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苑基榮
最近幾個月,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嚴重,一些中印聯姻家庭的生活也受到影響。10年前,20出頭的中國姑娘安吉(化名)因工作關系經常到印度出差,與一個帥氣、有愛心的印度小伙子相識相戀,并喜結良緣。受疫情影響,安吉一直無法回中國探親。她近日向《環球時報》記者講述了疫情下在印度的困境,希望生活能早日恢復正常。
來印度前,安吉去過一些發達國家,但她覺得印度是一個有很多商機的國度,特別是未來二三十年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婚后,她在印度生兒育女,還創辦了一家文化企業。疫情暴發前,安吉一家每年都會回中國兩三次。受疫情影響,過去一年半安吉都在印度生活,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熟識的人中已有三位因為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其中一位是公司辦公室房東的太太,一位是我們結婚時來祈福的宗教人士,還有一位是我前員工的父親。身邊的這些死亡病例讓我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以小見大,可見整個印度的情況都不容樂觀。”
據安吉介紹,印度去年和今年施行過多次“封城令”,但是相比于中國國內采取的措施,印度的禁令顯然不夠嚴格,留有太多的“自由度”,比如對住戶出入小區沒有過多的限制和管控。她居住的新德里的一個小區,有一段時間只是限制快遞員和鐘點工進入小區,但對來訪的客人或親友卻沒有任何限制。安吉說:“我和先生在‘封城令期間開車出過門,路上會有警察攔車,但他們很少檢查私家車。檢查基本上只針對貨車,據說是查疫情期間走私酒水和藥品。”
對比中印兩國的防疫舉措,安吉和先生覺得中國的整體防控措施非常到位,執行力度也強,真的是“全民一條心”。相比,印度去年暴發第一波疫情時是中央管控,今年第二波疫情是各邦“各自為政”,但不論是中央還是地方管控,在執行防疫措施時都遇到比較大的阻力,“不聽話”出門、聚會的民眾實在太多,導致疫情無法短時間內全面控制住。安吉還說:“國內的很多親戚在疫情期間都做過核酸檢測,但我在印度暫時還沒有做過。無論是人力還是財力上,印度政府都無法支持大規模的核酸檢測,所以在防控層面,兩國的做法差別很大。目前,我們只能靠自己保護好自己,在家靜觀其變。”
因擔心去人多的地方不安全,安吉一家到現在還沒有接種新冠疫苗,他們準備等疫情好轉一些后再去,想打的是在印度上市的俄羅斯“衛星V”疫苗。安吉說:“特別感恩的是,中國駐印度的領事館給我們發放了沖劑藥品和防疫物品。我們自備的口罩充裕,所以,暫時沒有讓國內親人再郵寄。”
“印度的疫情確實比較嚴重,但對大多數家庭來說,只要待在家里,生活基本不受太大的影響。”安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們這里的物資供應還算正常,商店正常營業,網購也比以往更方便。”據她介紹,很多過去在網上買不到的東西現在都可以買到,“可能是更多商家看到疫情沒有結束跡象,所以紛紛擴大網售規模”。安吉知道有不少印度企業,從去年3月起就讓員工在家網絡辦公,“但不能通過網絡辦公的企業受影響很大,有的面臨倒閉,有的不得不裁員”。安吉希望印度能盡快控制住疫情,讓大家少一些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