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狄娜

推介滎經。中共滎經縣委書記李蓉在首屆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研討會暨中國(四川)第四屆森林自然教育大會上致辭發言。
作為一種新型業態,休閑產業與旅游、文化、體育等諸多領域關聯,是極具潛力的經濟增長點。在接受《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記者專訪時,中共滎經縣委書記李蓉表示,滎經縣搶抓四川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機遇,大力推動文旅發展,在“健康游、安逸耍、國際范”的品質休閑產業上始終持續發力。
《小康》·中國小康網:隨著公眾收入水平提高、閑暇時間增多、文化品位提升,對休閑的需求不斷增強,滎經縣在發展品質休閑產業方面有哪些優勢?
李蓉:滎經是四川西部山區小縣,面積1776平方公里,人口13萬,G5京昆高速穿境而過,可謂“云端雅西線、最美在滎經”。滎經自然生態優越、文化底蘊深厚,可以用“1234”來概括。“1”是滎經森林覆蓋率達80.3%,居四川省第一,負氧離子含量高達50000個/cm?,空氣、水、土壤等質量長期保持優良,是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縣。“2”是滎經有大熊貓和鴿子花兩大“國寶”,大熊貓國家公園覆蓋全縣面積48.7%,有全國最大的熊貓放歸基地,有大熊貓31只,是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先行試驗區;有世界最大的成片珙桐30萬畝,是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縣。“3”是滎經有“三座名山”,有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中國桌山,亞洲第一360°觀景平臺牛背山,全國唯一的辟支佛道場云峰山。“4”是滎經4700年的人類活動史和2300年的建縣史孕育了顓頊故里、黑砂非遺之都、茶馬古道重鎮、嚴道古城遺址四張文化名片。
這些獨具優勢的資源,為滎經發展“健康游、安逸耍、國際范”的品質休閑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小康》·中國小康網:在休閑趨勢的引領下,旅游已經成為公眾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近兩年,滎經縣在文旅產業上都打造過哪些新亮點?
李蓉:近年來,我們搶抓四川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機遇,大力推動文旅發展,持續增強文化旅游產業的支柱性地位,主要有五個亮點。
第一,打造國際森林康養度假目的地。重點打造了四大文旅園區:大相嶺大熊貓國家公園文旅產業園,牛背山山地觀光度假產業園,中國黑砂文化旅游產業園,云峰山天府禪修產業園。同時,不斷提升全縣中醫藥特色康養、醫養服務能力,依托縣醫院遷建、熊貓溫泉小鎮等建設,打造滎經醫養中心、興恒康康養、龍蒼溝溫泉療養項目,讓中醫藥健康養生旅游成為滎經旅游的一大亮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二,打造大熊貓國家公園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創新探索大熊貓國家公園“國家公園+地方政府+在地居民”的“園地模式(NPL)”,突出國家公園入口社區功能定位,深入挖掘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生態體驗和科普研學等核心資源,因地制宜進行總體功能分區,構建核心保護、外圍協調和功能承載“三大圈層”發展模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目前,已啟動熊貓溫泉小鎮、熊貓寧靜谷二期、熊貓康養天堂二期建設,完成熊貓民宿村一期、熊貓探索學校一期項目建設。
第三,打造中國黑砂城。我們圍繞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滎經黑砂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特別是“打破了砂鍋”,轉變傳統的單一煮湯熬藥砂鍋產業發展模式,推動以黑砂非遺文化為核心的多元文旅融合發展,規劃建設中國黑砂城,突出黑砂文化為靈魂、黑砂產業為依托,打響“東有宜興紫砂、西有滎經黑砂”名片,推動滎經黑砂面向全國、走向世界。
第四,打造成渝地區自然教育第一縣。圍繞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關于開展生態體驗和科普宣教的重點任務,依托豐富的森林及各類動植物資源,聚焦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產品,大力發展自然教育。制定《滎經全域自然教育行動計劃》,實施“12345”自然教育規劃,開發研學旅行、營地文創、田野勞作、CAPM(戶外運動和野外探索)、新民宿五大產品,塑造“熊貓仙森”品牌,布局“一帶五線七點”項目,建成其中的絲路砂都自然教育大本營、古城田野自然學校、熊貓森林國際探索學校、大相嶺茶馬古道“一營地兩學校一古道”,圓滿舉辦首屆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研討會暨中國(四川)第四屆森林自然教育大會。
第五,打造牛背山亞洲最美360°觀景平臺。牛背山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為“最美觀景拍攝點”,在攝影愛好者中擁有亞洲最美360°觀景平臺桂冠,不僅將蜀中名山盡收眼底,還有日出、云海、佛光、夕陽、星空、日照金山、云端杜鵑“牛背七絕”。近年來,為了提升牛背山的通達能力和旅游服務水平,我們引進四川能投集團,全面推進牛背山景區建設,力爭建成世界級山地觀光度假園區。目前,到牛背山的道路和山頂服務設施一期建設基本完成,年內將向游客開放,廣大驢友期待已久的攝影天堂將張開雙臂歡迎你。

春滿新村。滎經突出鄉村文旅資源特色,構建“一村一品、一鄉一景、一鄉一會節”的文旅發展格局。

小縣優城。獨具優勢的資源,為滎經發展“健康游、安逸耍、國際范”的品質休閑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絲路砂都。滎經依托豐富的森林及各類動植物資源,聚焦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產品,大力發展自然教育。
《小康》·中國小康網:鄉村休閑產業是縣域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滎經縣在推進鄉村休閑產業的大力發展上有哪些新舉措,新經驗?是否有突出的樣本介紹?
李蓉:我們發展鄉村休閑旅游,重點突出“點線面”結合。在點上,突出鄉村文旅資源特色,構建“一村一品、一鄉一景、一鄉一會節”的文旅發展格局;在線上,建成農旅融合3條產業環線,形成文旅融合3條精品線路,串聯景區景點;在面上,形成中部工旅融合發展區、西部生態文化旅游和中藥材產業發展區、南部森林康養度假產業和竹產業發展區、北部茶旅融合發展區。
在發展鄉村休閑產業上,我們打造了熊貓民宿村這個樣本。熊貓民宿村面積13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7.5%,空氣質量優良天數99%,有村民544戶1668人。熊貓民宿村以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為契機,圍繞生態美、產業興、百姓樂的目標,通過“四個改變、園區共建”,實現幸福美麗新村夢。第一個改變是活動區變成保護區,通過關閉廠礦,讓環境好起來,野化訓練,讓熊貓跑起來,建立三大圈層,讓人與自然和諧起來,實現公園試點建起來。第二個改變是砍樹人變成護林人,通過自然宣教轉變思想,多維合作體驗教育,生態管護群眾參與,實現綠水青山美起來。第三個改變是賣資源變成賣風景,通過黨員帶領群眾干,農家樂建設“從無到有”;機制圍繞產業建,鄉村旅游規模“從小到大”,定位圍繞市場變,森林康養品質“從低到高”,三資圍繞需求轉,集體經濟“從弱到強”,實現百姓腰包鼓起來。第四個改變是舊村莊變成新社區,通過廁所、污水處理、垃圾分類“三大革命”,便民、康養、法律、金融、文化五項服務,實現群眾生活樂起來。
《小康》·中國小康網:您曾在講話中強調“生態立縣、綠色興縣”,發展鄉村休閑產業的同時,生態環境保護不能松懈。滎經縣怎樣兼顧休閑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
李蓉:我們主要從產業轉型和堅守底線兩個方面保護好生態環境。一方面,產業轉型加快推進。通過貫徹落實國家去產能、生態環保、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等政策,籌集資金近10億元,關閉礦山、小水電站、“散亂污”企業,不僅從源頭上減少了環境污染,而且推動傳統的石頭、木頭、水頭“三頭經濟”逐步退出。同時,大力培育新型建材、森林康養度假、綠色有機農業三大新興支柱產業,產業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轉型發展取得較好成效。另一方面,生態底線始終堅守。打好“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
《小康》·中國小康網:如今,廣大群眾對于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的需求保持高速增長。圍繞這一重點,滎經縣是如何發力的?
李蓉:滎經依托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優質生態資源,為廣大群眾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娛樂健身產品。
第一,建好文化陣地。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體育館、體育場堅持面向社會免費開放,全縣體育場地累計面積達28萬平方米,投入2000多萬元實現全縣64個行政村健身路徑全覆蓋,讓群眾活動有場所,娛樂有去處。
第二,塑造文化品牌。一是搞好文體活動。圓滿承辦首屆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研討會暨中國(四川)第四屆森林自然教育大會、全市文旅發展大會和騎遍四川·環茶馬古道雅安(國際)自行車賽滎經段賽事。連續13年舉辦鴿子花生態旅游節。二是加強文化保護。全縣有2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2項;各類不可移動文物點304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6個,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7個。持續深挖滎經茶葉文化、熊貓文化、黑砂文化、鴿子花文化、長征文化等文化內涵,培育形成以自然教育大本營、熊貓森林探索學校、胡長保黨性教育基地等主題文化教育基地,推動文化的傳承保護和發展相融合。
《小康》·中國小康網:未來,滎經縣在促進縣域品質休閑發展方面,還有哪些具體規劃?
李蓉:滎經建設品質休閑縣域的總體目標是“小縣優城”,規劃布局“一園一城”。
“一園”即以大熊貓國家公園為核心和文化符號的文旅融合發展,按照“12345”文化旅游發展總體思路,堅定建設國際森林康養度假目的地1個目標,塑造大熊貓、黑砂2大國際文化IP,打造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社區走廊、茶馬古道文旅融合走廊和國家長征文化公園(滎經段)3大走廊,建設牛背山世界級山地觀光度假產業園、中國黑砂文化旅游產業園、云峰山天府禪修產業園、大相嶺大熊貓國家公園產業園4大文旅園區,構建山地觀光、康養休閑、自然教育、文化體驗、餐飲美食“五游滎經”文旅產品體系。
“一城”即以中國黑砂城為核心和文化符號的新型城鎮化,整體布局是“兩河三鎮四城兩中心”。以提升城市品質為重點,推進城市建設大會戰,圍繞經河、滎經河建設10個公園,推動云峰小鎮、嚴道小鎮、黑砂小鎮3個小鎮建設,加快建設醫養中心、教育中心2個中心。以“1+4”創建為抓手,深入開展環境治理大會戰,鞏固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城市、省級園林縣城創建成果,穩步推進撤縣設市,積極爭創國家級文明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國家級森林城市,建成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公園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