車輛信息。
系統采用客戶/服務器(Client/Server)模式架構設計,客戶端及后臺服務軟件采用跨平臺技術進行編程,實現跨平臺、跨操作系統運行。為提高系統的高可靠性,按照面向對象的數據流分析和設計思想,采用面向對象的Visual Studio.NET 核心開發工具和編程技術,運用多線程、連接池、Sockets通信、Web 服務等關鍵技術,以提高系統性能和效率。系統軟件主要結構如圖2。

圖2 系統軟件子模塊結構圖
2.2.1 系統軟件子模塊的設計思想
(1)現車管理界面終端包括現車分布管理模塊、到發編組管理、調車作業管理模塊,裝卸車管理模塊、站場顯示模塊、統計分析模塊,各個模塊之間采用獨立化設計,保持系統模塊間的低耦合性。現車管理界面終端負責將本站的現車分布、到發編組、調車計劃信息、裝卸車信息、站場圖呈現在軟件界面[2]。
(2)后臺應用服務程序為前臺應用程序提供后臺數據存儲服務,從而保證當前臺業務應用服務的故障情況下不影響其他應用服務功能的正常使用。同時,后臺應用程序直接接入數據庫,由數據庫為前臺應用程序提供數據服務。
2.2.2 軟件子模塊的設計原則
(1)系統各個軟件模塊界面友好,相關提示清晰,具有在線幫助功能,操作簡單。
(2)系統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塊化的開發方法,各功能模塊之間相對獨立,耦合性低,保證系統模塊內高內聚和低耦合度。
(3)系統采用面向對象的開發語言實現模塊相關功能,采用公用組件技術和繼承關系,降低編碼量,提高程序的可維護性。
(4)系統分析、設計、編碼、測試、維護等階段提供統一的質量保證規范,并且制定完善、合理的軟件工具編碼規范,提高編碼的可讀性和可維護性。
(5)系統數據庫的建設遵循統一的基本數據字典格式和公用數據訪問接口,并且適當保留冗余數據。
3.1.1 主要功能
潞安礦區鐵路貨運管理系統涵蓋的主要功能:
(1)與集團運銷處開發的倉存、裝車系統實現信息互通,提高信息系統的實用性。
(2)現車管理。通過現車管理系統,中心調度員和車站值班員可以實時了解車站的現車分布及變化情況以及股道上車輛的綜合信息,即車輛的匯總信息。信息內容包括:股道序號、股道名稱、車輛分類、空重狀態、檢修狀態等描述,并能夠查看各股道現車車輛的詳細信息。車輛信息實時保存在數據庫中,可實時查詢任意車號在任意時間的詳細信息,同時,提供現車與裝卸車數據同步功能、現車與編組自動轉換功能等。
(3)實現貨運系統列車寫實功能。通過運行圖以及貨運人員填記“六個時間”自動計算統計技術作業時間(車輛等待作業時間、裝卸車時間、總停留時間、原因分析等),通過系統自動統計計算貨車使用費,并可以實時查詢寫實情況,提供導出數據功能。
(4)實現貨運系統同國鐵交接站車號采集系統聯網。除采集車號信息外同時采集時間信息,并對車輛進行跟蹤、注銷,適時反映專用線內C 車現車存車情況,并實現現車根據不同停留時長分不同顏色顯示(例如24 h 內白色;24~48 h 綠色;48 h以上紅色等),自動統計C 車專用線停留車小時,并實現月度、旬、跨時段統計分析功能。
(5)車號查詢功能。實現多車號全系統車號查詢功能。
(6)實現電子運單和電子貨票功能,取消人工攜帶手工貨票。
(7)統計功能。包括運量統計、停時統計和機車運用統計。
(8)其他功能。TDCS 與貨運系統實現信息交換與共享。
3.1.2 系統操作流程
行車調度員下達調度及編組計劃到車站,車站值班員收到計劃后,現車系統給出相應的提示信息,值班員根據此提示信息準備進行接發車作業。列車實際到達車站后,現車管理系統將上一站的出發編組信息轉換為本站現車信息呈現在現車分布界面中,如果本站存在相關的調車作業,則值班員在調車作業管理界面編制作業單。調車作業執行過程中,相關調車勾計劃會隨著調機位置變化自動執行同時改變股道現車分布。如果貨運員需要登記裝卸車信息,則可以在貨運管理界面進行登記。最后,值班員根據行車調度員的調度計劃對車站現車進行列車編組、發車。此時,現車管理系統會將本站相關的現車信息轉變為該趟車的出發編組[3-4]。通過現車管理系統相關軟件的實施,提高了行車調度員和車站值班員、貨運員的工作效率,相關的車站作業更加流程化、規范化,并且所有的作業內容在現車系統均有詳細歷史記錄。具體作業流程如圖3。

圖3 礦區鐵路現車管理作業流程
潞安礦區鐵路貨運管理系統從2019 年4 月起在鐵運公司所有車站得到推廣使用。通過該系統的應用,中心調度員可以實時獲取各站現車分布情況和裝卸車進度,無需采用手動的方式記錄各個車站的現車,使調度員更好地專注執行調度編組調車計劃的下達。同時,車站值班員在列車接發車作業過程中,無需再按照傳統的記錄現車牌和手寫調車計劃單進行作業,原來落后的作業方式均可通過貨運管理系統替代完成,大大降低了值班員和貨運員的勞動強度和作業出錯率。潞安礦業集團鐵路貨運系統的建設,在實現貨運管理信息化、經營管理現代化、提高運輸效率、擴大運輸能力、提高服務質量、提升管理水平方面發揮明顯作用,為鐵路運營公司跨越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與保障。
本文從礦區鐵路貨運管理系統實現目標入手,詳細描述了系統數據流程分析及軟件子模塊設計方法,同時介紹了系統的主要實現功能及操作流程方法。通過該系統的投入運用,實現了鐵路運輸現車的自動化管理,提高了運輸組織和調度水平,為全線提供了準確的運輸生產信息,使傳統的作業方式得到了優化,在確保運輸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鐵路運輸的工作質量,減輕了勞動強度并降低了作業出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