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色歌謠是指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及以后的流行而傳唱革命歌謠。紅色歌謠是廣大群眾適應革命的需要創作出來的,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倡導和鼓勵的結果。紅色歌謠,風格明快,曲調激昂,把新的革命詞匯及革命道理,溶進歌體之中,并多有比興的運用。一般章段、句式比較靈活。吸取了傳統民歌的表現手法,又有一定的創造和發展。讓幼兒以藝術的方式接觸紅色歌謠,感受光榮的紅色歷史,在藝術的世界里大膽的表現,這既是紅色歌謠應用于幼兒園的可行性方案,又是促進幼兒自身發展的重要手段。同時讓幼兒對紅色革命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深刻的認識,這樣才能深悟紅色精神,保護紅色文化,對其活化利用,讓紅色歲月永不褪色,讓紅色文化放射出新時代的光芒。
關鍵詞:紅色文化:紅色歌謠:興趣:策略:
紅色基因產生于艱苦卓絕的革命實踐,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本色,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口糧,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動力,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南雄市是廣東省著名的革命老區,也是韶關唯一的中央蘇區縣,又是一塊具有光榮革命歷史傳統的“紅土地”,光榮的革命歷史孕育了南雄燦爛的紅色文化。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希望。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開展幼兒園紅色歌謠的核心能力就是通過形式多樣的各活動提高幼兒的興趣。那么要怎樣開展幼兒園紅色歌謠活動呢?從教師角度來說,我認為應該結合幼兒3-6歲發展指南的教育目標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展開幼兒教育活動,做好以下幾點:
一、創設生動形象的紅色文化環境,激發幼兒對紅色歌謠的興趣
研究表明,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和感染。《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因地制宜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為孩子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南雄是廣東省著名的革命老區,又是一塊具有光榮革命歷史傳統的“紅土地”。因此,我們為幼兒構建了特色化的班級環境,充分利用班級的各個活動空間,積極創設蘊含較多紅色信息的教育環境,營造有趣性的區域,努力構建特色化的班級環境,給孩子提供一個主動交流,學習的場所。在幼兒園的公共墻面、教室的區域角布置相應的國旗、黨旗、軍服、手槍、紅色人物等;把朗朗上口的紅色歌謠、童謠貫穿在一日生活活動中,讓幼兒時刻感受身邊的紅色信息。在長期的熏陶作用下,幼兒有了基本的“紅色文化”概念,提升了對“紅色文化”的敏感性,提高了他們對紅色歌謠的興趣。
二、選擇豐富有趣的紅色故事、歌謠,讓藝術活動更豐富
1.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紅色故事、歌謠
紅色故事很多很多,如果一開始就給孩子選擇的紅色故事是以成人題材為主,孩子的興趣點會有多少?如果選擇的是以兒童題材為主呢?可想而知幼兒的興趣點會更大。《王二小的故事》、《雞毛信》、《小兵張嘎》等等有關兒童的紅色故事不就剛好能滿足幼兒心里的小小英雄夢嗎?紅色故事都穿插了紅色歌謠,結合故事再進行紅色歌謠的教唱、游戲、角色扮演,讓幼兒一步步的愛上紅色歌謠。
2.根據幼兒的興趣進行紅色歌謠的演繹,讓幼兒進一步愛上紅色歌謠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感興趣才能真正調動出學生潛在的能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藝術是幼兒“表現自己的認知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活動。幼兒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對藝術(歌曲、舞蹈等)已形成了豐富的經驗,幼兒是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吸收新知識(紅色歌謠)、重組知識結構網。由于革命戰爭時期的事件畢竟離我們現在的生活比較遙遠,因而我們一定要根據幼兒的興趣點,為幼兒創設新知識的相關情境,激發幼兒的表演欲,讓幼兒在情境中由原有經驗同化新知識。
3.利用多媒體進行紅色歌謠的傳播
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他們的認知由于受年齡、生活經驗等多方面的影響,他們理解、感受的能力比較弱,尤其對一些離他們生活實際較遠的內容,理解就更加困難。多媒體的介入,為孩子們提供了生動的畫面、配音,能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和新奇感,使他們更好的融入到當時情境中。因此,我們需要充分的利用多媒體、圖片進行紅色歌謠的傳播。利用幼兒喜歡圖片、樂于通過圖片、動態視頻的學習特點,在組織紅色歌謠藝術活動中,創設一個內容相關的情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對紅色歌謠的興趣。
三、游戲方式傳承紅色基因,進一步激發幼兒對紅色歌謠的興趣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經歷了多少坎坷,創造了多少奇跡,要讓后代牢記,我們要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紅色基因要怎樣在幼兒園中傳承呢?《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游戲是幼兒生活、學習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想幼兒從心里就接受紅色基因且埋藏在心底,游戲是最直接也最快捷方式。除了區域活動的角色演繹,戶外紅色游戲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紅色傳承方法。《爬雪山過草地》、《紅軍炸碉堡》、《車輪滾滾》……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感受中國紅色傳統文化,重溫紅軍長征的光輝歷史;游戲中配上風格明快,曲調激昂的紅色歌謠,更能激發幼兒的斗志昂揚,在競爭中學會合作,學會分享,收獲快樂!
紅色歌謠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其深刻地教育意義,其一,紅色歌謠的內容大都是反映積極向上的革命英雄主義,其次,紅色歌謠的波及范圍很廣,無論從德育、美育等諸多方面都是不小的借鑒。紅色歌謠走進校園,充分顯示了社會教育的強大功能,預示了社會教育的發展方向。
四、家園合作,提高幼兒對紅色文化的認知,增強親子互動性
紅色文化融入家庭教育研究的目標,就是充分利用紅色文化承載的歷史內容和精神內涵(如帶有紅色文化烙印的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戰爭遺址、領袖人物的故居鄧,帶有紅色符號的歷史文物、文獻資料、文藝作品鄧,帶有紅色精神內涵的革命傳統、革命精神等),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蘊含的革命情感教育。
1.請家長走進課堂,體驗課堂的紅色歌謠氛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深遠的影響。父母自身的素質、教育觀念、教育方法,都對孩子一生的成就和幸福產生決定性影響。為了讓每一個家長明確知道自己身負的教育責任和義務,踐行適合兒童的教育理念,通過家長學校來提升家長的教育理論,增進家園關系,增強家園合作。
親子互動對幼兒成長的意義已被廣泛強調,它能起到園內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請家長走進課堂,體驗課堂的互動氛圍,感受與幼兒一起互動的快樂。我們定期開展家長進課堂教學活動,讓家長和幼兒一起互動,同時請專家來園給家長講有關親子互動及紅色文化的講座,讓家長知道親子互動的重要性及多樣性,而不是簡單的陪伴。
2.營造家庭氛圍,提升幼兒的閱讀效果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除了“言傳”,家長更應注重“身教”,只有家長自己堅持,經常和孩子一起互動,在互動過程中常與孩子交流和討論,才能真正培養幼兒的興趣,鞏固幼兒的認知效果,提升幼兒的認知水平。教師有意識地讓家長在家為幼兒創設良好的互動環境,如: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和選擇恰當的互動方式。親子互動可以安排在周末、晚飯后或者睡覺前,持續的時間則可根據幼兒的年齡和興趣來決定,互動的形式也可以多樣,如幼兒表演、父母扮演、親子輪換演唱、角色扮演、播放歌謠等;家長可以帶幼兒參觀紅色基地,讓其感受紅色氛圍,可以為幼兒在家中設立專用的演繹區,并為幼兒提供一些適合其年齡特征的紅色物品,可以邀請其他幼兒來家里一起演繹,讓幼兒時刻感受到紅色環境氛圍的熏陶。
五、利用角色扮演,提高幼兒的興趣
1.利用角色扮演,挖掘娛樂功能
角色扮演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活動,他們都愛扮演各種人物、事例。利用歌謠當中的角色,進行角色模仿、表演,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幼兒藝術表現能力,促進幼兒對歌謠內容的理解。首先我們要讓幼兒理解歌謠中內容,熟悉歌謠里的人物或事例,當他們有了對歌謠內容的了解和交流能力時,就讓他們戴上頭飾、穿上相應的服裝和拿上相應的道具,孩子們的表演熱情就會很好的激發出來。通過角色的扮演,可以使他們的想像力更進一步地得到豐富,能讓他們深刻的體驗歌謠帶來的不同情感特性,體會到歌謠演繹的快樂。
2.設計游戲的環節,增強幼兒對紅色歌謠的興趣
游戲環節也是兒童喜歡的一種文藝形式。在幼兒的歌謠學習活動中,教師可在學習歌謠中設計一些游戲參與的環節,引導和鼓勵孩子參與到表演中去,才會使歌謠變得更加地生動有趣。這樣做,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表演能力,還能減輕幼兒學習歌謠過程中的疲憊,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如在歌謠《小小紅軍》的時候,教師設計出“小紅軍轉轉盤”的游戲,將歌謠情節的圖片貼在“轉盤”上,讓孩子通過拋“轉轉盤”情景表演的方式增強幼兒的積極性。另外,猜謎法、投股子、拼圖等方式,都是幼兒非常喜歡玩的游戲,也是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的有效方法。
總之,紅色歌謠對幼兒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和幼兒人生成長進步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它們不僅能增長幼兒的知識,還能開拓他們的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對他們今后步入社會,對社會的認知及辨別都具有很大的作用。對于剛接觸紅色文化的幼兒園孩子來說,我們要根據他們的年齡、心里特征,把握時機,對幼兒進行指導和培養,為他們創建一個輕松又愉悅的紅色環境氛圍,讓孩子們把歷史文化和現在生活的體驗緊密的聯系起來。為了能夠讓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要更加注重幼兒對紅色文化的培養和教育,提高他們的行為習慣和興趣,正確有效地開展紅色文化,從而不斷培養和提高幼兒認知能力,為幼兒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廣東省南雄市機關幼兒園?羅萍萍