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編者按:2021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以“世界馬克思主義實踐發展和理論創新”為主題,通過視頻會議方式舉行世界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研討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研討會致賀信。來自48個國家和地區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人以及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及高校負責同志約200人參會交流研討。本刊特將外國政黨政要發言(賀信、致辭)進行摘編,以饗讀者。
【DOI】10.19422/j.cnki.ddsj.2021.06.006
馬克思主義是革命理論、科學理論,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法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奪得全面、重大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中國創造了舉世罕見的奇跡,不僅滿足了本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為世界各國人民帶來更多機遇和福祉。
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推動世界發展、維護世界和平、拓展國際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致力于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推動以人為本的、民主的、有利于各國及其人民之間開展合作的全球化,致力于實現和平、保護環境,促進世界各國及其人民發展,將世界建設成為以人為本的世界和全人類的大家庭。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習近平同志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打贏了史詩般的脫貧攻堅戰,被世界各國譽為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各國加強團結合作、實現經濟復蘇的新平臺。中國致力于建設和諧世界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必將為人類未來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當前,中國已經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相結合的成功典范,中國的發展成果不是由一小部分資本所有者享受,而是由全體人民共同享有。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來源于為人民謀幸福,人民理念是其根本遵循,這使中國共產黨可以克服各種困難,帶領國家走向社會主義的未來。世界期待變革,也需要變革,世界需要全新的國際關系體系,這也是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如此具有吸引力的原因。
在邁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之際,我們正處于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挑戰的世界中,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點是,中國作為一個由馬克思主義政黨執政的國家,在世界舞臺上的影響力日益提升。中國共產黨長期致力于促進國家發展與人民福祉,并為全世界作出積極貢獻。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下,中國在2021年完全消除絕對貧困,每年創造數以千萬計的就業崗位,強化衛生體系,建設世界級的基礎設施和教育體系,從研發過程中獲得紅利并推動科技發展,同時中國也致力于減少不平等、遏制腐敗,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經濟雪上加霜,新自由主義的帝國主義全球化完全給不出解決方案,而中國成功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并非常謹慎地有序放開經濟,這也展示出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巨大優越性。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為人類社會共同發展提出的倡議,本著和平、合作、對話和互利互惠的精神,致力于消除貧困和社會不公,建設公正的國際秩序,保障各國根據其政治、歷史、社會、文化等特征,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為開辟全球性的新空間創造了可能性,為基于本國實際持續創新馬克思主義注入了新活力,對人類共同發展和團結應對共同挑戰意義重大。
迄今為止,美國仍保留其帝國主義特征,尋求對中國及其他共產黨和左翼政黨執政的國家進行新冷戰,并保持與俄羅斯的對抗。面對上述形勢,中國堅持走不同的道路,致力于國內發展、國際合作和互惠互利。中國取得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有力地證明,在中國獨特歷史文化基礎上探索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
我們常常提到的“中國奇跡”并不是靠魔法實現的,而是靠中國共產黨的英明決策、靠動員群眾投身偉大事業的感召力實現的。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背景下,中國以最小代價戰勝疫情的成功經驗將載入史冊,成為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典范。今天,中國共產黨為世界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模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政治體制,對世界上的許多國家越來越具有吸引力。
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偉大的中華民族和全人類歷史上至關重要的事件,馬克思列寧主義是實現主權發展和人民全面解放的根本性工具,正確運用馬列主義需要我們不斷在實踐中進行理論創新,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優勢之一就是對意識形態進行持續創新性發展,中國共產黨取得的偉大成就激勵了全世界左翼力量。

世界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研討會會議現場。
中國共產黨的經驗強調不斷提升各項能力,包括與時俱進的能力,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以及讓黨的路線方針與現實變化相適應的能力,其中實踐正是被中共反復強調并放在首位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指出,社會主義社會的首要任務就是實現人民的福祉,中國共產黨是這樣倡導的,也是這樣踐行的。自20世紀以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取得的成就是極其重要的經驗,為全球范圍內重振社會主義理想與未來作出了巨大貢獻。
馬克思主義以服務人民為宗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2012年發起了消除絕對貧困的偉大斗爭,并在2021年2月宣布取得勝利,這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擺脫貧困方面的經驗對于尼泊爾來說有著重大的啟示意義。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兼顧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積極擁抱世界,在經濟、貿易、旅游等領域與各國發展關系。馬克思主義是“活”的科學,它不應受到任何教條主義的影響,應該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引用習近平同志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我們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必須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中國共產黨將戰勝貧困作為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戰勝貧困”并非口號,中國真正實現了這一目標,這得益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消除絕對貧困、使數億中國人民擺脫饑餓和貧窮的成就,不是烏托邦式的空想,而是人文主義的生動實踐,這也顯示出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
中國的新發展模式與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截然不同。由習近平同志指導、中國共產黨和政府施行的高質量發展,并不排斥社會發展和文化發展的需要,這主要反映在中國加大力度消除絕對貧困,減少地區發展不平衡等方面。正如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和亞投行的成立都反映出中國高質量發展當中的國際內涵,即通過加強與各國的合作,促進全球的高質量發展,造福各國人民。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可以從中國發展經驗中學到很多,同時有很多經驗甚至也適用于部分發達經濟體。
中國在經濟領域創造了發展奇跡,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在此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展現出巨大的活力,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積極推動各國經濟復蘇和人民回歸正常的生活軌道。“一帶一路”倡議是推動經濟合作、開放包容的倡議,是中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已經成為世界上推動務實合作的最大平臺。
中共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同志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大大加快了脫貧進程,以最短的時間消除了極端貧困,實現了第一個百年目標。如今,中國正向著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進。面對全球變暖、恐怖主義危機、社會不公和貧富差距拉大等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帶來了巨大機遇,讓我們能夠實現有利于所有人的經濟增長和繁榮。
“一帶一路”倡議與世界分享中國發展紅利,給全球帶來強勁的增長動力,促進了全球合作,消解了之前出現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坦桑尼亞以及大部分非洲國家目前都在實施一些前所未有的改革,迫不及待地要與中國進行全方位合作,因此“一帶一路”建設的項目對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而言,就像是發動機中的燃油一樣重要。中國重新定義了國際關系和國際合作,保證了全球和平與經濟發展繁榮。
中國的成功是正確革命道路實踐的成功,是科學社會主義指導原則的成功,是中國共產黨克服一切困難挫折、領導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也是世界上所有渴望實現獨立自主的國家和人民的成功。我們的時代是以中國為發展范例、向社會主義開放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人類的領導權重新回到亞洲大陸,我們將消除全球不公,共享發展成果,建立多極世界,并為人類實現最偉大的愿景——建立沒有階級、沒有壓迫、消除一切疏離的世界開辟道路。
(責任編輯:蘇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