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津元:簡單搜索了一下新聞,發現你即使在備受爭議的情況下依然堅持自己的“造星”標準,在觀眾如此多樣化的狀況下,你是如何定義和調整自己的標準的?為何如此確信自己的標準一定是對的?
杜華:首先,我認為自己的標準并非絕對正確且一成不變,我也是在與時俱進地不斷學習和吸收新生事物,及時調整自己的“造星”標準。
杜華:你最欣賞和欽佩的女性有哪些?
周力:最近就是趙婷,她有著安靜如水卻可包容一切的力量;屠呦呦,她發現了青蒿素,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近百歲的夏森奶奶,自己省吃儉用一輩子,卻累計投入了203.2萬元在貧困鄉村建造學校,并資助了182名貧困學生實現“大學夢”。相較于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我更欣賞你。我還很敬佩樊錦詩。
周力:除了自己的美術館,最喜歡逛哪些美術館?
王津元:我既喜歡像紐約這樣繁忙大都市里的各類美術館,也喜歡像直島這樣擁抱自然環境的美術館群。
王津元:在教師、藝術家等多重身份中轉換,你心目中自己最滿意的狀態是怎樣的?最讓你有成就感的是哪個部分?
周力:創作是場永無止境的探索,滿意度只有到年老回顧時才可以評價。我最滿意的狀態是教學時看到學生恍然大悟的樣子;最有成就感的是收到遠在國外的學生給我寫的信,告訴我曾經對她的影響。
周力:你是如何減壓的?
杜華:聽音樂、做指甲。
杜華:拋開一切限制,你現在最想送給自己一件什么樣的禮物?
王津元:因為正在籌備云南撫仙湖的地景美術館,最想要的是一件大師級的大型雕塑或裝置作品,比如Alexander Calder的大型裝置或者Louise Bourgeois的大蜘蛛。期待有大藏家可以給我們捐贈一件很棒的戶外作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