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琪
在教育教學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課堂的使命。在語文課堂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擔負起應盡的家國責任。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章與社會和自然聯系緊密,本文以六年級上冊第18課《只有一個地球》的教學為例,我將“保護生態環境”作為切入點,滲透熱愛祖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材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一文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人類的生存空間“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呼吁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
課堂實踐
品讀文字,激發環保欲望 在課堂中學生圍繞宇航員發出的“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句感嘆展開探究。他們結合課文內容、課外資料和生活實際,挖掘出“美麗的地球像一位無私的母親一樣,向人類慷慨地提供了各種自然資源,造福人們的生活,而人類卻隨意毀壞、不加節制地開采自然資源,造成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嚴重威脅,而且人類目前還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去生存的結論”。隨著交流討論的深入,學生逐漸認識到地球只有一個,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不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
談談身邊現象,加深環保認知 根據課文中“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他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這句話,請學生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生活實際,聯想并在小組內討論生活中破壞資源、浪費資源的現象,以及造成了哪些危害。在小組交流中學生紛紛暢所欲言:有的認識到長時間開空調,會排放很多氟利昂破壞臭氧層,增加紫外線照射,造成許多動植物生病或變異;有的認識到在動物飼養時隨意使用添加劑會使動物的抵抗機能下降,從而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有的學生認識到向空氣中隨意排放大量有害氣體,會導致酸雨侵蝕莊稼和建筑,還會產生霧霾,危害人類健康;還有的學生認識到浪費糧食會導致世界糧食危機;還有的學生說刷牙時不隨手關緊水龍頭,嚴重浪費了水資源……隨著交流的深入,學生對保護生態環境的認知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深刻。
設計環保標語,倡導環保生活 學生針對身邊各種破壞資源、浪費資源的現象,設計一條保護生態環境的標語。在設計標語前,學生留心觀察并收集生活中的宣傳標語,發現標語的作用和特點,在課堂中修改完善宣傳標語,并把自己設計的環保標語貼在教室、校園、家里、社區等合適的地方。生活中的每一處都有自己認真參與的影子,這對學生而言也是一種無形的鼓勵。
從我做起,帶動大家踐行 一句句簡短標語凝結著學生們保護地球的心意,應將這份心意付諸實踐。為了更好地踐行環保,我與學生一起將宣傳標語具體細化到行為中,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并寫成倡議書,呼吁更多的人一起保護生態環境。在活動中學生意識到自己與祖國的發展是緊密聯系的,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關系著祖國的未來,要用自己的力量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將每一次的課堂活動都設計成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這樣讓學生在學習中不再單打獨斗,用伙伴的力量讓他們更深入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同時,小組間的傾聽、交流、協作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提升,日積月累,學生各學科的學習能力都顯著提高。
此外,在整課的活動設計中,我將“保護地球”這個大的概念具體到保護生態環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學生有路可走,明白自己的行動帶來的意義。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幫助他們樹立了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了學生關心生活、心系祖國的意識,從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課堂走出校園、走進生活,在生活中不斷踐行。
教學亮點
語文學科終歸要學以致用,用語文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體會到語文與生活密不可分的聯系。《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科學小品文,語言上具有說明文的科學、簡明和嚴謹的特點,結構上段落內在聯系緊密邏輯性強。首先,在課堂教學中,在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基礎上,我用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和可操作性強的學習活動,能夠使學生沉浸在小組探究中。其次,本節課的亮點環節是小組設計宣傳標語,課后我和學生一起將這些宣傳標語貼在教室、校園中。這一活動將學生的內心獲得外化為行動,在校園里處處可見他們約束自己、提醒同學的影子,讓環保的種子在他們心里扎下了根。再次,這節課從課堂延展至課外,學生們根據自己關心的現象或話題,將保護生態環境的倡議書分類發布到網絡平臺、市政信箱,呼吁更多人與他們一起重視環境問題,借助市政力量為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做更多的事情。
課內與課外聯動的教學探索,幫助學生由學校道德認知建構向生活道德實踐規范的延伸。教師在課內組織多樣化教學,課外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在點滴的實踐中強化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才能真正外化于學生的生命成長中。
(作者單位:北京市大興區魏善莊鎮第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