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孟子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學前期是幼兒接受熏陶,形成良好品德和培養良好個性、習慣的重要時期,音樂作為美育的一種載體,在幼兒常規培養中起著積極的作用。因此,我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將音樂與常規教育互為滲透、有機結合,使幼兒既能受到良好的藝術熏陶,又能形成良好的常規。
關鍵詞:音樂?常規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常規是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種活動中應該遵守的基本行為規則。葉圣陶先生也說過:“好習慣的養成,一輩子受用;壞習慣的養成,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可見良好習慣的養成的重要性。學前期是幼兒接受熏陶,形成良好品德和培養個性、習慣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他們容易接受外界各種刺激和教育影響。因此,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習慣,自覺遵守常規是幼教中尤為重要的一項工作。
音樂是幼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起著重要的、廣泛的影響。聲音,特別是鋼琴聲對幼兒來說,始終是富于吸引力的外部刺激。優美的旋律,動人的歌曲,隨著音符的起伏,會帶著幼兒在音樂的世界里遨游著。為了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規范幼兒園一日常規,在進行各項活動時可采用音樂融入到常規中的方法,故而,我認為將音樂融入幼兒園內生活的常規既能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能讓幼兒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生活學習。
我現在帶的班級是小班,因為小班孩子剛剛入園對于各種新事物都保存著各種好奇心。由于在新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慣,交際關系的突然變化。每天的生活中又有了新的任務和要求,不能隨心所欲而要遵守集體生活的規則,面對新環境,許多孩子不同程度會出現不適應的焦慮情緒甚至恐懼感,典型的表現是愛哭鬧、不吃飯、不合群、行為散漫、不愿意上學、吵鬧著要父母陪同等,這對我來說是管理上的一個挑戰。
在實施幼兒常規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傳統的教育方法都是以反復說教為主,就是不斷的對孩子們提出各種要求,要求孩子們遵守紀律,并反復提醒督促,無可否認這種方式是教育界最為普遍,也是效益頗高的做法,但是對孩子來說這難免有些單一性和機械性,因為孩子的思維天生活潑,單一而機械的說教往往會忽視孩子的興趣愛好和身心發展特點,從而讓孩子從心理上反感常規,使得孩子始終無法把常規內化為自身的 良好行為習慣。因此我們需要探索新的有效的常規培養方法,以適應孩子的身心發展和興趣所需,使孩子能自覺學習常規并內化為自身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結合自身的教育經驗與觀察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后,我發現,音樂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比如排隊的時候,我們會用簡潔明了的兒歌告知孩子,如:“小小隊伍排整齊,眼睛看前跟著走,不掉隊不玩耍,我是排隊小高手。”用帶有節奏感的兒歌與孩子說明要求,孩子們覺得好玩,從而就會跟著老師做,還會念,還會把注意力放在老師的身上。當孩子做到要求時,老師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孩子聽了過后就會更加的積極。所以音樂活動能夠讓孩子更熟悉,教師將孩子喜歡的音樂與常規結合在一 起,能夠迅速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使孩子從聽覺、歌唱、動作等多方面獲得與音樂相關的體驗,在音樂中讓孩子輕松記住 常規,并逐步內化為自身的良好行為習慣。
將音樂與常規教育進行融合不是隨便給孩子一段音樂,讓孩子聽到音樂就遵守相應的常規,也不是一蹴而就地引導并要求孩子完成活動,而是需要教師用心進行音樂設計,以巧用節奏、創編歌 曲、合理運用純音樂等方式,巧妙地將音樂滲透到常規教育中去,使孩子在愉悅的音樂體驗伴隨規范的常規,在活動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常規意識,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下面是我總結的三點方法:
一、改編歌曲,寓常規要求于歌詞中
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自己簡單地創編一些常規歌曲;或者使用孩子比較喜歡的歌曲中的旋律填入與常規有關的歌詞,引導孩子學唱,并邊唱邊做。獲得行為的內化與鞏固。
二、利用節奏游戲,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孩子對節奏有著天生的感知,我們在小班教育教學中,利用節奏幫助孩子獲得的常規習慣時,可以將語言與節奏結合在一起,這樣一來就能夠使孩子在感受節奏的同時熟悉到與常規相關的語言,并在重復念誦、實際行動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程度的常規認知。
三、精選音樂,發揮常規隱性教育作用
除了讓孩子自己進行節奏念謠、歌唱,我們還可以直接用音樂播放設備播放音樂,使孩子在進行活動時獲得音樂提示。很多幼兒園在午餐開飯前,使用播放音樂的形式讓孩子安靜坐好,等待吃飯。我們也可靈活應變,將音樂播放的方式運用到更多的常規培養行為中,使用設備播放并組織孩子進行活動,以此加強孩子對規則的認識。例如:在上廁所時,我們可以播放《火車轟隆隆》的音樂,提示孩子一個跟著一個走,不搶不爭不著急;在玩玩具結束時,可以播放起《明月幾時有》,讓孩子能夠主動地收拾玩具,進入下一個活動;在放學回家前,需要孩子自己將物品收拾到自己的書包里時,我們可播放《 放學歌》,還可以與孩子先做《放學歌》的律動,再進行物品的收拾,使孩子逐漸形成良好的習慣。在音樂的播放中,孩子不僅僅獲得了對音樂美的欣賞,也在一次次的重復行為中獲得了常規習慣的內化,為孩子未來的學習與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常規是孩子獲得社會性發展的重要一步,也是孩子形成良好習慣的基礎與開始。面對小班的孩子,強行要求他們遵守常規肯定是不可取的,使用具有趣味性的、孩子們能力所及并樂于接受的方式才是可行的。在常規學習中,音樂的加入能夠讓孩子在具有游戲性的節奏、旋律中獲取自主性的行為,并在熟悉 的基礎上形成行為習慣的發展。可以說,這是幫助孩子獲得常規培養的最好的方式之一,也是一種高效新穎的教學方式。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建安新村幼兒園?甄潔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